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作為看客的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和意見嗎?歡迎點評哦
小編能夠與您相遇,真是三生有幸!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俗話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實上蘇聯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蘇聯的誕生得從沙皇俄國的崩潰説起:長期以來沙皇俄國飽受封建農奴制度的束縛,儘管擁有遼闊的疆域和充足的人力資源,但在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始終落後於西方國家。1697年荷蘭的贊丹港迎來了一支俄國使團,在這支使團中有一個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下士,令荷蘭人頗為不解的是整支使團上上下下無不對這位下士禮敬有加,多年後人們才知道這位下士其實就是當時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在俄國迅速掀起了一股全面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的風潮。與此同時西方的思想文明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俄國:如果我們今天去看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那麼我們還能從中發現不少法語單詞。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俄國的貴族子弟逐漸接觸到了西方文明並開始了對俄國現狀的思考。拿破崙戰爭後期俄軍一路反攻到巴黎,在這一過程中那些實地親身接觸到西方文明的俄軍官兵們開始日益滋生出對專制制度的質疑。
1825年11月19日戰勝拿破崙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突發疾病身亡,由於他沒留下子嗣,因此皇位應由他的二弟君士坦丁繼承。當時君士坦丁被任命為俄國駐波蘭總督,亞歷山大一世和君士坦丁的弟弟尼古拉當時就在沙俄都城彼得堡。以我們傳統的思維觀念而言:在專制統治下權力的誘惑足以戰勝親情——身在京城的尼古拉完全可以對外封鎖消息,然後宣稱兄長生前已確定自己為繼承人。然而尼古拉並沒這麼做,而是立刻派人請身在波蘭的二哥君士坦丁回京繼位。
更為戲劇性的是:君士坦丁明確拒絕回京繼位,原來他愛上了一名波蘭的平民女子,他願意為她放棄皇位和自己的貴族頭銜留在波蘭生活,於是他回覆三弟尼古拉:自己將放棄皇位並請尼古拉繼位。尼古拉在得到二哥的回覆後並沒順勢繼位,而是率領京城官吏向二哥君士坦丁宣誓效忠;然而與此同時身在波蘭的君士坦丁也率領自己的部屬向尼古拉宣誓效忠。被視為歐洲專制堡壘的沙皇俄國竟出現了推讓皇位的現象。君士坦丁和尼古拉這番兄弟情深互讓皇位的大戲直接導致了十二月黨人起義。
一批在拿破崙戰爭中遠征西歐的俄軍官兵在親眼見證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民族民主革命後懷着對俄國農奴制和專制制度的不滿於俄歷12月14日發動起義。由於當時身在波蘭的君士坦丁大力支持波蘭憲法,因此被起義者視為是一個主張憲法治國的人,他們希望君士坦丁能繼承皇位,然後將俄國的君主專制制度改造成為君主立憲制度,於是他們打出了“我們要君士坦丁,我們要憲法”的口號。十二月黨人起義結束了君士坦丁和尼古拉之間互讓皇位的舉動。
尼古拉隨即宣佈繼承皇位並着手鎮壓起義,儘管起義被平息了下去,但這次起義給予俄國的專制統治最早的打擊,此後俄國就進入了一段革命歲月。事實上日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種子最早就是在這一刻被播下的。19世紀後半期的俄國幾乎成為了西方各種新思潮的交匯地:專制主義、憲政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幾乎當時存在的所有思潮都能在俄國找到。沙俄在1853年7月—1855年12月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於英法聯軍的現實深刻刺激到了沙俄統治者。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之舉就是這種刺激的表現形式之一。農奴制被廢除之後俄國的商品經濟得到了大發展:農村開始出現代役租形式和僱傭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開始在農村萌芽。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農奴制改革之後迎來了高潮,然而與此同時整個國家仍受到諸多封建殘餘的束縛,當西方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沙皇俄國卻日益走向衰落,以致於最終淪為了“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
