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回民支隊,馬本齋病逝,政委犧牲,後來去哪了
作者:忘情
攝製於1959年的《回民支隊》,如今已成經典作品。片中果敢剛毅的馬本齋,以及深明大義、英勇不屈,絕食九天殉國的馬本齋母親,給人們深刻印象。
當然,片長105分鐘的電影,不可能全景式展現回民支隊的全貌,也不可能還原歷史的全部。
1937年“七七”事變後,家住河北定縣的回民劉文正,也組織當地回族青年抗擊日軍暴行。不久,劉文正率部投奔八路軍,被授予“抗日義勇軍第9支隊”的番號。1937年冬,“抗日義勇軍第9支隊”被改編為“冀中回民幹部教導隊”,由肖秉鈞出任隊長,劉文正任副隊長。這個教導隊在定縣、保定、安固一帶活動,並於1938年春改稱“回民總隊”。之所以頻繁變換番號,既有部隊正規化建設需要的因素在內,也有迷惑敵偽的作用。
馬本齋
幾乎在劉文正舉義的同時,在河北獻縣老家賦閒5年之久的前獨立21師第4團團長馬本齋,登高一呼,大舉義旗,組織起了“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反擊日寇侵略。剛開始,這支自發組成的回族抗日武裝,內部主要依靠宗族關係維繫,有着濃郁的民團性質,組成人員也頗為複雜。在有了一定規模聲勢後,在日偽的滲透下,曾出現不少問題。對此,同樣在冀中一帶活動的我軍,不計得失地在各方面給予幫助。這對於舊軍人出身的馬本齋觸動很大。
到1938年7月,在與八路軍的接觸中,已有深刻了解與認同的馬本齋,正式提出“從此跟八路軍走”。經冀中軍區研究,決定將肖秉鈞、劉文正的“回民總隊”與馬本齋的“回民抗日義勇隊”合編,成立“冀中回民支隊”。由馬本齋任司令員,郭陸順為政委,丁鐵石為政治部主任。
需要指出的是,回民支隊並非由清一色的回民組成。在組建之初,上級為回民支隊加強了不少漢族的軍事及政工幹部。回民支隊在發展過程中,更是吸收了不少漢族戰士,其中有不少人經過戰鬥洗禮,成了各級指揮員。因此,加強部隊的團結教育,儘可能消除隔閡與誤會,就成了回民支隊常抓不懈的一項重點工作。支隊還作出明確規定:漢族指戰員在部隊裏禁止吃豬肉,也不能下漢族人開的飯館,以免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經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回民支隊剛成立時曾發生的一些敏感問題,都得到了妥善解決。而且隨着時間推移,部隊中各族指戰員相處越來越融洽。
《回民支隊》裏的馬本齋形象
在電影《回民支隊》中,馬本齋從舉義旗起,就建立了騎兵部隊。冀中平原確實是可供騎兵縱橫馳騁的舞台。平坦的地形,讓騎兵的機動性和突擊力得到充分發揮。但建立騎兵不是件容易事,河北民間保有的馬匹多是馱馬和挽馬,和騎乘馬是完全兩個概念。就算是騎乘馬,要想訓練成不懼戰火和槍炮的戰馬,也絕非一蹴而就之事。如果説戰馬尚可通過繳獲、外購和訓練予以解決的話,養騎兵所需高昂費用,則是制約八路軍騎兵發展的主要障礙所在。根據測算,養一個騎兵的費用,足以養三至四個步兵。
因為這些制約因素,直至1939年底,冀中回民支隊才組建了1個騎兵連。連長白忠慶,指導員任震宇。
從1938年11月到1942年5月,回民支隊在冀中四處轉戰。據統計,在此期間該支隊共進行大小戰鬥870次,斃傷俘日軍13000餘人,斃傷俘偽軍、漢奸、特務23400餘人,合計殲滅敵軍36000餘人。不過,回民支隊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政委郭陸順於1942年4月27日,在河北獻縣高官村阻擊日軍時英勇犧牲,年僅28歲。以被支隊視為“掌上明珠”的騎兵連為例,在1942年殘酷的“五一反掃蕩”中,目標頗大的騎兵儘管驍勇異常,卻難以衝出日軍嚴密的封鎖線,最終馬匹全部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存在了三年半之久的騎兵連被迫撤銷建制,倖存的騎兵連指戰員從此改行當了步兵。
由於冀中地區形勢嚴峻,根據地幾乎全成了敵佔區和游擊區,回民支隊在衝出日軍重重圍堵後,奉命前往冀魯邊,後又輾轉來到冀魯豫根據地。1944年春,回民支隊奉命保衞延安。積勞成疾的司令員馬本齋於當年2月7日,在河南濮陽縣小屯村不幸病逝,享年43歲。
在陝北,回民支隊被改編成1個團,在執行保衞陝甘寧邊區任務的同時,開展大生產運動,減輕當地羣眾負擔。抗戰勝利結束後,這個團奉命抽調70名各級幹部,組成1個團的組織框架,開赴東北。在東北,以這些原冀中回民支隊出身的幹部為骨幹,組建了一個新的回民教導團。1947年,該團被入東北民主聯軍獨立12師。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大軍入關時,將獨立12師編入第44軍,改稱157師。該師下屬的469團,就是由回民教導團發展而來。
而留在陝甘寧邊區的原冀中回民支隊主力,在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後,又調回了冀中軍區,繼續在其家鄉為人民的解放而戰鬥。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後,原冀中回民支隊被改編為河北省軍區警備2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