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希特勒把他當成鐵哥們,啥秘密都説,他卻坑完日本坑德國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經典

別看二戰中德國和日本結了盟,實際上,希特勒從沒正眼看過這個“盟友”。剛剛締結盟約後不久,在美因茨軍事基地裏,他都十分嫌惡地對自己身邊的人説:“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或許在希特勒眼裏,身材矮小、面容醜陋的日本人還不如猶太人呢,即便是共同利益將兩國撮合在一起,日本也只有被德國榨取好處的份兒。

恐怕不少朋友想都不敢想,這位極端的納粹元首居然把一個名叫大島浩的日本人視為知己,稱讚他為“唯一具有鋼鐵意志的真正的納粹黨人”。那麼,此人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在講大島浩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當時的世界格局。20世紀30年代中期那會兒,蘇聯成了世界上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它既是各國眼中的大麻煩,又是不得不巴結的香餑餑。那會兒的蘇聯已經建立起了雄厚的工業和賬面實力強大的軍隊,加上大到變態的國土,沒有人敢輕視它。然而,英法等國同蘇聯出於意識形態上的根本對立,德國和日本則是在利益上與其存在直接衝突,加上蘇聯人“輸出革命”的迫切心態,每個國家想要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霸權體系都繞不開蘇聯,卻又不敢得罪它。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在國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到了連天皇都要退避三分的程度,即便如此,日本高層就“對蘇聯態度”這一問題上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是打還是繞着走,眾人根本沒辦法統一意見。就在日本人為此糾結不已時,遠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德國遞來了橄欖枝,而為日本接下橄欖枝的人則正是大島浩。

大島浩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中,其父大島健一官至陸軍大臣,歷史對此人評價不低,因為從年輕時就在德國留學,深受傳統普魯士軍人的思想影響,他與狂熱的軍國主義者截然不同,因而被讚譽為“純粹的軍人”。大島浩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也接受德國文化的薰陶。據説,從孩童時代開始,他就過着德式生活;後來的他連軍服都要專門從德國定製,拍照時也要學德國將軍那樣,緊抿嘴唇,看上去意志堅定而精神昂揚。然而,大島浩在這條路上走歪了,他學德國人如東施效顰,外表人模狗樣,骨子裏卻成了個不折不扣的“精德分子”,甚至比自己國家那些統制派軍閥還要極端。

1934年3月,他大島浩正式出任駐德大使館武官。彼時,日本在世界舞台上動作頻頻,先是於1932年建立“偽滿洲國”,次年退出國聯,又是在1934年單方面撕毀《華盛頓海軍條約》,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勢。與之相對的是,剛剛擺脱重壓的德國也於1933年退出了國聯,不斷試探着英法集團的底線,兩個行為類似的國家同時遭到了英法美等國引領的國際社會的孤立,摒棄彼此之間的偏見抱團取暖,這恐怕是當時雙方唯一的選擇了。

1935年春,德國亨克爾飛機公司派往日本的代表帶着口信找到了大島浩,試探性地説了這樣一句話:“不知貴國是否願意與德國締結德日軍事合作條約共同對付蘇聯?”這句話令大島浩內心波瀾不已,也許是幸福來得有點突然,他並沒有即刻作出回答。對方順勢退了一步,解釋説這並不是德國政府的官方政策,不過“是納粹黨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的個人想法”罷了。雖然這次簡單的“會晤”搞得有一搭沒一搭,但這足以令大島浩徹徹底底地釋放了自我。就在這一年的10月,他面見了裏賓特洛甫,會談結束後,他死心塌地地佔到了德日結盟這一邊。

然而,當大島浩將情況彙報給日本時,高層卻陷入了擔憂之中。不少人認為與德國這樣強勢的國家結盟,很可能會讓日本陷入“一味地向德國屈從”的尷尬境地。另外,也有人質疑德國的真實意圖,要知道,一戰中日本還向德國宣過戰呢。為了不浪費機會的同時也不吃啞巴虧,日本參謀本部特意派出若干人員同德國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會晤,隨後,在外相有田八郎的支持下,1936年11月25日,兩國締結《德日防共協定》。

