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發布丨大中小學全鏈條培養 北醫附小創設拔尖創新人才“綠色通道”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中國網9月28日訊(記者 劉佳)創新育人模式,打造“大-中-小”全鏈條成長通道,今天,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小學“E+星球創新學院”(以下簡稱“創新學院”)成立。據校方介紹,未來,學院將以學生問題為導向,整合大學、中學、科研院所等多方資源,跨界、破圈為學生的項目探究鋪設實施路徑,頂層規劃為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提供貫通方案。

在當天的揭牌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無人機偵察技術領域學術帶頭人之一樊邦奎親臨現場,並獲聘北醫附小科學教育學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杰特發來祝賀視頻。

北醫附小“E+星球創新學院”揭牌。供圖:校方

學生、家長自主發起 問號點亮“創新星球”

“在‘暑期大問號’的項目探究活動中,我掌握了物理、化學、天文等多學科的知識,還與同學們一起自主設計了我們的‘小衞星’。我希望,有朝一日真的能研製屬於我們北醫附小的人造衞星,讓太空因我們而閃耀!”活動現場,四年級學生王璍講述了自己“暑期大問號”的實踐探究全過程,並用真摯的語言表達了她對未來的期待和夢想。

今年暑假,北醫附小發起“暑期大問號”實踐探究活動,倡議學生利用暑期時光,勤於觀察、認真思考、勇敢提問,用自己的“大問號”撬動學習中的小探究。在開學前夕,學校向全校學生髮放調查問卷,最終收回超百份的項目方案書,其中涉及傳統文化、科技創新和心理健康等領域。在這些項目方案書中,也包括王璍有關“科學家是模仿哪種動物的鱗片來改造衞星”的設問。據王璍介紹,暑假期間,她查閲資料、實地探究、各方求助,對該問題有了簡單的思考與回答方向,但背後隱藏的奧秘,她更希望在返校後得到老師和學校的支持與指導。於是,她向師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並向學校發起“任務清單”。在求助的過程中,王璍發現,與她有相同想法的並不在少數,於是她在同學、老師和家長的支持與幫助下,自發向學校發起了“成立創新學院”的倡議。

打通“大中小”學段 為項目探究整合資源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北醫附小校長田國英代表學校接受學生髮起的創新學院成立倡議書,並以學校為媒介,整合大學、中學、科研院所和機構資源,為學生的項目探究提供腳手架。

中國科技館為北醫附小頒發“館校合作基地校”牌匾。供圖:校方

田國英為海淀區關工委副主任、區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喬鍵,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等中學負責人頒發創新學院聘書。現場,北醫附小“院士講堂”第一課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樊邦奎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科技教育大課”,內容主要圍繞中國的無人機領域前沿科技。他也以科學家精神鞭策北醫附小的每一名“創E星們”,鼓勵他們以實幹、創新的精神為科技強國時刻準備着。當天,中國科技館為北醫附小授予館校合作牌匾,未來,中國科技館將成為北醫附小科研實踐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樊邦奎獲聘北醫附小科技教育學術顧問。供圖:校方

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也是此次北醫附小成立創新學院的初衷,這將為學校打通各方資源,普及科學素養、激活創新人才提供快車道,也將孵化更多的未來科創新星。“在今天,打開校門辦學,依靠社會力量辦學非常重要。我們成立這個學院也是希望為老師為孩子們建立更大的平台,讓中學大學還有科研院所的專業實力為我們助力,中學、大學也可以給我們小學教育提意見和想法,而這些都基於真實走進校園,不只是做講座搞活動這麼簡單”,北醫附小校長田國英介紹説:“像今年暑假孩子們的實踐探究活動,家長們對專家的指導需求很強烈,我們分批給孩子們做專家對接。未來E+星球創新學院也將在整合各方資源的基礎上來為孩子們做更多系列項目和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樊邦奎為北醫附小學生開講“院士講堂”。供圖:校方

北醫附小作為全國氣象特色學校、中國青少年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示範基地、海淀區科技示範校等,始終將“崇尚科學、探索未知”作為學校的育人使命和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