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受社會矚目,某位在公眾視野消失頗久的大V竟也跳出來蹭熱點。
他發佈了一條圖文微博感慨:清華建築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文學院長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三人1946年報考清華,皆因差幾分而落榜。“這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此條微博下亦有附和,稱“看這些也感動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敗者”。
然而,這番狀若洞悉世事、借古諷今的造型,並沒有得到太多人買賬,反而引發羣嘲。網友們紛紛趕到評論現場,爭先痛批此種論調的硬傷。
其一,配圖大謬。此君所用照片,壓根兒不是梁再冰等人,而是林徽因(右)和她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和曾語兒。如網友所言,“差着輩兒,媽媽女兒都沒整清楚這就編派上了?”
其二,截取史實。故事裏的三位確實沒能在1946年進入清華就讀,但後續如何?梁再冰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馮鍾璞,1946年先入南開大學外文系就讀,後在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而梅祖芬則是先到了清華大學的先修班補習,次年正式進入清華大學。
此處當然沒有抹黑前輩大家的意思。可是,這位大V既然善於考據,為何不把故事講完呢?沒上清華上了北大之類案例,又和“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有什麼關係呢?
一個時代的教育到底是好是爛、公不公平,在少數名流精英富貴家庭的子女中排來數去毫無意義,必須要看全民指標。
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有這樣一項統計,粗估全國文盲率在80%左右,且被視為識字的20%中,還包括那些僅認識幾百個漢字、在今天只能被列為半文盲的人,而這,就是為一些人吹到天上的黃金民國留下的教育家底。民國時期中國教育資源是怎麼分配的?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主筆陶希聖曾感嘆:“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
民國時期,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只是少數人的權利,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國民而言,讀書是不可及的夢想,更遑論以此“改變命運”,這才是一個社會最大的不公平,也是那個年代之所以崩潰的深層原因之一。截取一些陳年掌故,配上張冠李戴的舊照片,莫名給民國唱起公平讚歌,豈止荒唐,簡直可笑。如此胡編亂造,哪裏有半分面對歷史的“公平”、面對公眾的“良心”?
再看一組數據,據《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統計,1949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入學率分別為25%、3%、0.3%。而69年後的2018年,中國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99.95%,初中毛入學率超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將近50%。在恢復高考40週年之際,曾有統計,我國有1.2億人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則從186美元增長到8866美元。唯有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唯有教育能夠帶來個體生命與家庭命運的重大提升,這才叫真正的公平。
長期以來,中國確有這麼一些“跪族”,除了熱衷吹捧西方,也熱衷美化民國,自帶濾鏡強行加戲。在他們的口中筆下,那個內憂外患、混亂不堪、民生維艱,連苟活都很奢侈的年代,哪個角度都“很浪漫”“很自由”“很民主”。他們的套路,不外乎蹭幾位名家名人、湊一段野史軼事,難辨真偽、甚至乾脆就是假託虛構,再雜糅一些高高在上的悲憫情懷,一段借古非今、批判當下的段子就齊活兒了。對此,網友的評價很準確,“不是蠢就是壞,有的還是既蠢又壞”。
然而,今日不同往日,“跪族”的很多套路逐漸失靈,某些一度呼風喚雨、粉絲動輒百萬的公知迅速失去市場。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視野的不斷拓展,讓絕大多數國人對中國如今怎樣,歷史又是如何都有清醒的認識、獨立的判斷。那些胡説歷史、抹黑當下的奇談怪論,常常被嘲諷碾壓。這不就是中國教育公平的最好證明麼?
來源:長安觀察 胡宇齊
流程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