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輪崗制度讓學校和教師獲得更好發展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近期,多地再提教師輪崗制度。例如,武漢市提出繼續推進義務教育教師交流,均衡配置教師資源,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北京市也要求教師實行輪崗制,跨校、跨學區流動。
對於教師輪崗制度,教育界並不陌生。為了給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打造優秀教師隊伍,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上世紀90年代,就有一些地區在嘗試用城市教師交流到農村的辦法解決農村師資緊缺和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在試點探索的基礎上,2014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等聯合下文,提出從當年開始,力爭用3至5年時間實現縣(區)域內校長教師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此後,各地紛紛出台了實施文件並進行了相應的探索嘗試。
生源和師資是決定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兩大關鍵。如果説通過多校劃片等可以基本實現生源的均衡,教師輪崗則可以有效實現師資的均衡。但是,此舉牽一髮而動全身,絕不是讓教師“流動”起來這麼簡單。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應該好好總結此前的經驗,保證輪崗初衷的實現。
首先,要明確輪崗的目的是為了推進教育均衡,讓所有學校獲得良性發展,不是簡單的“削峯填谷”、搞平均主義。之前推進教師交流輪崗過程中,通常規定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不低於交流總數的20%。各地各校情況存在差異,如何在保持流動性以有效“幫扶”薄弱學校的同時,又能維持優質學校教育教學的延續性,達到共同發展進而實現優質均衡,有必要在原則範圍內給予學校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其次,出台具體的輪崗方案時,不能罔顧校情和教師的個體情況搞“一刀切”。幾年前,教育部普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脈絡下校長和教師流動的途徑、機制和成效研究”,曾組織對東部某發達省份某縣10年來校長教師輪崗交流政策政策執行狀況展開詳細調研。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地點離家遠、家人離不開照顧、擔心政策沒有延續性是排在前三位的因素。一些地方推行“名校”教師全員參與輪崗,應充分掌握瞭解教師的實際情況,並切實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其三,教師的勞動具有複雜性,如何衡量評判是個難題。各校因校情不同,客觀上也導致了一定的差異。一旦教師真的大輪崗起來,能不能實現區域內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的轉變?面對這些問題,區域內的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獎懲激勵、監管督導等制度理應實現基本統一。
教師輪崗是推進教育均衡、讓家長和學生免於擇校之困的好辦法。好事要辦好,推動過程中必須切實關注上述問題,唯其如此,才能行穩致遠。
胡欣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