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每一個平凡人的自我成長,就是世界的成長 - 種瓜故事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經典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關於成長,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的成長時刻。

值此五一勞動節這個休閒放鬆的時刻,特為大家帶來兩個從事不同職業人的成長故事。他們中,一位是在職教師、一位是退休工人。關於工作,關於成長,今天的他們又有着怎樣一份思考——

李曉燕家書

“人之無良,亦足以為山川之羞”

我叫李曉燕,是一名職高數學老師。之前的我,只把教師這個職業作為謀生的工具,不懂得這份職業背後擔負着引導學生成長道路的重大責任。

職高學生基礎較差,我卻僅僅是每天按部就班的講課,也不管學生有沒有聽懂。有時候學生前面的內容還沒學會,後面的內容就更是學的一頭霧水,縱然有向學之心,但奈何跟不上我機械的進度,加之身邊同學大多數也在玩,就放棄了學習。

內心不明的我沒有看到學生內心對老師“愛”的強烈渴望,只顧着冷冰冰地完成着我所謂的教學進度,這是我作為教師的失職。還好後來,機緣巧合下我開始學習中華文化,在先賢思想精華的浸潤中,內心境界不斷提高。

我會去根據學生地學習程度安排教學內容,書上例題少,缺少教輔資料,我就自己編寫題目,每個知識點做到會了少練,不會多練。秉持一個原則,寧可到期末教學內容講不完,也要讓學生每節課都能聽懂,每節課都有收穫!這樣學生才有成就感,才有興趣學習,否則就會放棄學習數學了。

陽明先生曰:“凡授書不在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最近讀到這句話時,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竟然做到了“暗合道妙”,在深入學習中華文化之後我更是明白了——其實所有的方法都是在致良知,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只要真心的為學生好,做老師的就會有無窮的智慧生髮出來。

前天上課時一個從未聽過課的學生説:“老師,你講的太難了,從小學數學開始講吧,我也想考大學。”其他同學鬨堂大笑,我卻沒有笑,而是和他解釋:“因為咱班還有同學要參加高三入班考試,目前僅剩一個月的時間,課堂上得趕緊把新課講完,好讓她們參加考試。你願意學習,我們非常樂意幫助你,可以通過微信等形式幫你補前面的課程。”下課後又和他具體溝通如何幫他補課。

我感受到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柔軟,可以以學生的心為心,為他着想、給他所需。要是在以前學生提出這個請求我肯定會不耐煩,心裏會想:好歹現在咱們也是職高了,讓我從小學給你補課如何補起?想想就有好多無法解決的困難。

但今天,我已經願意俯下身子,願意把學生當成我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尋求幫助,無論如何我都會幫助他。

我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作為老師的那份良知,為了學生的成長,我主動建立了一個微信羣給考高三的孩子們額外佈置學習任務。已經越來越多的學生受到感召加入小組學習,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學習數學課,我願成為學生人生路上的一盞燈塔,不只教給學生數學知識,還要引領孩子們走好人生路!

侯利英家書

在平凡中接近偉大

每一次寫家書,我都能看見一個正在成長的自己!

侯利英

我是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以往接受的處事準則都是如何保全自己,既不能出風頭也不能吃虧。這樣處世的結果就是:怕出問題,怕承擔責任,遇到責任就互相推諉,最終是親人同事朋友之間是互相猜忌,矛盾重重。

我以為人和人之間大多如此,退休後脱離了工廠的環境,開始直接與人打交道,才發現人和人之間竟然還有不同於猜忌提防的美妙的關係。

接觸到中華文化後,面對着不斷成長的自己,最開始我是害怕的,但那時秉持着“怕的事情就去做,反正死不了”的信念,成為了一個更優秀的自己!

最近有幸加入了“百日成長”計劃,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我飢渴的吮吸着知識的雨露。當學到“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利益社會”這個遞進關係時,我才明白:所謂的利益自己絕不是我以前理解的那種讓自己少出點力、少花點錢、少付出一點;而是少抱怨一次、少説一句謊言、多鍛鍊一次身體……等等。

從利益自己開始,逐步做到利益他人,利益社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感受到這一次我的成長是前所未有的進步,我要把握住內心的無盡寶藏,讓自己成為正能量的生產源泉。我相信當我越來越好時,世界也會變得更好!

每一個平凡人的自我成長,就是世界的成長!

編者按

萬物深處皆藴涵着共通的真理。當我們專注於某一領域且做到極致時,就能夠融會貫通。工作、學習、抑或生活,皆是如此。最後,將艾佛列德.德索薩的一首詩《去愛吧,像不曾受過傷一樣》送給大家,也將深深的祝福送與大家:

去愛吧,像不曾受過一次傷一樣

跳舞吧,像沒有人欣賞一樣

去愛吧,像不曾受過一次傷一樣

唱歌吧,像沒有任何人聆聽一樣

幹活吧,像不需要錢一樣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