協定締結不久,意大利也被拉了進來。然而,在大島浩的獨斷專行之下,知悉全部情況之人並不太多,甚至連駐德大使東鄉茂德都毫不知情。不得不説,歷史證明東鄉茂德看待國際問題的眼光確實十分精準,早在簽訂《德日防共協定》時,他就直言不諱道:“希特勒的過激行動終將成為引起歐洲乃至世界大亂的根源,因此日本與之結盟並非上策。”當德意日三國同盟的雛形誕生後,東鄉茂德當即向外務省抗議,結果卻令人意外——幾天後,他就被突然調往莫斯科。1938年10月,大島浩由武官直接擢升為駐德大使,這開了日本外交史上的一個特例。

有趣的是,德意日三國私下媾和,暗中往來,本國政府的部分政要都兩眼一抹黑,蘇聯人卻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協定上的墨跡還沒幹透,莫斯科方面就譴責此舉不過是“鬼鬼祟祟地掩藏一些見不得人的秘密”罷了。實際上,德國和日本兩國的關係在這段時間裏搞得熱熱乎乎,彼此間也是各懷鬼胎。尤其是日本,企圖伸手從蘇聯身上割肉,又擔心一旦局勢惡化,德國不願出兵相助。在得到德國方面再三的承諾後,日本高層終於算是放心下來,大島浩也因此賺到了一筆令人炫目的政治資本。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德國人緊接着就在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原來,德國想要搞波蘭,而波蘭是蘇聯的盤中肉。為了不惹怒蘇聯,德國玩了一手“遠交近伐”,於1939年8月23日同蘇聯簽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份條約簽訂的過程驚心動魄,蘇聯方面最初並不十分情願,整個過程隱蔽而迅速,當條約簽訂的消息透出時,國際一片譁然,英法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擔憂中。其中最尷尬的莫過於日本了,當大島浩還在為德日協定的達成而沾沾自喜時,此事無疑一道晴天霹靂。他當即找到裏賓特洛甫抗議,對方巧妙地把黑鍋甩了出去,稱日本外務省管不住嘴,為了防止大島浩知道太多而陷入不利,因此,德國方面決定暫時不告訴他這件事。

不過,大島浩也並非空手而歸,裏賓特洛甫賣了個關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為了打敗英國而簽訂的。假使德國能取勝,日本也可以進入南太平洋。如果你們願意,我想為日蘇兩國斡旋,使你們也能簽訂一個這樣的條約。”原本還氣憤不已的大島浩突然就沉默了,這件事對他來説誘惑很大。這樣一來,他的尷尬處境不但得到了緩解,同時能因此傍上蘇聯這個強大的“盟友”,對日本來説百利而無一害啊!然而,接下來發生的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1941年4月13日,蘇日達成《蘇日中立條約》,歷史證明,這紙條約幫了蘇聯大忙,對日本而言卻是毫無卵用。另外,大島浩因為之前的獨斷專行遭致天皇不滿,而對待蘇聯態度的反反覆覆也令他政治形象大大折損,日本政壇將他戲稱為“裏賓特洛甫的傳話員”,成了跳樑小醜,他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也就此一落千丈了。

好大喜功的大島浩不僅坑了日本,還順帶着坑慘了德國。正如我們之前所説,希特勒把他當成鐵哥們,甚至連許多至關存亡的機密都不吝相告。1943年11月,大島浩受邀參觀“大西洋壁壘”。此行結束後,他立刻寫了一份長達20頁的報告,把所見的每一個德軍師的駐地和人員、武器配置情況,甚至包括反坦克壕溝和炮塔的方位都介紹得清清楚楚。大島浩隨即就將這份報告發回日本,想要好好炫耀一番,誰料盟軍早就破譯了日軍密碼,資料如數落入盟軍之手。據説,它為日後盟軍的反撲提供了重要的指引。諷刺的是,裏賓特洛甫還特意提醒道:“請注意這些情報的價值,任何疏忽都會將我們帶向墳墓,務必要進行嚴格保密。”大島浩卻拍着胸脯保證,“大日本帝國的密碼是不可能被破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