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九亭五小四(5)班小朋友拔蘿蔔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一畝地,劃成了一個個小方塊,一個方塊歸一個班,有的種紫角葉,有的種大蒜,有的種青菜。田地邊還挖了個水井,採用古老的壓下井取水法。上週五下午,四(5)班全體出動,一部分同學拔胡蘿蔔,足足裝了一大面盆,另一部分同學在廚房裏忙着洗蘿蔔、切蘿蔔,讓全校師生共享收穫的喜悦。
在松江區九亭第五小學有個“墨寶農場”,如今成為孩子們課餘時最愛去的地方,連節假日都有學生和家長放心不下地裏的蔬菜是不是該澆水了。
“‘雙減’減少的是孩子們過重的課業負擔,增加的應該是孩子們的行為教育、能力培養和社會閲歷。”殷海強校長説,“墨寶農場”就是一塊素質教育的實驗田,每個班級的孩子都可以在農場裏認領一方責任田,自行選定種植作物實施種植計劃,全方位體驗刨地挖坑、埋種栽苗、施肥澆水、扶植蓋土直至收穫的農作物生長全過程。各班還增設了農場管理員崗位,孩子們輪流擔任“墨寶小園長”,每天要完成澆水、除草、施肥、鬆土、生長記錄等工作。
“收紅薯嘍!”一聲令下,五(1)班全體出動。代政皓同學説,沒想到紅薯有的大有的小,突然,有個小組的同學拔出了一個很大很大的紅薯,全班同學都圍攏過來歡呼。“我們還種過刀豆呢,讓食堂師傅炒肉絲,好吃得來。我們種的青菜長熟了,每人分了幾顆帶回家包餛飩,家人都説好吃。”他説。
三(7)班種的花生成熟了。葉芷瓔同學興奮地説:“足足有幾十斤吧,洗洗乾淨,可以原味煮,也可以做成五香花生。”
四(5)班陳佳麗同學的奶奶是“墨寶農場”的家長志願者。她説:“我基本上每天都會來,教孩子們怎麼施肥、怎麼澆水。前一陣萵苣熟了,孩子們問我是不是要連根拔起,我就做示範,用工具把長在泥土外的萵苣切掉就可以了,長在土裏的根部就不用去管了,讓它爛在地裏,將來翻地時也可以當肥料用。下午上完課,只要看到我在地裏,很多孩子會跑到我身邊,有的幫我壓井打水,有的幫我除草。就像一個老農民帶着一羣小農夫。”
圖説:小朋友學習切蘿蔔烹飪蘿蔔
“在勞動教育實踐過程中,老師們發現農場、小廚、果園、花園還是學科融合的教育樂園。”殷校長説,學校組建了專項勞動課程開發小組,以勞動場景為主線進行《探秘墨寶農場》《玩轉墨寶果園》《墨寶四季廚房》《食育文化嘉年華》等勞育課程的開發,探索將勞動教育與德智美體相互滲透。孩子們在“好玩”的農場裏開展教學,學生積極性高漲,書本知識被靈活運用於實際情境。
每天下午3點半後的課後服務時段,輪值的“墨寶小園長”開始巡視本班的責任田;“小小植物家”在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秘密;“雙語小記者”採訪各班“小農夫”的農忙故事;“小小數學家”帶着測量工具測算農田面積、計算籬笆的長度;“小小設計師”在籌劃怎樣優化佈局各班的農田面積;“小小廚師”將採摘來的時鮮菜逐個洗得乾乾淨淨,在食堂大廚的指導下準備第二天的午餐;“小小畫家”搬把椅子坐在了田頭,一顆顆蔬菜被畫得栩栩如生,一組組豐收景象生動活潑……
“學校將作業設計融入到農業教育中,學生走出教室,在任務驅動下自主合作,完成各項學科融合的活動。比如,原先有些對看圖説話存有畏難情緒的孩子,在播種、養護、收穫、烹飪活動中,變得能説會道了,竟用上了‘綠油油的菠菜’‘冬吃蘿蔔夏吃薑’等語句。連他們的家長都感嘆,原來看圖寫話也可以這麼有趣。”殷校長説。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