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起步就邁正步
楊小琴(資料圖片)
本報特約記者 唐守倫
“我還要回到楊老師的班上!”鎮江市八叉巷小學四年級學生小駱,跟着大學教師的爸爸在美國學習一年歸來,得知她可以到一所條件更好的學校就讀時,小駱卻毅然選擇回到楊小琴的班上跟班學習。因為她十分喜歡楊小琴老師,喜愛生活在這個班集體。
楊小琴的幫助和鼓勵,不僅讓小駱很快地跟上了班級的步伐,而且躍到了班級的最前面。在楊小琴32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一直崇尚讓孩子起步就邁正步,走好人生之路,這樣的開心事真是數不勝數。
培養好習慣,讓孩子一生受益
“一年級是孩子人生和志向的起點。這時養成的習慣和健康的人格將薰陶孩子的一生。”30多年來,一直堅守班主任崗位的楊小琴總是經常這樣提醒自己,從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入手。
去年9月,楊小琴擔任一年級(2)班班主任。由於學校地處城鄉接合部,班裏40個孩子中,一半以上孩子的父母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忙於工作,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重視不夠。
楊小琴經過仔細琢磨,開展了學習習慣養成競賽活動。班會課上,她問孩子們:“上課是否要專心聽講?”
“上課要專心聽講!”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説。
“那麼,怎樣才能專心聽講呢?”
“頭正,身正,臂開,足安。”孫宇軒同學大聲回答。
“我們班好幾位同學已經做到了這幾點,上課非常專心。如果大家都擁有了‘坐正’技能,安心上課,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薛開同學説:“老師,可不可以叫‘定海神針’技能?這樣我們想到定海神針,心就定下來了。”
“這名字真好,就叫‘定海神針’技能吧!如果連續三天上課不做小動作,都坐正上課,同學老師都覺得你有進步,你就擁有了該技能。”楊小琴高興地説,“這兩天,我做一個大的‘定海神針’形狀的海報貼在教室後面的牆上,等你們擁有了這個技能,就畫一個標有名字的小‘定海神針’,把它貼到大海報上,好嗎?”
孩子們很興奮,連説“好好好”。
“萬一你們上課時忘了這個技能,有什麼辦法提醒自己嗎?”楊小琴啓發孩子。
經過大家的討論,楊小琴與孩子們約定用“OK”的手勢來提醒。隨後,楊小琴針對孩子們的行為養成易出現反覆的實際,又與學生約定給“定海神針”貼星星,讓神針閃閃亮。如果學生一天沒有被批評,就貼一顆星。一天中可以提醒一次;如果提醒不見效果會被批評,星星就亮不起來。
一個半月後,班上有32個孩子擁有了“定海神針”技能,孩子們興奮地別上“定海神針”徽章。上課時,楊小琴只要擺一個OK的手勢,孩子們立馬就會坐得直直地聽講,解決了一年級孩子愛做小動作、坐不住的問題。隨後,她又培養孩子們整理書包、安靜排隊等習慣,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棒。
家校攜手,畫出最美的同心圓
“學校、家庭如同孩子成長的雙翼,相互配合才能飛得更高。”已經考取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的楊小琴,對女兒言傳身教的過程讓她受益匪淺,更加註重與家長攜手共育孩子。
小凱同學超級調皮,父親陳小衞忙於生意經營,從不管孩子的學習,經常因為孩子惹事而賠償別人損失,為此煩惱不已。
經過楊小琴和他的多次交流,陳小衞逐漸認識到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每天早上,他就起來陪陪孩子讀經典,孩子深受鼓舞,不僅悄然改掉了壞習慣,還愛上了學習。去年9月,小凱圓滿地完成了小學的學習任務。陳小衞看到了孩子的改變,也堅定了他自己走好讀書之路的決心,後來他還成為鎮江市樊登讀書會的會長。
這件事打開了楊小琴的育人思路,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家庭教育不得要領的問題,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為此,她針對班級實際狀況,向家長推薦了《兒童技能教養法》等書籍,籌辦線上家長讀書會。一個月後,家長讀書會通過騰訊會議方式舉行。每週五晚上7點到9點,由楊小琴和幾位家長共同主講。
結合家校共育的實際,楊小琴每期確定一個討論話題,探討了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讚美孩子等話題。每次讀書會前,她除了寫好自己的講稿,還會分別和每一位參加交流的家長反覆溝通,對理論的把握和講解、書中練習的模擬以及生活中育兒小故事如何分享等進行深入討論,降低他們帶讀的壓力。為了讓讀書會達到最佳效果,她還請資深心理師線上點評分析,現場化解家長們的育兒困惑。“這樣的讀書方式接地氣,能夠啓發我們思考如何解決實際困難,凝聚了家校共育合力。”家長們感慨地説。
學生們也大都感到了參加讀書會給父母帶來的變化。袁啓舜同學説:“以前我一犯錯,爸爸就打我;現在我做不好,爸爸耐心地和我講道理。”
“我媽媽就像我的好朋友!”陳雅妍同學開心地説。
家校溝通暢通了,孩子們在家中的表現,楊小琴也能及時掌握。每天,她都會在全班面前誇獎幾位學生在學校和家中的點滴進步,讓孩子在欣賞中快樂成長。她深知:“孩子需要讚美,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只有情緒好才能學得好。”
直面疫情,迎接教學管理新挑戰
30多年來,楊小琴老師總能針對不同時期孩子的時代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引領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今年春天,面對突然而來的疫情,楊小琴每天既要忙於線上教學,又要忙於與家長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提醒孩子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學校復學復課後,她發現:從宅家上網課到重返校園,孩子們活動場域變大了,一下課就追着玩。孩子的安全,作為班主任的楊小琴難免擔心。
“愛玩愛跑正是孩子的天性,體育鍛煉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疫情讓楊小琴更加懂得:“既要關注孩子學習,還要關注孩子玩樂。”
於是,她佈置了一道特殊作業:讓孩子們開動腦筋,設計一個安全好玩、又和大家不一樣的遊戲。
孩子們帶來的遊戲可謂精彩紛呈:除了他們獨創的遊戲——打地鼠、葉羅麗等,還出現了楊小琴兒時玩的跳皮筋、挑小棒、翻花繩等遊戲。孩子們告訴她是爸爸媽媽教的,兩代人的童年被一項家庭作業奇妙地聯結起來,愛與温暖浸潤其間,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互動。
看着班裏孩子下課後,樂此不疲地玩起各種各樣的遊戲,楊小琴想讓學校更多的孩子樂玩會玩。這一想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支持,在集體晨會上,班裏的孩子向全校學生做了遊戲示範,介紹6種遊戲的規則。看到全校學生都樂此不疲地玩起遊戲,楊小琴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讓孩子起步就邁正步,就不會偏離人生航向!”30多年來,楊小琴看到孩子們一臉陽光地走出校園,在人生之路上逐夢前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欣慰。
來源:鎮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