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空城計最大疑點!救下諸葛亮,讓司馬懿退兵的其實是那兩個書童?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經典

三國時期,諸侯割據,羣雄爭霸,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信念和利益各伺其主,征戰沙場。在殘酷的戰爭中,除了激烈的武將搏殺之外,還有智謀與腦力的比拼,靠着這些武將謀士,才有了歷史上眾多的經典戰役。

《孫子兵法·謀攻》中就有對謀略重要性的講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而説起這三國中最善於用計謀的,就要提及大名鼎鼎的卧龍先生——諸葛亮。

諸葛亮過人的謀略也成就了許多的名場面,尤其是著名的"空城計",更是把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空城計發生在馬謖失街亭之後,司馬懿數十萬大軍直接殺進了諸葛亮駐守的西城,諸葛亮和城裏的老弱病殘還沒有轉移出去,在十萬火急的情景下,諸葛亮選擇大開城門,帶着兩個書童坐在城樓上彈琴,等待司馬懿的到來。

不一會司馬懿大軍殺到,設想過無數捉拿諸葛亮情形的司馬懿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副場景,大開的城門,街道上掃地的幾位士兵,還有城樓上的兩個書童以及彷彿沒有看到他來了,自顧自彈琴的諸葛亮。

司馬懿本就生性多疑,看到如此泰然自若的諸葛亮不免心生疑惑,又從他悠揚的琴聲中聽不出半點慌亂的節奏,在觀察了好一會兒之後,司馬懿也是不顧眾將士的阻撓,決定撤軍,留下了這樣一句笑話:"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這其中確實存在很多疑點,以司馬懿的謀略水平,完全可以看穿街道上喬裝打扮的士兵這一假象,況且當時他的手上有十萬大軍,即便是諸葛亮有伏兵也不足以對抗。只要司馬懿先派遣一部分兵力前去試探虛實,再大軍進城,則諸葛亮必敗無疑。可為何司馬懿在觀察了良久之後還是選擇了退兵呢?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封建帝制的時代,智謀超羣又手握重兵的大臣一直都是帝王在利用完想要除之後快的一類人,司馬懿深知這一點,而他目前的可利用價值也正是制衡諸葛亮。只要諸葛亮一死,蜀漢衰敗,那自己的日子也差不多就走到頭了,於是在斟酌了一番利弊之後,司馬懿決定放諸葛亮一馬,這才下令撤軍。

還有一點就是諸葛亮身後的那兩個書童,司馬懿之所以觀察半天,其實除了聽琴聲和打小算盤之外,就是在看這兩個書童。

畢竟諸葛亮這種"老油條"在周瑜去世之時哭得比小喬還要傷心,要演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自然不在話下。可小孩子是不會騙人的,十萬大軍兵臨城下,這兩個書童卻依舊面不改色,從他們清澈的眼眸中司馬懿看不出任何破綻,這才使多疑的他越來越感覺事有蹊蹺,不敢冒然進軍。

一場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滿是心理博弈的戰鬥就這樣結束了,司馬懿忌憚於城內未知的埋伏和自己的小算盤沒有輕舉妄動,諸葛亮也得益於書童的淡定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兩位謀臣自此也正式吹響了腦力博弈的號角,續寫出了三國恢弘的篇章。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啦,如果大家想了解三國曆史,或者還想知道三國殺名將傳的最新資訊,歡迎點個關注哦!謝謝大家,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