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軍擅長白刃戰,為啥不派武術大師殺鬼子?蒙古大軍早就給出答案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經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大炮、坦克、飛機與重磅炸彈的超級對決。但在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熱兵器作戰中,白刃戰卻從未缺席。在很多時候,白刃戰往往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在所有軍隊中,日軍的白刃戰水平可謂出奇的高。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軍就非常重視白刃戰的訓練。1894 年,武道家津田教修結合日本傳統武術,通過改良創造了日式的銃劍術。説白了,就是刺刀術。
1915 年銃劍術開始加入《陸軍劍術教範》,作為軍用格鬥術項目定型。銃劍術招數簡潔,但兇狠凌厲,刺入點經過精心設計,強調避開容易卡住刀刃的肋骨,直入人體致命位置。
在戰場出現焦灼之時,日軍往往會退掉子彈、高喊萬歲,向敵軍發動排山倒海一般的白刃衝擊。在日軍的白刃戰術下,甚至連人高馬大的俄國人也吃過大虧。為了對抗日軍的白刃衝鋒,美軍大力開發衝鋒槍,最終用射速戰勝了日軍的軍國主義狂熱。

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就屢次吃日軍刺刀的虧。相比於矮而強壯的日軍,中國軍隊普遍營養不良、缺乏訓練,雖然人數佔優,但在白刃戰中卻往往會敗下陣來。為了對抗日本的刺刀,部分軍隊甚至祭出了大刀片,但實際效果並不像《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唱得那麼好。
於是有人就要問了,既然日軍擅長白刃戰,為何不讓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師與之對敵?雖然武術敵不過槍炮,但是對付刺刀似乎並無問題。從晚清到民國,正是我國國術發展的高峯期,楊露禪、李書文、黃飛鴻、霍元甲、葉問等武林高手層出不窮,可謂是百家爭鳴、人才濟濟。抗戰時期,本應是這些武林高手大展身手、報效國家之時,但他們為何沒有得到國家的重用呢?

而這就要從武術的起源來説起了。武術起源於原始社會,成型於奴隸社會。早在古埃及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武術的雛形。武術脱胎於戰爭,但隨着時間的演變,逐漸變得不再適合於戰爭。
從古代戰爭來説,其主要戰爭形式是陣戰。在戰場上,千軍萬馬排列得像一道道整齊的牆,刀劍如林、箭如飛蝗,個人武藝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對此,戚繼光曾在自己的《紀效新書》中給出一段形象的解釋:
“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

也就是説,在戰場上,敵人根本容不得你使出各種套路。諒你大刀舞動如風,諒你力大無窮、神拳無敵,敵人從槍戳來,亂刀砍來,亂箭射來,還是得斃命。
對於這樣的觀點,蒙古大軍曾用鮮血給出了印證。13世紀時,伊朗地區曾有一個崇尚恐怖主義的國家——伊斯瑪儀派。這個國家以奉行極端主義的伊斯瑪儀學説為國教,以武藝高強的刺客震懾其他國家。

根據史書記載,伊斯瑪儀派的刺客視死如歸、善於飛檐走壁,簡直無孔不入,死在他們手中的國王、騎士乃至於封建主簡直不計其數。因此,歐洲人將他們成為“阿薩辛”,而他們的首領也被稱為“山中老人”。
在金庸小説《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武功——聖火令便是源於這個“山中老人”。由此可見,這些刺客的武藝有多麼高強,有多麼令人可怖。

然而當蒙古大軍發動第三次西征,殺到伊斯瑪儀派的老巢——鷹巢後,刺客們卻絕望地發現。他們過人的武藝,在訓練有素的軍隊面前,簡直一錢不值。甚至還殺到敵人面前,就被蒙古人的弓箭和石彈所擊斃。最終,高手如雲的伊斯瑪儀派被蒙古大軍徹底摧毀,殺得雞犬不留。
不知是不是受到這段歷史的影響,金庸先生也在《倚天屠龍記》中記載了明教以及六大派武林高手與蒙古大軍的對決:
“羣雄先前均想縱然殺不盡韃子官兵,若求自保,總非難事。但適才一陣交鋒,見識到了元軍的威力,才知行軍打仗,和單打獨鬥的比武確是大不相同,千千萬萬一擁而上,勢如潮水,如周芷若這等武功高強之極的人物,在人潮中也是無所施其技。四面八方都是刀槍劍戟,亂砍亂殺,平時所學的甚麼見招拆招,內勁外功,全都用不着。若不是明教五行旗以陣法抵擋陣法,這時少室山頭定然已慘不堪言,少林寺也已在烈火中成了一片瓦礫了。”

由此可見,即使武藝再高,面對有配合、有紀律的軍隊,也只有失敗一途。而擊敗元軍的唯一途徑,就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在獲得《武穆遺書》後,明教在徐達和常遇春的領導下,果然擊敗了元軍,恢復了華夏。而神乎其神的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並未取得哪怕是一絲一毫的作用。
回到二戰,在日本的白刃戰術中,絕不是單對單的散鬥,士兵之間是會相互掩護,相互配合的。民國武林高手在單對單的情況下,或許能手刃鬼子。但若面臨羣鬥,恐怕絕非日本人的對手。因此要贏下白刃戰,就應在刺刀戰術上下苦功。例如在抗戰末期,學習日本刺刀術、經過嚴格訓練的八路軍在白刃戰上就已經不怵日寇。而用傳統武藝擊敗日軍,或許只能在《抗日奇俠》或者《燕雙鷹》等影視劇裏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