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使沙皇俄國的頹廢狀態進一步暴露無遺,戰敗的恥辱和人們生活狀態的惡劣使俄國國內湧現出革命風潮:1905年1月22日向沙皇請願的民眾在冬宮廣場遭到槍擊,迅速引發了全國範圍的騷動。沙皇政府逮捕了26000人並將其中5086人判處死刑,然而嚴厲的鎮壓不僅無助於事,反而激起了人們更為強烈的抗拒心理。1914年早已千瘡百孔的沙皇俄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俄國的頹勢很快暴露無遺:僅在1915年俄軍就損失了200萬人,這甚至超過了戰前俄國的常備軍總數。
飽受封建殘餘束縛的沙俄工業化程度極低,根本無法滿足戰爭所需的武器供應:防守里加的第5集團軍的12萬人中有1萬人沒任何武器。從1915年秋季起俄國的運輸系統已因為戰爭而完全癱瘓,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糧食危機:俄國西部的產糧區被德、奧軍隊佔領,而在後方數以千噸計的肉類卻受制於交通條件而無法運出。當時光進入1917年後人們對當局越發無法忍受了:這年1月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10天的麪粉儲備,而肉類早已完全斷貨,工廠也因為缺乏燃料和電力而不得不停產。
1月22日彼得格勒15萬工人舉行了大罷工,到了2月份全國範圍內的罷工者達到70萬人。首都彼得格勒的形勢已然失控:到處都是罷工、示威、暴動,沙皇下令嚴厲鎮壓,然而軍隊已不聽從他的命令。3月12日早晨禁衞軍沃倫團教導隊拒絕執行鎮壓暴動的命令並掉轉槍口打死了隊長,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連鎖反應:當天有6萬首都駐軍造反,沙皇政府的大臣被造反的軍隊逮捕。根據俄國曆法:這時是二月份,因此後世稱這一事件為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由皇太子或皇弟繼位的設想也以失敗告終,歷時三百餘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就此終結。格奧爾基·李沃夫公爵成立了新政府,立憲民主黨領導人保爾·米留可夫出任外交部長,社會黨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出任司法部長,由此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在罷工和武裝起義過程中彼得格勒工人建立了新的政權機關—蘇維埃,由此形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兩個政權並立的格局。從1917年3月到11月之間這段時期是兩個政權的鬥爭時期。
在這一斗爭過程中臨時政府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因為臨時政府從一開始就拒絕考慮人民最關心的和平與土地這兩大問題。李沃夫公爵和他的部長們堅持認為:重新分配土地這樣的重大議題必須等到立憲會議召開後才能決定,同時臨時政府也拒絕宣佈退出世界大戰。臨時政府以俄國對盟友負有軍事義務為由要求人民忍耐,這樣一來俄國農民仍沒得到夢寐以求的土地,同時俄國還必須繼續在戰爭的泥潭中苦苦掙扎;相比之下蘇維埃政權則要求立刻實現和平、立即重新分配土地。
很顯然後者的宣傳在政治上更能爭取人心。10月份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已在蘇維埃政權中取得領導地位。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黨發動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由沙皇政權和臨時政府的殘部組成的白軍勢力隨後與新生的蘇俄政權展開了長達近五年的內戰。內戰爆發之初的形勢對蘇維埃政權和紅軍是極為不利的:各種各樣的叛亂白軍勢力遍及全國。
白軍勢力不僅數量多、範圍廣,佔據了全俄大部分領土,而且從各個方向包圍了蘇維埃政權控制的核心地區。白軍的活動還得到了協約國集團的支持: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等國組成的干涉軍先後在摩爾曼斯克登陸。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軍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登陸。1919年10月到1920年1月間協約國完全封鎖了蘇俄的海岸。這時蘇維埃政權不得不面對白軍勢力征戰於內,協約國為白軍勢力提供支援於外的內外腹背受敵的局面。
當時聲勢浩大的白軍在國內對蘇維埃政權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蘇維埃紅軍要面對東、南、北等方向四條戰線的70萬白軍。這時伏爾加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烏克蘭、高加索、中亞、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大約3/4的國土都被白軍或外國干涉軍所控制。煤炭、鋼鐵、石油等主要工業由白軍所掌控,與此同時白軍勢力還佔據着南俄羅斯草原的產糧區。到了1920年紅軍在繼白軍和協約國干涉軍之後不得不又面對一個新的敵人,因為就在這年波蘭對蘇俄宣戰了。
