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清朝歷史上最有名的大臣之一,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祖輩以務農為主,但生活較為寬裕,他的父親曾考中過秀才,到曾國藩的時候,終於考取了進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
穆彰阿擔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善於揣摩上意,深受寵信,權傾內外;曾國藩有穆彰阿的提攜,所以在仕途上自然是一帆風順,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翰林院庶吉士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署工部左侍郎。而且還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
如果沒有後面的“太平天國”事件的話,曾國藩應該也是能踏足朝廷核心權力中樞的;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李鴻章的出生無疑要比曾國藩好很多,他的父親乃是刑部郎中,而且李鴻章少年聰慧,在父親引領下,遍訪呂賢基、王茂蔭、趙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們的器重和賞識。但,李鴻章入京會試時,卻是以年家子身份受業曾國藩門下,學習經世之學。
在太平天國之亂時,曾、李各自回鄉辦理團練,曾氏又將自己編練湘軍的心得諄諄信告李鴻章,足見期望之殷。曾國藩回鄉創辦了湘軍,而李鴻章也是創辦了淮軍,並且李鴻章依靠江淮富饒的財力,讓部下全部裝備洋槍洋炮,而且還僱請外國教練訓練的新式軍隊,大大提高了戰鬥力。
雖然淮軍的裝備和訓練要優於湘軍,但戰績卻是遠遠比不上湘軍,進攻太平天國軍的主力,依然是曾國藩的湘軍,而且最後攻滅太平天國的,也是曾國藩。而李鴻章的淮軍,則是跟在湘軍後面打打配合,論功勞,李鴻章是怎麼也比不上曾國藩的。
太平天國失敗後,在湘淮軍的去留問題上,曾國藩與李鴻章採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國藩在攻下天京後不到一個月,就將他統率的湘軍大部分遣散,當時,北方的捻軍起義正如火如荼,曾國藩不顧清廷責成他再顧皖省軍務的命令而毅然裁軍,固然是因為湘軍“暮氣已深”,更重要的是,曾國藩擔心功高震主,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而李鴻章則認為:“吾師暨鴻章當與兵事相始終,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穩,仍可遠征他處”,他並進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內寇,長遠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張保留湘淮軍的用意,不止於“靖內寇”,更在於“御外侮”,顯然比曾國藩高出一籌。
在曾國藩解散湘軍後,也曾主辦過洋務,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説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但之後在天津教案時,曾國藩卻成了“背鍋俠”,後改任兩江總督,並病死於南京。
曾國藩在解散湘軍後,雖然仍然身居高位,但政績卻是泛善可陳;而反觀李鴻章,一直不肯解散淮軍,當時清朝的八旗糜爛至極,所以滿清高層對李鴻章是既倚重又恐懼,在曾國藩漸漸退出權力中樞後,李鴻章成為了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而李鴻章將手下的淮軍改建成了後來的北洋水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為“再造玄黃之人”。李鴻章雖然權勢滔天,但在歷史上,他的名聲卻是遠比不上曾國藩,因為他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原本曾國藩無論是在地位還是能力上,都要遠超李鴻章,而且還是曾國藩一直帶着李鴻章玩;但是到後來,曾國藩卻淪為了“背鍋俠”,晚年在兩江總督的位子上病死。而反觀李鴻章,卻是一帆風順,並最終成為滿清的最頂級權力人物之一,這是為何呢?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兵權”,有“兵權”才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