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配置、完善評價機制 持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聚焦“十四五” 專家筆談】優化配置、完善評價機制 持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觀點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的關鍵。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優化人才配置,更好地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釋放人才紅利。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此外,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

“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承上啓下的關鍵五年,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此,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的關鍵。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優化人才配置

更好釋放人才紅利

沒有足夠的人才,創新將會是“無米之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促進創新的有效途徑。因此,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培養、引進和集聚更多一流人才,不斷增加人才數量,擴大人才供給。應該説,經過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多年的擴張和發展,我國的人才儲備已經數量巨大,不僅有數以億計的高校畢業生,還有數以億計的技能人才,這是創新引領的源泉所在和底氣所在。

但人才的創新活力不僅僅取決於人才數量,還取決於人才配置,即人才配置在不同部門和不同地區之間的比例關係。簡單來説,我們的經濟可分為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有研究表明,人才配置到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對於整個國家創新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如果人才更多地配置到生產部門,則更有利於創新和增長,如果人才更多地配置到非生產部門,他們不直接創造財富,只是參與財富的分配,則更有可能成為尋租者,不利於創新和增長。與資金脱實向虛相類似,近些年來,我國人才配置也存在着脱實向虛現象,大量人才不願意去生產部門和實體經濟部門。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中被稱為“人才錯配”,即人才配置錯位了,這會抑制人才創新活力的激發和人才紅利的釋放。我國人才數量雖大,但創新不足,人才錯配是原因之一。

之所以會產生人才錯配,一個重要原因是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的要素市場化配置不平衡,前者市場化配置比較充分,後者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的作用發揮不夠。這樣部分地導致了兩個部門的薪酬待遇有一定差距,非生產部門收入更高,工作更穩定,對人才更有吸引力,因此,聚集着更多人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改變這種不平衡,使市場在要素的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使人才更多流向生產部門,更好地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

此外,由於創新要求有更多的觀點交流和碰撞,人才在空間上的集聚更有利於創新,或者説人才的空間密度與創新高度相關,這樣有利於減少觀點交流和碰撞的成本。事實上,很多創新中心都分佈在人口比較稠密、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的地方。因此,優化人才配置一方面要鼓勵和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另一方面,又要創造條件,使人才集中在一些創新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和區域,形成人才高地和科研創新高地,產生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推動產業鏈價值鏈邁向中高端,提升我國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為此,要暢通人才有序流動渠道,特別是要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户政策,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羣實現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同時,進一步推動形成基本公共服務按常住人口配置的機制,為人才集聚和形成更多創新中心提供保障。

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

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

評價激勵是“指揮棒”。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會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創新活力不斷迸發,不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則不利於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創新活力的激發大打折扣。

雖然我國不斷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評價激勵實施過程中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比較嚴重。二是評價激勵機制的行政色彩比較濃,評價標準比較單一,甚至一刀切,重數量、輕質量,重短期、輕長期,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評價激勵機制還沒有形成。三是評價和激勵銜接不暢,存在着有評價沒激勵,或者重評價輕激勵現象,沒有根據人才成長規律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人才利益保障機制。

上述評價激勵機制所存在的問題已成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的障礙。我國雖然已成為論文和專利大國,但不是科技創新強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還不高,在某些科技領域還存在着“卡脖子”現象。為了完善評價激勵機制,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科學設置評價標準,堅持憑能力、實績、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進一步明確了人才評價激勵改革的方向。

實行分類評價和多元評價。要根據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和職責,分類建立健全涵蓋品德、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等要素,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準,並要與時俱進、動態調整。多元評價指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的多元,要平衡好同行評價、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的關係,基礎研究人才要發揮好同行學術評價的作用,加強國際同行評價。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要突出市場評價的作用,要加強用户、市場和專家等相關第三方評價。

統籌好人才評價和教育評價。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去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提出要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的同時,強調要改革用人評價,為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人才培養和人才使用緊密相連,教育培養出越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創新的人才基礎就會越強,創新活力就會越足。反過來,用人評價和激勵導向越正確,就越有可能使教育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因此,要將科學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更好地傳導到人才培養環節。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合理的分配機制會形成正向激勵,激發創新活力,反之,則會形成逆向激勵,抑制創新活力。現在正處於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科技發展階段,不僅技術越來越重要,而且數據也成為一種獨立存在的生產要素,併發揮着引領作用,其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要進一步健全土地、勞動、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同時,要積極探索技術、數據等新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使技術和數據的創造者、所有者得到合理的、足夠的經濟回報,推動我國成為技術強國和要素強國。

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營造濃厚創新氛圍

對於創新活力的持續激發,有兩種精神特別重要,即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峯、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這種精神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科學家在紮根祖國大地,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和國家重大需求,探索未知,追求真理過程中逐漸鑄就的。現在的科研條件與老一輩科學家所處時代相比,有了巨大變化,所面臨的任務也有很大不同,但科學家精神的價值是永恆的。新形勢下弘揚科學家精神,就是要胸懷兩個大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自己對科學的追求和個人事業的發展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之中。要堅持“四個面向”,聚焦主責主業,不斷開拓創新,集體攻關,協同作戰,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在關鍵核心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要恪守科研誠信,戒驕戒躁,淡泊名利,甘於寂寞,板凳不怕十年冷,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

工匠精神則是一種執着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國自古就有崇尚工匠精神的傳統,工匠精神也成就了我國在瓷器、絲綢、工程建造等領域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大飛機、高鐵等大工程,也凝結着工匠精神。現在雖然機械設備、人工智能等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生產過程中,有些產品的生產製造甚至出現了無人車間,但工匠精神的價值是永恆的。新形勢下弘揚工匠精神,對於將巨大人力資本轉化為創新源泉,推動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無論是弘揚科學家精神還是弘揚工匠精神,在本質上都是要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使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為。若此,人才得以形成,人才創新活力得以持續激發。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賴德勝

來源: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22 字。

轉載請註明: 優化配置、完善評價機制 持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