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些地名冷知識,你都瞭解嗎?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經典

文章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越南的重慶、太原

美國的北京、廣州……

這些源自中國的地名

如何在異國落地生根?

你還知道哪些

聽起來像中國地名的外國地名?

關於地名,你知道哪些冷知識?

先讓地理君為你梳理幾個

日本的“洛陽”

日本京都曾被稱為“洛陽”

794年

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今京都)

平安京仿照大唐長安城而建

雖然面積只有長安的四分之一

但佈局完全採用長安的裏坊制

呈棋盤狀

盛唐實行兩京制,除了西都長安

還有同樣繁華的東都洛陽

日本國力不及大唐強盛

嵯峨天皇為了附會唐風

便把左京改叫洛陽、右京改叫長安

由於平安京的地勢東高西低

低窪潮濕的“長安”逐漸荒廢

只剩下“洛陽”

於是

“洛陽”就成了京都的一個雅號


日本京都

直到現在

京都還有不少地方在使用“洛陽”這個名字

比如洛陽工業高等學校、

洛陽綜合高等學校

在此友情提示高三黨

這兩所學校既不在河南,也不是大學

而是高中

所以去那裏讀書

既沒有龍門石窟可看

也沒有胡辣湯可喝

美國也有“北上廣”

美國現在仍有不少城鎮和社區

都以“北京”命名

其中最大的“北京”

在伊利諾伊州塔茲韋爾縣

面積約40平方公里,人口3.4萬

這些“北京”大都與中國北京的緯度相當

當年的開拓者除了考慮到

北京是神秘東方大國的首都、名氣很大

還認為北京正好位於地球的另一端

就像超級馬里奧從東京打一條水管通道

橫穿地球

從里約熱內盧冒出來一樣

其實

因為廣州在鴉片戰爭前

是中國唯一的對外口岸

知名度比北京還大

所以美國人一口氣山寨了二十幾個

(以前廣州的英文名是Canton,音譯回來叫“坎頓”)


圖自《中華遺產》2018年9月

據説早在19世紀初

有位美國商人約翰·歐唐納

通過與廣州開展貿易而致富

回鄉建了一座以廣州為名的種植園

土地分區測量師比撒列·威爾斯

為了紀念好友

便以廣州命名了一座新城

這就是今天俄亥俄州的“坎頓”的雛形

與廣州相比,上海開埠較晚

所以只被山寨了三處

“霞飛路”是中國風?

今人印象中的老上海風情

大概也包括一些耳熟能詳的路名

比如繁華的淮海中路

過去叫霞飛路

霞飛

是取自“落霞與孤鶩齊飛”嗎?

這個“霞飛”

是一戰初期的法軍總指揮

霞飛路之前還有個名字

叫做寶昌路

聽着似乎是中國人喜歡用的吉祥字眼

不過,還是錯

“寶昌”

同樣是一位法國人的名字

是法租界公董局的一位重要人物

曾連任多屆董事、總董


霞飛路的“洋房”

所以,看似中國風十足的地名

骨子裏流淌的,卻是西洋的血脈

而翻開老上海的地圖

這樣的地名俯拾即是

尤其是在租界及其周邊的區域

什麼戈登路、竇樂安路、

哈同路、赫德路……

其背後是斑駁的歲月,沉重的歷史

“白帝”究竟是誰?

“朝辭白帝彩雲間”

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

長江北岸的白帝城

是西漢末年由割據蜀地的公孫述建造的

公孫述自立為王,以白色為貴

號稱“白帝”

正德五年(1510年)

廟內公孫述的塑像被搗毀

嘉靖十一年(1532年)

時任四川督撫的朱廷立

在廟內改塑劉備和諸葛亮的塑像

以紀念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歷史

後來

關羽和張飛也被“請”入廟中

白帝廟的格局,從此成為定局

白帝城是三峽西口,入川的門户

因三峽水庫建立,長江水位上漲

白帝城已成為一個四面環水的江中孤島

陰陽地名小心機

古人扎堆起“陽”名

這其中有“陰”地不宜建城的原因

但更多是由於中國人喜“陽”不喜“陰”

例如山東的省會濟南

在濟水之南,但並不稱“濟陰”

又如古都開封

地處黃河南岸,並未取名“河陰”

春秋時期

鄭莊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附近

修築儲糧倉城

取“啓拓封疆”之意,定名啓封

漢初因避漢景帝劉啓的名諱

將啓封更名為“開封”,寓意吉祥


開封現存最早的建築,繁塔(宋)

《中國國家地理》2002年08期

攝影/姜平 丘剛 趙孝斌等

即使是對那些帶有“陽”字的地名

古人同樣極為挑剔和講究

陝西的地級市咸陽

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

渭水穿南,嵕(zōng)山亙北

山水俱陽

鹹的字意為“全”,故稱咸陽

這個名字取得極好,也取得極早

在秦國還未問鼎天下時,就將其佔用了

這使得很多同樣處於山水俱陽之地的城市

只得另覓別名

洛陽是塊風水寶地

北有邙山,南有洛水

雙陽之地,山川形勝

歷朝歷代都是皇帝的心頭好

而洛陽的名字也十分糾結

洛河古名雒(luò)水

所以戰國時,被取名“雒陽”

雒代表“天命之玄鳥”

但也通炮烙之“烙”,從火

秦時,五行之説漸起

秦始皇按“五德終始”進行推理

認為周得火德

秦代周,應為水德

因此改雒陽為洛陽

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

東漢尚火德,複名雒陽

三國時魏的德運為土

認為“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

遂復改為洛陽

後世沿用至今

唯明朝光宗朱常洛為諱“洛”字

改“洛”為“雒”,清以後仍稱洛陽

如此折騰,只為皇帝一人


洛陽老街

- lt; End ?-

部分圖自VCG

撰文 · 編輯 | Whosee

作者:{作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