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潼關和古函谷關在歷史上起過什麼作用?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經典

滔滔的黃河繞過河套以後由北向南穿過龍門奔騰直下,到了今陝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處與渭水會合,前面因被華山擋住了去路,便折向東北方向流去。在拐彎處有個渡口叫風陵渡,渡口南岸便是古漁關所在地。

漁關出現之前,在它的東面原來有個函谷關,漢代以前在今河南省最西部靈寶縣東北。從古關往東至古團谷關這段地方,古代人們稱之為桃林塞。這裏地理形勢十分險要,北面是大河滾滾東流,南面是一片崇山峻的。這些山主要是由西面透延伸過來的華山和河南省西部的崤山組成,都有一、二千米高,山勢十分峻。古代中原地區人們東西相互交往,這裏是必經之地,只有穿越山谷而過。山谷中兩邊懸崖峭壁,深險如函,象個匣子一樣,所以東自山,西至潼津,歷史上通稱為函谷,人們又稱之為天險。谷中崖壁之上松柏茂密得遮天蔽日,谷底道路狹窄,車不能並行。春秋時這裏為晉國所有,據説晉國就據此“天險”阻擋了西面泰國入侵。戰國時秦國佔了這地方,便開始在谷中設置了關隘叫作函谷關。此後“關中”(函谷關以西的地區)也就由此而得名。

戰國時羣雄紛爭,東方几個國家多次聯合攻秦,秦國憑着函谷關的險要地形,把東方几國的聯合進攻給擊敗了,最後兼併了東方六國,統一了中國。後來劉邦進關中滅秦時,他迴避了這條險要通道,趨向南面攻取武關而進入關中,這是進入關中另一條路。另外從北面由臨晉到朝邑亦可進入關中,不過要兩次渡河不很易。所以古代入關中雖有三條道可行,唯有函谷關這條路較為方便,至今仍為隴海鐵路所通過。由於這條通道甚為險要,易守不易攻,在古代戰爭中對於保障關中安全,起有很大作用,所以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函谷關在秦漢時一直實行着“日入則閉,雞鳴則開”的制度。漢代還專門設置了關都尉在此駐守。在漢武帝時函谷關被東移了因為當時有個樓船將軍楊僕是河南宜陽人,宜陽在靈寶縣東,屬於關外,他感到恥辱,便向漢武帝請求,用他家七百名家奴將此關東移,漢武帝為了使關內之地廣闊些,同意了他的請求。這樣在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便將函谷關向東移至三百里外今新安縣東。原來的函谷關從此被稱作“舊關”,改置為弘農縣。遷至新安縣的函谷關,就被稱為“新關”。東漢末年為了保衞雒陽,防備黃巾起義,曾置八關都尉,新函谷關為八關之首,這關一直到魏齊王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才廢棄。

至於潼關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怎麼建立起來的,歷史文獻中沒有留下痕跡。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於潼關破馬超。第一次出現潼關之名,由此可知潼關在這之前已開始建置了。

為什麼叫潼關呢?據《三輔記》記載,因為關的西面一里地有條潼水,“關因水得名”。這關的位置也曾在附近略有移動,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移至今潼關附近,離舊關有四里多,至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移近向北,臨河為路”,也就是將關向北移至河邊來了。這樣潼關位置不僅在函谷西口,而且扼守着黃河的要津渡口,成了關中的大門,東西交通的咽喉。它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古函谷關。

東漢末年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派兵出河東,準備去漢中討伐張魯。這時據關中的馬超、韓遂等十部諸將都很疑懼,聚眾十萬屯守潼關。曹操到潼關後,一面派遣兩個部將率領四千步騎兵由北面一條通往關中的路,即渡過蒲坂津偷偷地進入關中,一面將自己大部隊駐紮在潼關之外,與馬超等部對壘並親自迎戰,待掩護了北路軍隊過了河進入關中以後,他自己也渡過黃河繞道進入渭南,曹操憑其智謀巧妙地奪取了潼關,於是關中諸將紛紛投降了曹操曹操便由此佔據了關中之地。

唐中葉發生了安史之亂。安祿山起兵薊州城(今河北薊縣),沿途長驅直入,很快便佔了東都洛陽,潼關以外諸郡也都投降了他。可是到了潼關則被阻攔,因為在這之前唐的官員封常清曾告訴高仙芝,要他“先據潼關以拒之”,如潼關無兵,讓安祿山一進關那關中就不可再守,國都長安就危險了,於是高仙芝率重兵鎮守潼關,阻止了安祿山西進。接着唐朝政府改派哥舒翰取代高仙芝,號稱有兵二十萬鎮守潼關,安祿山派他兒子安慶緒等幾次去攻潼關,都被哥舒翰打敗了。安祿山據潼關之外不得前進,非常焦急,於是他使用反間計,挑撥楊國忠與哥舒翰關係,使唐玄宗中計,下令派遣哥舒翰出關東征,哥舒翰當即識破這是安祿山的詭計,申訴説當時形勢宜於“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但昏庸的唐玄宗不聽,哥舒翰不得巳只好引兵出關,在靈寶西原被安祿山部隊擊敗,潼關失守。潼關既陷,關內諸郡官員驚恐不安,“皆棄郡走,所在守兵皆散”。國都長安亂作一團,唐玄宗只好棄都逃往四川避難。

在唐末農民起義軍中,黃巢也曾攻取潼關進入長安。當時六十萬起義軍利用關左一個谷地(平時禁人來往,稱作“禁坑”),乘唐朝軍隊不備,偷偷向潼關進軍。雖然谷中樹藤茂密如織,但被黃巢大部隊一夜之間踏成了一條坦途。關外雖有天塹,也被黃巢軍隊很快填平,而當時駐守潼關的唐朝軍隊僅二千多人,又都是臨時從長安招集來的富家子弟,根本無力抵抗,所以此關一下就被起義軍攻佔並放火焚燬了。潼關一失,長安危在旦夕,於是唐僖宗也就復蹈前轍,逃往成都去了。起義軍不到兩天工夫就佔領了長安。

唐朝以前歷代封建王朝往往在關中長安設都。其中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關中之東有潼關、函谷關之險可以防守,其險要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正如詩人所描述那樣:“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