儘管蘇維埃政權在這時所面臨的形勢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相當惡劣,然而蘇維埃政權也有着自身的優勢。歷史經驗無數次證明:打仗是個科學的系統工程,只有高效調動各種戰略資源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白軍勢力看起來聲勢浩大,然而他們並不是一支統一的力量:白軍中有支持沙皇政府的保皇黨人,有支持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社會革命黨人,有哥薩克軍官,甚至還有土匪流寇。儘管這些勢力在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問題上是一致的,可在其他方面就完全沒什麼共同利益了。
所以由始至終白軍勢力從未真正結成過同黨。為各路白軍提供支持的外國干涉軍也是各懷心思,所以根本不可能團結協調行動。相比之下蘇維埃政權方面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調度了各種資源用於支援前線。儘管白軍一度控制了全俄3/4的土地,然而西伯利亞、中亞等地本就是昔日沙俄帝國中的邊緣地區,至於核心區域(尤其是彼得格勒和莫斯科這兩個核心城市)始終掌握在蘇維埃政權手中。不管白軍佔了多大的地盤,可鐵路交通一直被蘇維埃政權所掌控。
由於蘇維埃政權掌握了鐵路交通這一優勢,所以紅軍在軍隊和後勤物資的調運補給方面、部隊的戰術配合方面都顯得更為從容。布爾什維克黨的綱領就是讓無產階級當家作主,白軍方面天天嚷嚷着要推翻布爾什維克黨,然而卻沒能就如何治理國家拿出明確的方案:有的白軍勢力主張恢復沙皇政府,有的白軍勢力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政府,還有些沒特定政治意圖的白軍勢力只想着佔山為王。有着明確綱領的蘇維埃政權通過滿足民眾在和平與土地方面的訴求贏得了工人、農民等底層羣眾的支持。
到1920年底蘇維埃政權已基本戰勝了所有主要敵人。西伯利亞地區的日本干涉軍1922年10月25日終於還是撤走了。過去沙皇俄國在向烏克蘭、高加索、西伯利亞、中亞等地擴張的過程中發展成為了一個多民族國家。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在與白軍和外國干涉軍的戰爭中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與烏克蘭、白俄羅斯、高加索等地的蘇維埃政權並肩作戰。內戰勝利後蘇俄政權就需要協調與這些少數民族地區蘇維埃政權的關係。
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巴不得俄國像奧斯曼帝國那樣分割成一個個民族國家。作為革命導師列寧針對於此寫了《我們綱領中的民族問題》、《關於民族問題的批評意見》、《論民族自決權》、《關於自決問題的爭論總結》、《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等文章。列寧在這些文章中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民族理念:原沙俄帝國境內的各民族可以實行自治,但應當聯合形成統一的蘇維埃大家庭。列寧希望用這種方式改變沙俄時代民族關係緊張的狀態。
國內戰爭結束之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開始,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產黨出於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目的而提出了聯合問題。1922年8月聯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提出各蘇維埃共和國以自治共和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方案。這一方案遭到了格魯吉亞領導人的反對,最終列寧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按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1922年10月中央全會根據列寧的建議討論通過了關於各蘇維埃共和國聯合的新方案。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這時的蘇聯只有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四個加盟共和國。1924年蘇聯在中亞地區按民族進行劃界,1925年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加入蘇聯,至此蘇聯一共有六個加盟共和國、十五個自治共和國和十六個自治州。1929年10月16日隸屬於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國成為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5日正式加入蘇聯。
1936年蘇聯再次對中亞地區的領土按民族屬性進行劃界,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由自治共和國升級成為加盟共和國。蘇聯在中亞的民族劃界工作也對高加索地區產生了一定影響,最終作為蘇聯最早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之一的南高加索聯邦被拆分為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三個加盟共和國。至此蘇聯一共有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11個加盟共和國。
