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關羽兵敗走麥城,關羽飛鴿傳書了?諸葛亮為何自始至終沒有救援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吃貨新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説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關羽敗走麥城的前因後果:“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可以看出關羽並沒有執行諸葛亮東和東吳,北伐曹操的策略。面對孫權的求親請求可以説是毫不在意,甚至將孫權的兒子稱之為犬子。足見關羽對於東吳的不屑,這也就使得孫權怒而興兵攻打荊州城。而關羽最後落得一個敗走麥城的悲慘境地。

第一,諸葛亮之所以來不及救援,是因為關羽敗亡太快了。這也許看起來有些奇妙,但確實是原因之一。從呂蒙白衣渡江到關羽敗走麥城,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前前後後一共就兩個月的時間。看似時間很長但是其實根本來不及做戰爭動員。關羽失荊州的主要原因是率軍攻打樊城。而荊州一失去,蜀國除了關羽的那一隻孤軍,就只在益州本地有軍事力量。諸葛亮就算是再厲害,這兵馬可離不開糧草,沒有先期準備無法出兵增援。

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關羽至是佯攻,為漢中一線吸引壓力。誰知道他居然在水淹七軍以後,目中無人的和曹軍在樊城打了起來。還把糜竺在荊州城內的守軍抽走了大半。這也就使得荊州出現了軍事空窗期。吳國趁機派兵拿下了荊州,捎帶手堵住了關羽。兩個月根本就來不及做全面戰爭準備,更何況當時蜀國在漢中正在和曹魏交戰。曹魏知道無法在漢中取得勝利,於是遷移百姓,給諸葛亮留下了一篇荒蕪之地。蜀軍主力當時剛剛和曹魏勢力大戰,已經是一支疲軍。等到抽調兵力,再東進增援,關羽已然身首異處。

第二就是蜀地的地理條件限制了。眾所周知,蜀地多山,唐朝詩人李白曾經留下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益州東為巫山,南有大涼山和大婁山,西鄰橫斷山脈,北接米倉山和大巴山。可以説是被山川給包圍了,為了出川而修建了蜀道。但是哪怕是三國在千年以後的唐朝,蜀地的交通問題依舊十分嚴峻,更何況是三國年代呢?

正常情況下古代士兵出川,主要是走蜀道,而蜀道毫無疑問是在陡峭山壁當中一點一點開鑿出來的。一邊是石壁,另一邊是陡峭的懸崖,一個不慎就是萬劫不復的境地。可以説蜀地的行軍速度相比於中原地區,大概是要慢得多的。蜀國大抵東守夔門,北據漢中。自夔門東出而達荊襄,荊襄與中原之間尚有大別山、桐柏山相隔。從行軍時間來看沒有個把月不要希望從夔門東進,從而到達荊州。更何況關羽是被困在了荊州以北,樊城以南的地區。這個地方另有山川阻隔,從益州本地派兵救援更是時間緊迫。這也就成為了諸葛亮支援關羽的一道阻隔,間接的導致了關羽最後悲慘的結局。

第三,就是交通工具的落後了。三國時期可不像現在這樣,一個電話就能夠解決問題。那個時候人們通信主要是靠兩種手段。一來呢是信鴿,二則是信使。在關羽被包圍的情況下,信使顯然是沒法用了。那麼也就只能選擇飛鴿傳書這種辦法了。看起來速度很快對不對,其實飛鴿傳書的速度遠遠不如信使。要知道信鴿通常為家鴿的一種,它的極限距離為3500公里歸巢,雖然它的平均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8公里,但是它每天只能飛大約5到8小時。這樣算下來的話信鴿每天最多隻能飛384公里,這還是最理想情況下。從荊州到蜀中的直線距離大抵是多少呢?大約是1000公里,按照信鴿的速度來算,最少需要三到五天的時間來送達消息。也就是説關羽給諸葛亮用信鴿求援,諸葛亮要大概一個禮拜以後才能收到。

説完了飛鴿傳書我們再來看看信使的速度,我們常説八百里加急,正常情況下軍事情報的傳遞是不分晝夜的。按照馬匹每小時三十千米的速度來看,一天能走大約六百公里,雖然走驛道要繞遠,但是相對比與信鴿速度是更加快速的。按照荊州和成都的距離1000公里來計算,只需要兩天就能抵達。所以從此來看,這飛鴿傳書並沒有那麼快。而關羽敗走麥城,與這通信速度有着分不開的聯繫。由此看來,關羽最後敗走麥城可以説是一種必然了。第一他抽調走守軍,使得軍隊迅速敗亡,二者蜀地的惡劣交通使得援軍無法及時抵達,三就是通信手段的落後導致蜀軍延誤了出發的時間。唉,真是可悲可嘆。你是如何看待關羽北伐的?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