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吳公儀實戰能力,54年擊敗陳剋夫,拳擊冠軍被打得鼻血直流
縱覽我國那將近4200餘年可可考證的傳統武術歷史,太極拳一直都是上三門拳法中知名度極高的一大武術拳種(其餘2個拳種分別是八卦掌和心意拳)。從清朝時起太極拳就已經逐步發展演變出諸多細分流派,吳氏太極拳便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大太極拳種。
吳公儀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吳公儀先生,他便是吳氏太極拳一脈中的第3代傳人。那麼關於吳公儀先生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説他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吳公儀的學武履歷來看。
吳公儀先生於1900年出生,其父乃是吳家太極拳大家吳鑑泉先生。他自幼在學武方面就極具天賦,同時自己後天又十分用功刻苦。再加上父子2代直接授藝的這種傳承方式,吳公儀可以説是完全繼承了吳氏太極拳術之精髓。
吳鑑泉
而且,吳公儀早在大約20歲左右的弱冠之年就已經開始代父教拳,其拳術造詣亦是在年輕時期就已經非常之高。
其次,從吳公儀的實戰案例來看。
早在1919年的時候,剛滿20歲的吳公儀先生就已經在當時山東省長屈映光的身邊任職武術總教練。隨後,吳公儀先生又在1924年於張宗昌陣營的搏擊隊中擔任總教官職務。
吳公儀
除此之外,吳公儀先生還先後擔任過上海精武體育會的教習,以及黃埔軍校的太極拳教官和中山大學體育系的講師等職務。甚至,當時很多名流和大人物都曾跟他學過太極拳功夫。
吳公儀
1937年時吳公儀先生在香港正式創立了鑑泉太極拳分社,其本人則擔任拳社中的社長一職。1942年吳公儀先生在香港淪陷之前返回上海,並正式接任了鑑泉太極拳社的社長。一直到1948年他又在港澳人士的聘請之下重新返回香港復社。
吳公儀
當然,相較於以上這些關於吳公儀先生一生的諸多重大任職履歷來説,事實上最能證明其實戰功夫的案例還得看他和陳剋夫當年的那場公開比武較量。此次對戰發生在1954年,當時陳剋夫先生身為香港拳擊冠軍和白鶴拳的傳人,曾專門在報紙上聲明要與吳公儀先生進行一場正式的擂台比武。
吳氏太極拳老照片
而且,陳剋夫還在報紙上公開表示如果吳公儀拒絕這次比試的話,那麼就請他自己即可離開香港返回上海。最終,這場萬眾矚目的比武在1954年的1月份於澳門花園游泳池正式開打。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武所募得的資金款項皆用在了救濟香港受火災之害的眾多難民。
吳公儀和陳剋夫二人比武的消息一出,當時可以説是轟動了整個港澳地區,據説兩人比武當天擂台下的現場觀眾就有近乎1萬多人。
吳氏太極拳老照片
此戰第一回合開始之後,吳公儀先生以七星勢在擂台上快步跳躍,而陳剋夫則以白鶴拳功夫對敵。兩人互相對峙了片刻,陳剋夫率先發起攻勢。只不過陳剋夫並沒有一味近身猛攻,反倒是以一觸即退的遊斗方式儘量與吳公儀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自己貿然近身讓吳公儀發揮出太極拳的優勢。
吳公儀見狀則是選擇以靜制動,並在瞅準時機在陳剋夫每次近身攻擊時迅速出手擊打其前臂的麻穴。沒過多久吳公儀就穿破了陳剋夫的護手,同時還擊中了對手面部。而陳剋夫則立馬改變策略使出了白鶴拳門中的“豹子連環手”,一口氣猛攻了十餘招每一拳都直逼吳公儀的面門,同時其攻勢亦是變得十分密集。
吳氏太極拳老照片
很快吳公儀就被陳剋夫迅猛的攻勢逼到擂台的繩索邊,眼看吳公儀被逼得退無可退之時,他抓住時機瞬間閃身離開擂台邊緣,同時還使出“翻身撇身追”一記掛擊打中了陳剋夫鼻子。陳剋夫受此一擊流出鼻血,而吳公儀則乘勢連環出拳追擊,一時間雙方在擂台中路拉開架式打在了一起。
可誰知陳剋夫的鼻子卻一直血流不止,其身上的白衣更被染紅了一大片。此戰的評判主任何賢見狀趕忙鳴鐘叫停,以至於這本該打滿5分鐘的第一個回合僅持續了2分鐘就無奈暫停。
吳氏太極拳老照片
隨後,第二回合開始陳剋夫仍以迅猛的快攻為主,吳公儀則逐漸減少走動的幅度選擇以逸待勞。當陳剋夫繞步在擂台上走了半圈後,瞬間使出一招“白鶴兜羅手”擊中了吳公儀腰部。誰知吳公儀卻以太極拳小圈子貼身短化破解了這一擊後,當即又借力抽空左手,並以右手使出一招“肘底看槌”擊中了陳剋夫胸部。
與此同時,吳公儀絲毫不給對手喘息之機,趁勢跟進又是一記重擊打在了陳剋夫的右前臂上。一着不慎以至於右手喪失戰鬥能力的陳剋夫,無奈之下只能以高腳踢技發起反擊。吳公儀見陳剋夫使出犯規的招數,同樣也不再顧忌規則以左分腳進行反擊。
當裁判看出擂台上的二人都動了真火以後,生怕放任他們再打下去會鬧出大事,這才叫評判主任何賢叫停(這一回合也只打了大約1分鐘左右)。
吳陳比武
此戰之後,吳公儀和吳氏太極拳在南方可謂是名噪一時。吳公儀先生的長子吳大揆不僅在香港彌敦道創辦了九龍鑑泉太極拳分社,其次子吳大齊和侄子吳大新也分別在新加坡、吉隆坡和馬尼拉等多個國家創立了分社,而吳氏太極拳更是在東南亞和海外各國風行一時。
吳公儀
最後,關於吳公儀先生吳氏太極拳功夫的實戰話題,咱們今天就暫且先聊到這裏。不知道大家對於吳氏太極拳功夫是否經得起實戰考驗,還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獨到的評價和看法!
(瞭解更多有料的歷史話題,歡迎關注“南山論史”自媒體平台,筆者耕耘創作不易,搬運勢必追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