楠木軒

吐蕃作為強勢帝國,為何寧可跟大唐打200年,也不去征服印度?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經典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徐茂娜

公元670年,異勢崛起的吐蕃滅吐谷渾,四月入侵西域,攻陷十八個羈縻州,攻佔安西四鎮,殲薛仁貴率領的數萬唐軍。


這一戰唐慘敗,不僅動搖了在西域的統治,還不得已廢去安西四鎮,甚至損失了十餘萬士兵。很容易看出,吐蕃是個強國,可它為何寧可和同是強國的唐朝打這麼久,卻不願意去征服南邊的印度?

歷史中的唐朝與吐蕃

歷史中吐蕃與大唐的鬥爭長達200多年。這兩百多年裏,從松贊干布到達摩諸位領導者中,只有松贊干布與唐保持了較為良好的關係,往後,則是漫長的戰爭。

唐太宗時,唐與吐蕃發生過一場小規模的衝突,唐勝。

高宗時期,吐蕃興盛,一連幾勝,逼得大唐廢了安西四鎮。

李唐時期,鬥爭不斷,但總歸唐收回了西域,但這兩朝,吐蕃都較為強勢。

玄宗時期,特別是天寶初年,國力鼎盛,疆域達到了大唐的頂峯,在與吐蕃的戰爭中,也處於優勝地位。

安史之亂時,吐蕃強盛,趁着唐內亂,民生衰弱,政治腐敗之際,大舉進攻,長驅直入,一度攻陷都城長安,成為唐與吐蕃兩百年戰爭中吐蕃的最好記錄。

貞元年間,吐蕃由盛轉衰,加上內亂,唐聯合南詔、大食等出兵吐蕃,吐蕃四面楚歌,內憂外患,最終一蹶不振,再無還手之力,至此,唐與吐蕃的戰爭基本結束。


吐蕃政權是建立在天險青藏高原上的,比不上大唐的富饒廣袤,沃土千里,民生優渥,但這就是兩百多年裏一直與唐糾纏的原因嗎?向南看,青藏高原以南,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在當時稱為天竺,幅員遼闊,土地肥沃,甚至連宗教都有一定的聯繫。相比大唐,天竺似乎更容易侵略,那為何吐蕃只和大唐有長達兩百年的戰爭呢?

吐蕃兩次攻打天竺直逼恆河

吐蕃天性野蠻,攻城掠地,致力於擴張國土,一直以來都以侵略為主。在與唐發生大規模戰爭前,就已經攻陷了吐谷渾。所以,並不是吐蕃只和大唐戰爭,實際上,吐蕃曾兩次攻打印度,一度逼近恆河。

公元648年,松贊干布在位時,吐蕃第一次攻打印度。起因是大唐使者王玄策受聖命出使西域。這原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於唐而言,有利於宣揚國威,拉攏附屬國;於印度而言,有利於鞏固加強與唐的友好關係,增強兩國聯繫。


但不幸的是,當王玄策到達中印度時,就被當地國王劫掠了,財寶盡失,損失慘重。逃走後的王玄策,求助吐蕃的當政者松贊干布。作為為數不多的與唐保持友好關係的吐蕃統治者,面對已經入藏的文成公主,松贊干布很願意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唐的友好關係。

因此他立即聯合尼泊爾,一同出兵,攻打印度,精兵與騎兵並進,聲勢浩大,戰鬥力也一樣驚人。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印軍慘敗,被占城池幾百個,死傷眾多。只此一戰,吐蕃不但在印度樹立了威信,還與唐的關係更加密切,可謂是一舉兩得。


吐蕃與印度的第二次戰爭,是在公元8世紀,赤松德贊是當時的吐蕃當政者。驍勇的吐蕃軍隊一連佔領了多個城池,印度無力反抗,不得不向吐蕃臣服,甚至答應了每年納貢的霸道要求。而吐蕃並不滿足,在恆河邊樹立石碑,宣誓主權,直接佔領了印度大片地區,往後的五十年,印度恆河流域都在吐蕃的管轄範圍之內。

這兩次戰役,足以看出吐蕃是何等的剽悍,無怪乎,能與國力強盛的大唐僵持200多年,還時佔上風。

論吐蕃的侵略意圖

我們可以解釋,作為一個相當強勢的國家,吐蕃並不只是和大唐持久戰爭,為了開疆闢土,周圍的國家都會成為他的目標。

征服周邊的小國家,有利於擴大疆域,兵力損失也相對較少,但它更青睞於唐與印度這樣的國家,大概是看中了遼闊的疆域的同時,亦有較為發達的經濟,豐富的資源,遼闊的土地等一系列國家綿長所不能缺少的必要因素,一旦成功,説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但是,有利就有弊,國土遼闊,經濟發達,就意味着兵力不弱。利益越大,風險就越大。這些對於吐蕃這個剛從奴隸社會脱離不久的國家來説,不陌生,也不可怕,所以,它才會毫無顧忌地,三番五次去攻打。

而相對於大唐,印度實力稍遜,加上吐蕃處於有利的地勢,所以只有兩次戰爭。這對於與之對持了200多年的唐王朝來説,這實在微乎其微。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吐蕃”、“唐與吐蕃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