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智慧教育,這片“雲”鏈接你我

由 湯生 發佈於 經典

光明日報記者 楊 颯 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若萊

“最近物理課上電磁振盪和電磁波的知識點有點難,課後我點開‘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上對應的內容,把課又上了一遍。感覺好多了!”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一位物理有些薄弱的學生在使用平台後收穫了知識,也收穫了喜悦。

春季學期剛開學,新冠肺炎疫情多點多地發生,部分地區學校轉變為線上教學。3月1日起,“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試運行,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線,為部分學校“停課不停學”提供有效服務,助力“雙減”落實。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3月1日-25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日均瀏覽次數超過2888萬,資源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在教育信息化時代,該平台如何成為教育信息的有效載體,為師生提供切實服務?又有哪些不足之處,應如何改進?記者採訪了相關學校和專家。

成都高新區益州小學學生通過VR頭顯感受虛擬現實場景。李向雨攝/光明圖片

由於疫情提前一週放寒假後,北京二中老師在線上對學生進行期末測評。周良攝/光明圖片

疫情居家期間,鄭州市緯五路第一小學學生在家中進行線上學習。新華社發

  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停課不停學”

3月5日,江蘇省連雲港市突發疫情,海州高級中學剛開學19天。情況緊急,走讀生被要求居家學習,住校生則要求封閉在校內。很多學生或多或少出現了焦慮情緒,尤其是距離高考還不到100天的高三學生。

學校立刻從“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上下載“電子教材”及相關教輔資料。校長周豔介紹説,學校在組織校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給學生上班會課、開設微講座的同時,從平台的“心理健康”專題“情緒調適”類別中選取了《面對疫情,如何讓自己不恐慌》《接納心方安,心定學有成》課程,引導學生學會調換模式,平心靜氣。各年級從“生命與安全”專題中,分別選取了《疫情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愛與感恩》三個課程,“逐步教育學生放平心態、珍愛生命、感恩社會,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了明顯改觀。”周豔告訴記者。此外,學校還利用晚自習、週末,選擇“經典影片”中的《祝福》《駱駝祥子》等文學名著改編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橫空出世》等愛國主義影片放映,以豐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增加文學、審美積澱。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簡稱平台),是教育部在原“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基礎上改版升級創建的。記者點擊平台發現,目前平台上有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後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6個版塊。

吉林省延吉市朝陽小學以“專題教育”版塊為依託,組織孩子在疫情期間開展“學雷鋒”、節水周等系列活動。“學雷鋒”活動中,學校引導孩子感恩、關愛防疫人員。三年級三班的郭梓晗同學在家長的幫助下,為一線醫護工作者送熱水、煮雞蛋。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台上現有資源總數達到28052條,其中新上線17300條,比原來增加1.6倍;另外還外部鏈接了60個專業網站共享有關資源,資源總量大幅增長,為有效服務學生居家學習、服務教師線上教學、服務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教授劉菁表示,把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能讓它產生真正的使用成效。“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是國家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針對教育資源領域的頂層設計和集約化優質化的資源聚合平台,對促進教育公平、服務“停課不停學”起到了助力作用。

  教育資源的良性生態正在創建

於麗娟是延吉市朝陽小學的一名一線語文教師,她時常依託平台積極開展線上語文教學,將課上指導與課後答疑相結合,組織孩子們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活動。同時,學校老師在備課中,除了利用手中教材、教案、教參以外,還充分利用平台資源,集思廣益,交流線上教學方法。朝陽小學校長陳君介紹,平台上“小練筆”環節能為老師提供教學參考和改進目標,老師們都表達了對平台的讚許。家長也反饋平台內容廣泛、吸引力強,比如“體育鍛煉”版塊可以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在疫情期間大大增進了親子關係。

海州高級中學也組織各年級備課組教師研究平台“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版塊裏各年級各學科教學對應的精品課程,進行二次集體備課,借鑑轉化資源。學校剛入職的新教師説,“依託這個平台,我在線上教學時感覺不是在獨立戰鬥,而是和學校整個備課組乃至全國各地名師抱團前行。”臨近退休的老教師也感慨:“線上教學,手寫板等各種設備運用不如年輕人順溜,但平台幫了我不少忙,彌補了我在這方面很多不足。”