1918年11月18日波蘭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造成的局勢趁機宣佈獨立並佔據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地區,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在與波蘭的戰爭後與周圍的愛沙尼亞、拉脱維亞、芬蘭、立陶宛簽訂了和平條約,由此正式承認這些原屬沙皇俄國的地區的獨立。蘇波戰爭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喪失了寇松線以西的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波羅的海西部沿岸及芬蘭以東的大片土地的主權。芬蘭獨立後仍有相當一部分芬蘭族人生活在蘇聯境內。
1923年到1940年期間芬蘭族聚居的卡累利阿地區成立有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這時的卡累利阿並非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而是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管轄下的一個自治共和國。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大約半個月後蘇聯以保護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為名出兵佔領波蘭東部地區。到了這年10月蘇聯又以芬蘭國界距離列寧格勒過近為由提出領土置換,然而遭到了芬蘭方面的拒絕,蘇芬戰爭隨即爆發。
儘管蘇聯紅軍在芬蘭陷於苦戰之中,然而芬蘭方面擔心戰爭長期化會給自身帶來巨大破壞,最終雙方於1940年3月12日媾和:芬蘭將整個卡累利阿地峽連同維普里城、維普里灣、拉多加湖西北岸、馬爾卡日爾維以東領土、雷巴奇和斯來特尼半島的一部分以及芬蘭灣中的一些島嶼割讓給蘇聯。1940年3月31日蘇聯將從芬蘭得到的領土劃歸卡累利阿,同時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正式升級成為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由此正式升級成為加盟共和國。
1940年6月蘇聯政府分別照會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要求三國改組政府實行大選和讓蘇聯紅軍自由通行,隨即30萬蘇聯紅軍進入三國境內扶植起親蘇政權,隨後三國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加入蘇聯。同年6月26日蘇聯照會羅馬尼亞政府:要求將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兩地移交給蘇聯。比薩拉比亞最早是在1805-1812年的第七次俄土戰爭後被當時的沙皇俄國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奪取的。這塊土地在歷史上曾是屬於羅馬尼亞的。
然而沙俄佔領比薩拉比亞時羅馬尼亞處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於是沙俄以解放斯拉夫同胞的名義佔領了這一地區。1877年5月9日羅馬尼亞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獨立後也只能面對比薩拉比亞已被俄國佔領這一既成事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利用俄國國內的混亂局面收復了比薩拉比亞,十月革命後新興的蘇維埃政權對此拒絕承認。蘇聯方面認為:比薩拉比亞是1918年羅馬尼亞利用俄國戰後的虛弱狀態強行奪取的,現在蘇聯的戰後虛弱已成為過去式。
北布科維納則是作為羅馬尼亞對其在比薩拉比亞22年統治期間給蘇聯造成損失的賠償。6月30日蘇聯出兵佔領了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8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將北布科維納併入烏克蘭加盟共和國,而比薩拉比亞則成立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後更名為摩爾多瓦)。至此蘇聯已有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達維亞、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卡累利阿、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立陶宛16個加盟共和國。
1956年7月16日卡累利阿的加盟共和國地位被取消,重新成為俄羅斯聯邦之下的一個自治共和國,此後直到蘇聯解體加盟共和國數量始終保持為15個。蘇聯解體後這15個加盟共和國全部成為獨立成為主權國家。立陶宛、拉脱維亞、愛沙尼亞三國從一開始就沒加入由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如今這三國均已加入北約和歐盟。2005年8月土庫曼斯坦宣佈退出獨聯體。2009年8月18日格魯吉亞退出獨聯體。2014年3月烏克蘭因克里米亞問題啓動退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