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此時正值日寇全面侵華,但在革命聖地延安,卻發生了一件震驚整個陝甘寧邊區的事件:抗大的高級幹部黃克功,因情感問題,槍殺了陝北公學的學員劉茜。
事件發生後,國民黨的媒體迅速火上澆油,混淆視聽,在報紙上大肆攻擊中國共產黨,致使中國共產黨的聲譽受到很大的影響。
黃克功早在1927年就參加了革命,參與過中央蘇區的歷次反圍剿作戰以及萬里長征,是一位實打實的老革命;抗大成立後,黃克功調任抗大二期15隊的隊長。
劉茜是一個進步青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她歷盡艱辛前往革命聖地延安,剛好被編入黃克功所在的15隊;劉茜學習刻苦,工作認真,深得領導肯定,被稱為“抗大年紀最小,表現最好的學員”。
因同在15隊,兩人經常接觸,劉茜對這位老革命也十分敬仰,兩人逐漸進入了戀愛階段;但陝北公學成立後,第15隊被劃到陝北公學,而黃克功則調回抗大,任第六隊的隊長。
因不在同一個單位,兩人的接觸逐漸變少,且由於學習原因,劉茜跟一些男同學有一些來往,黃克功心懷嫉妒,要求劉茜立即跟他結婚,在遭到拒絕後,槍殺了劉茜。
此事件造成很壞的影響,毛偉人幾天幾夜睡不着覺,最後決定將黃克功處決,以警示全軍。
但鮮為人知的,在井岡山時期,紅四軍的幹部陳伯鈞槍殺了戰友呂赤,但並沒有像黃克功一樣被毛偉人下令處決,而是隻打了一百大板,且陳伯鈞後來還成為了開國上將,這是為何呢?
陳伯鈞畢業於黃埔武漢分校,呂赤畢業於黃埔四期,兩人都一起參加了毛偉人領導的秋收起義。
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義的餘部以及湘南暴動的農民武裝上井岡山與毛偉人領導的第一師會師後,兩支隊伍合編為紅四軍;其中,呂赤擔任教導隊的隊長,陳伯鈞擔任副隊長,兩人在一起並肩戰鬥。
在一次戰鬥中,陳伯鈞從敵人手裏繳獲了一把手槍,因鏽跡斑斑已無法使用;但陳伯鈞不捨得扔掉,而是將手槍分解拆開,用黃油反覆擦拭,在鼓搗了幾天後,手槍終於可以正常使用。
一日,呂赤率部凱旋而歸,陳伯鈞便拿着那把手槍到呂赤面前比劃;他拉動了槍栓,但沒有想到槍栓帶動撞針,將槍膛裏一顆未退出的子彈擊發,剛好擊中了面前的呂赤。
陳伯鈞瞬間愣住了,萬萬沒有想到這位既是四川老鄉,又是朝夕相處的戰友沒有倒在衝鋒的路上,而是倒在自己的槍下。
事件發生後,很多官兵都主張要將陳伯鈞處決;但毛偉人卻表示,
現在已死了一位黃埔生,要再殺一個黃埔生,就失去了兩個軍事指揮員。陳伯鈞不是故意傷人,我看還是不殺為好。
隨後,毛偉人馬上召集部隊開會,親自向廣大官兵講清利害;但同時也表示,雖然留住陳伯鈞的命,但懲罰無法減免,最後決定打他一百板子;同時陳伯鈞也調離了教導隊,改任一團一連的副連長。
陳伯鈞十分感激偉人槍下留人,雖被降了職,但他越戰越勇,參與了中央蘇區的歷次反圍剿作戰,在血與火的考驗中,陳伯鈞逐漸成為了一名高級將領。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陳伯鈞調任紅五軍團的參謀長,與軍團長董振堂一起指揮部隊擔任後衞,掩護大部隊轉移;尤其是在湘江戰役中,陳伯鈞指揮部隊在敵人前後夾擊中,打了一天的阻擊,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終於掩護大部隊渡過湘江,陳伯鈞也被稱為“鐵屁股”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再度進行合作,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長征到陝北的三大紅軍主力將改編成八路軍,27歲的陳伯鈞被任命為120師359旅的旅長;在此後的時間裏,陳伯鈞參與了抗戰、解放戰爭中的無數次大小戰鬥,立下了赫赫戰功。
1955年大授銜時,陳伯鈞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新中國的57位開國上將之一。
當年陳伯鈞失誤槍殺了患難與共的戰友呂赤,理應受到嚴懲;但毛偉人從大局出發,考慮到紅軍初創時期,軍事幹部奇缺,而陳伯鈞是畢業於黃埔的優秀軍事幹部,在向廣大官兵講明道理後,從槍下將陳伯鈞救出。
而陳伯鈞也不負眾望,在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他作戰勇猛,屢立奇功,逐漸成為解放軍的高級將領,用實踐證明毛偉人槍下留人的決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