不過,老師們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周豔表示,在使用平台上的基礎教育精品課時,學生更多的是觀看,缺乏互動,也缺乏全班同學同在一個課堂空間學習的親切感;班級教師對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收看的效果缺乏有力的監管途徑。

陳君説,各地各校在使用平台時要注重跟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因材施教。“比如平台上的課程作業設計不能滿足基礎薄弱孩子的需要。英語學科課時少,一個知識點平台2課時講完,但在我們朝陽小學要用3課時,學校會通過第三方應用直播答疑來補足這1課時。”

劉菁表示,推動教育信息化這些年以來,資源的彙集不成問題,而有效應用和增加用户黏性應當是目前需要着重考慮的問題。解決資源的應用問題,需要建立教育資源的良性生態、增強教育教學信息的時效性,還要考慮資源的再生機制和准入退出機制。劉菁説,在平台的改進上,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習者製作不同的內容,比如學生適合短視頻,老師適合長視頻。在服務機制上,可以針對個體學習者和羣體學習者的特徵,加強個性化的學習推薦服務;依據學習者的學習軌跡、學習傾向,提供激勵服務、監督服務等,提高學習後的評測效果。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將持續加強平台建設,完善各類資源質量標準,健全資源質量審核機制;建立資源建設激勵機制,不斷匯聚各類優質資源;拓展平台功能,逐步實現對資源使用的跟蹤反饋、過程性數據收集分析、個性化資源推送等。

  讓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實現均衡和共享

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舊堡羌族鄉,有一所邊遠鄉村小學——舊堡鄉中心小學。舊堡鄉中心小學學生人數少、班級全,但沒有專業的音、體、美教師,老師都是兼職上幾門課程。

王航是學校數學、體育和信息技術任課教師,為更好地開展學校教學和課後延時服務,他和其他老師們一起探索空中課堂、雙師教學。

學校所有班級教室、功能室都連通寬帶網絡,班級教室均配置有班班通多媒體觸摸一體機。備課時,老師們首先登陸國家教育資源網站,觀看所要講授課程章節的學習任務單、教學視頻和課後練習,觀看後進行學情分析、設計作業等。

授課時,老師們通過班班通設備訪問“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選擇對應的學段、年級、學科、教材版本、冊次,精準獲取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同步教學視頻、學習任務單、課後練習。王航詳細介紹了學校老師的操作過程:“通過在線點播的方式讓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在遇到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和知識關鍵點的時候,授課老師暫停視頻播放,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答題,通過本地老師的解惑答疑、重點難點歸納和強調,讓學生充分理解、學懂課程。學生理解後,再接着播放同步教學視頻,這樣相當於同步教學視頻裏面的老師講課,本地教師做好知識點強調和班級課堂教學秩序管理。”

在課後服務時間,學校繼續充分利用平台上的資源,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體育、藝術、閲讀、興趣小組活動。

王航欣喜地發現,通過空中課堂、雙師教學,學校老師不僅接觸到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通過觀看同步教學視頻、作業設計等也使自己取到了“真經”,充實了自己的頭腦。學生從最開始跟不上視頻里老師的講解節奏,到現在完全適應跟隨同步教學視頻來思考和回答問題,如同視頻裏的老師就在教室講台上講課一樣。“他們對學習感興趣了,學習成績也逐步提升起來。空中課堂、雙師教學有效地解決了邊遠鄉村學校師資不足,專業學科教師不均衡等問題,讓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了均衡、共享。”

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舉措,智慧教育、智慧課堂正成為不少學校的“教學必備”。

南通市城中小學三里墩校區學生在校園體驗“閲讀巴士”流動圖書車閲讀服務。許叢軍攝/光明圖片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教授黎加厚表示,在線教學實現減負增效要用好三種力量——集體力量、國家力量和科技力量:依託雙師教學變革,從教師個體智慧轉向依靠集體力量;用好“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從個體勞動轉向運用國家力量;利用極簡技術賦能教與學,從重複的人力勞動轉向利用科技力量。要在過去發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礎上,大力發揮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優勢,為學生和教師創造一個現代化的學習基礎,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終身教育的需要,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生命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推進基礎教育的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多種應用場景,實施智慧課堂、智慧作業是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對學校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整體教學質量水平具有積極作用:“下一步,各地各校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把‘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資源的充分應用與整體推進智慧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統籌加強智慧課堂、智慧作業以及線上答疑、網絡教研等多場景的應用,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05日 0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