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家長容易忽略,看完這個就懂了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經典

在一個小學裏,很多同學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每一個班上的同學,各有各的特長,也各有各的性格,表現出與其他人完全不一樣的狀態。

性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後天不斷塑料與磨練,是可以慢慢培養的,首先要接觸了一些東西,然後慢慢養成了習慣,最後習慣又弄成了性格。

性格就是幾個羣體不斷造成的,本來孩子就像一顆橡皮泥,什麼形狀都沒有,但是經過外力的捏了一下,就會塑造出屬於自己的性格,而且每一個力的大小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施展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

這些地有哪些呢?最主要就分為家庭和學校這兩個方面,因為小學生白天在學校讀書,晚上就回到了家,最主要呆在這兩個場所裏,其他的地方對他的影響是很小的,除非是有些重要的原因,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還有心理上的,那樣更加的嚴重。

先説一下家庭吧,在一個家庭氣氛非常和睦的家裏,孩子會表現出非常的健康,父母對他越好,他就越能健康的成長,當然這種健康的成長可不是在溺愛中的,一個合格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好。

但是在溺愛中或者是嚴厲緊張的家庭中,父母經常吵架,總是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就會沒有安全感,性格就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也可不是一下子就變成了,而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就像我們一個人長大之後,進入社會,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從最初的單純變得越來越複雜,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在家庭中母親的影響更加的重大,因為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加長,而且孩子更喜歡母親,母親是孩子所有孩子就是母親身上掉下來了,母親的天性就是寵愛孩子。

想要一個好的孩子,母親需要盡職盡責,父親在家裏的影響是很少的,更重要的是在成年的那一段青春期,所以要想培養一個性格好的孩子,父母是非常必要的,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學校的話,小學生需要接觸很多人,不僅僅是自己的同學,還有老師,這些人都各不一樣。

聽説了學校的教育,小孩子再也不能像最開始母親的懷抱那樣,開始逐漸的向社會走來,學校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一個班集體裏,大家一起生活,而且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班幹部的管理,打掃衞生,一起學習,大家互相交流。

一直都會形成一些小圈子,性格相同的人會待在一起,尋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在一個地方里,説着自己想要説的話,就像好朋友那樣。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很多學生總是喜歡模仿教師的,教師是他們的代理人,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班級裏,很多學生是跟他們老師相近的,有時候會説出和老師一樣的口頭禪,因為聽得多,就學的多。

當然小孩子也是不一樣的,他們也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這樣就造成了他們的性格和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