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減”落地 長興校外培訓機構積極謀轉型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經典

“雙減”落地,隨着新學期開學臨近,在長興,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正積極謀轉型。

維多利素質成長中心前身是維多利少兒英語,改名後素質類項目也陸續推出,這兩天,新加入的美術老師正在進行理論培訓。由於主要教授3至12週歲的低年級學生,中心按照兒童心理發展分析底層邏輯進行設計課程。

“瞭解了每一個階段他學美術的發展的階段之後,我們再去進行備課,包括剛才也有用到試課,我們會有學生會有老師不斷打磨課程的過程當中,希望接下來把我們美術課程提供給我們的長興小朋友。” 長興維多利素質成長中心桑老師介紹。

雙減”之下,從學科類的“補課”,轉變為素質類的“拓展”,是不少教培機構的選擇。維多利素質成長中心何老師表示,維多利素質成長中心先後進行了品牌升級及產品升級,目前涵蓋了編程、美術、書法、圍棋等一系列素質教育產品,旨在提升孩子們的創造、思辨、合作、溝通和文化素養等多項能力。

“早在去年我們就已經開始佈局我們素質教育賽道,去年的重點是去研發整個課程體系和課程規劃,現在我們已進入了教師的招聘 培養以及課程打磨階段,前段時間我們把產品發佈以後,感興趣的家長也很多,這幾天一直有人在諮詢,那我相信這個素質教育的板塊的推出,也會滿足絕大部分家長的需求。”長興維多利素質成長中心何老師表示。

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目前長興多家"頭部"培訓機構,謀求轉型,增加藝術、體育、科技等素質教育、職業教育、中小學校外託管服務等相關內容。而一些區域性的培訓機構,則在轉型還是轉行中搖擺不定。位於城北的長興縣菁英文化培訓有限公司,近20年來主營中小學數學、科學培訓,下一步怎麼走,校方也在摸索。這兩天,執行校長倪峯決定將未來的發展方向從學科類輔導轉變成託班輔導。

“以前培訓機構老師主動來規劃學習內容,進度,現在都是以學校課程為基準,幫孩子差缺補漏為主,大概率的定性為屬於託班這種形式,有些問題我們來回答這種形式多一點。”

記者從長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瞭解到,兩個月前全縣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達366家,目前已增長到374家,其中不少培訓機構教學模式由學科類轉變成非學科類。在業內人士看來,培訓機構的轉型固然可喜,但也要謹防素質類培訓變成新的競爭賽道,違背了減負的初衷。專家也建議,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培訓機構,都可以成為學校教育的“綠色補充”,但無論如何轉型,都應迴歸教育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