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秦叔寶我們並不陌生,他是隋唐英雄裏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之一。此人在隋唐時代都已經家喻户曉,後來唐朝亡國後,他依然是人們心目中的好漢。
民國時宋恕己在詩中寫道,“胡國宅猶記,唐家陵久平。二三老農販,閒坐説秦瓊。”足見秦叔寶在民間的影響。
當然,秦瓊之所以有如此影響力,跟他的功績漠不相關,尤其是他的勇猛。雖然他軍事指揮才華一般,但絕對是武將和悍將,打仗從來都是衝鋒陷陣,殺在最前面,而且單挑各路高手。
山東大漢秦瓊高大威猛,出身武將家庭,父親是一個軍人,北齊時期的錄事參軍。因為出身軍人家庭的因素,所以秦瓊從小就會舞刀弄槍。同時秦瓊為人特別江湖氣,很講義氣,為兄弟可以兩肋插刀。
在一個以儒學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古代社會里,“義”是社會的核心價值觀,講義氣的人自然吃得開,朋友多,也讓人敬佩。這也是他為什麼響徹民間的原因。
長大後的秦瓊先是效忠隋朝名將張須陀,張須陀愛民如子,深得民心,性剛烈有勇略,而且作戰勇猛,軍事經驗豐富,常以少勝多。所以,當時隋末起義隊伍,都很怕他。
在張須陀手下的時候,秦瓊一馬當先,殺在最前面,在軍中聲望很高。張須陀死後,秦叔寶跟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
在一次大戰中,李密被流箭射中,墜於馬下,昏迷不省人事。此時李密身邊已經沒有隨從,都被幹掉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秦瓊拼死相救,一個人獨自對戰敵人,才保住了李密的一條性命。由此可見,秦瓊的勇猛。
不過李密此人缺乏大志,隨後秦瓊又投靠王世充。不過,當秦瓊發現王世充奸詐小人的真面目後,無法容忍王世充的倒行逆施。於是與程咬金等人乘唐鄭兩軍於九曲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
後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先後擊敗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多路義軍,為唐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功赫赫。秦瓊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有名的“單挑王”,這當然跟他的非凡武力有關。
秦瓊所使用的武器除了我們很熟悉的雙鐧之外,還有馬槊,有“馬上馬槊,馬下雙鐧”的説法。而且秦瓊還擁有一項絕技,俗稱為“飛馬植槍”,這是雙方比拼武技的一個重要招數。
這個招數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兩軍對陣的時候,雙方各派一位孔武有力的將領對戰,對戰並不是直接對打,而是雙方將領運用自己的腰力,在所騎的馬的飛奔的速度產生的衝擊力的配合下,將馬槊刺入地面,讓對方來拔,如果拔不出的話,就判定為輸。
雖然看着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高超的技術。這招不僅要腰力驚人,還要計算戰馬的速度以及刺入地面時的角度和深度,恰到好處,才能使得馬槊插入地面上深又難拔出來。
所以説有難度,因此“飛馬植槍”除了秦叔寶用過之後,後人在無人精通此技能,逐漸失傳。
不過五百多年後,此技能再次被一女子所用,才再次重現世間。這個女人就是南宋時期的楊妙真。
此女是抗金大英雄楊安兒的妹妹。楊安兒原名楊安國,益都武術名家,以賣鞍材為業,金國末年,此人聚眾起義,起義者穿紅襖作標記,故名“紅襖軍”。後來此人又趁着蒙古大軍圍攻金中都之際,趁機佔領莒州、密州、萊陽、登州、寧海、濰州等地,稱王號,置官屬,立年號天順。
不過後來楊安兒被蒙金聯軍絞殺,戰死沙場,楊安兒雖死,但他的事業並未終結。他的事業被他的妹妹,也就是楊妙真繼承。此女騎射精強武藝高超,尤其掌中一條長槍神出鬼沒,從無敵手,槍下亡魂無數,當時極負盛名,人號為“四娘子”。
後來楊妙真與人稱“李鐵槍”的李全對陣,當時楊妙真使出“飛馬植槍,深達一尺”,李全雖然武藝高強,勇猛有力,但是沒有拔出來,無奈下馬屈服。不過也因此成就了二人一段美好姻緣。
宇文懋昭《大金國志》記載,楊妙真其實並未與李全動手比試,而是“飛馬植槍,深入一尺”,讓李全“飛馬而拔之”。可是,“全不能拔,下馬屈服”。
據説當時楊妙真使用此項技能與秦叔寶使用的一模一樣,別無二致。因為兩人是同鄉,所以後人猜測楊妙是跟秦瓊的後人所學的。
雖然李全比武失敗,但兩人情愫暗生,結為夫婦。對於此事,《宋史》上記載:“楊安兒兵敗被殺後,“安兒妹四娘子狡悍善騎射,劉全收潰卒奉而統之,稱曰‘姑姑’,眾尚萬餘,掠食至磨旗山,全以其眾附,楊氏通焉,遂嫁之。”
夫婦二人也在蒙古、金國和南宋三國鼎立的情況下,成為一方新勢力。但好景不長,丈夫李全早逝後,楊妙真隱居老家,後來再無消息。
那麼,曾經威震的南宋的李全、楊妙真夫婦為何最後消失的無影無蹤呢?估計跟其叛降不定的苟且人格,不僅被朝廷官府認其為“叛臣”,即便下層民眾間也不符合他們的日常道德要求。結果楊妙真除了“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見諸於史籍外,隨着她本人的退隱,也被埋沒了。但這位南宋第一女豪俠,繼承了500年前秦瓊的一項“飛馬植槍”絕技,倒是無可厚非。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