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袁枚妹妹生平介紹 袁枚的三個妹妹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袁枚妹妹名叫素文,很小的時候就與一位姓高的人家指腹為婚。長大之後,高家因兒子長相不好主動提出解除婚約,但是素文卻沒有答應,堅持之前的約定。袁枚妹妹結婚以後,生活極其不堪,後來因為無法生活而逃回嫁家。袁枚從小與妹妹一起長大,兄妹兩人感情十分深厚。

袁枚像

後來妹妹素文長大嫁人後,生活十分不幸,袁枚心裏非常難過。妹妹回了嫁家,還幫助他照顧母親,他心裏非常高興。最起碼妹妹能在身邊,總比在外面受苦要好得多,那時對於袁枚來説是幸福的。他生病的時候,素文通宵達旦的在牀邊照顧他,他能坐起來的時候,給他講故事解悶。後來妹妹去逝,對袁枚來説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當時他感慨以後自己生病誰來照顧他。

素文生病的時候,袁枚當時還在外地,她怕哥哥擔心,沒有告訴他。後來直到病得無法説話了,才同意母親通知哥哥回來。在素文去世的前一天,袁枚還夢到她向自己告別。沒想到等袁枚接到母親的信件趕回來的時候,妹妹已經斷氣了。袁枚當時十分痛苦,早知道他萬萬不去遠遊的。妹妹當時身體還是熱的,遺憾的是兩人最終還是沒有見到最後一面。

素文的突然離逝,袁枚很傷心,內心的支柱一下就斷了。後來因為妹妹過世傷心過度,自己也大病了一場。為了紀念妹妹,袁枚後來寫了一篇祭妹文,此文一直流傳至今十分感人。由此可見妹妹在袁枚心中是無人能比的,兄妹感情非常好。

袁枚是什麼居士

袁枚漢族人,號簡齋,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出生於如今的浙江杭州。很多人都不知道袁枚是什麼居士,古代特別是詩人大家都很關注這個。作為著名詩人袁枚他也有自己的獨特的稱號,他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隨園主人。袁枚是什麼居士這與他的生活與性格有很大的關聯。

袁枚像

袁枚少年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了,特別擅長寫詩,二十四歲的時候考取了進士。後來一直在朝廷做官,直到三十三歲的時候辭官回家。當時城中百姓前來為他送行的都排成隊,個個都捨不得他離開,可見他深得民心。袁枚也是清代最負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是“乾隆三大家”之首。同時袁枚還是一位美食家,他在隨園裏面寫了《隨園食單》是一部非常出名的菜譜。

袁枚為什麼會辭官呢?為什麼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隨園主人呢?乾隆十四年,袁枚父親突然逝世,於是辭官回家照顧母親。可見袁枚不僅是一位好官好詩人,同時還是一個孝子。辭官之後在江寧買一座廢棄的園子,經過一番修繕後取名為“隨園”,世人稱他為隨園先生。我想這就是隨園老人,隨園主人的由來吧。

袁枚為人正直,不喜歡官場的勾心鬥角,四十歲就辭官了。辭官後定居江寧,住在小倉山下面,所以晚年自號倉山居士。袁枚晚年生活十分安逸,遊歷各大名山,與當時很多詩人交往十分密切。袁枚官場上是一位好官,詩團上是一名著名詩人,生活安於閒情逸致。


袁枚性靈説

性靈説是古代詩論的一種創作和評論的主張,其中袁枚的性靈説是最具有倡導力的。性靈説與清代的格調説,肌理説,神韻説並排為四大詩歌派別。從古至今,我們都是把性靈説當作袁枚的詩論,實際上它是一種詩歌理論的發展。以袁枚為首的性靈説,主要強調的是詩歌表達詩人心靈的真情實感。

袁枚作品圖冊

袁枚性靈説裏面的“性靈”實則包含了性情,個性,詩才這三個方面。他認為詩歌的第一要素便是性情,而這裏面的性情則主要是表現出詩人自己的個性。袁枚倡導不管是什麼詩歌都不可能沒有“我”,而“我”就是思想的來源,這是性靈説是價值核心。而一首好詩光有個性與性情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具有詩才,也就是構思中的才氣與天分。

以袁枚為代表的性靈説,雖然歷史源遠流長,但作為一種詩歌主張,主要是當時社會政治的產物。性靈説主要是在明清時期,它有自己獨特的特徵。以袁枚為代表的性靈説是李贄童心説的啓發下產生的,它是反理學鬥爭的一種具體表現。它的提出,是根據當時文藝復古的一種社會風氣而誕生的。袁枚性靈説主張的是表達自己真實的感情,倡導自然平和,平易清新之感,以自然之美為主體。性靈説的倡導者都反對不以學問作詩,講究的是自然感情的流露。

袁枚的性靈説甚至把詩歌能否抒發自己真實感情作為詩歌的好壞,它完全打破了以文學為核心的創作思想,大大提高了自然通俗文學的地位。往往以非常簡單自然的現象去表達內心豐富的感情

子不語袁枚

袁枚是清朝才子,在當時的葉詩壇上很著名。袁枚早期出身貧寒,但勤奮好學,年輕時就博覽羣書,成為故鄉的一屆才子。與其他好學者一樣,袁枚進宮考取了進士,擔任官職期間,袁枚清廉執政,不畏強權,一代明官。後來辭官回鄉,隱居於深林,吟詩作賦,過完了後半生。

 

袁枚圖片

《子不語》是袁枚作品中的其中之一,是當時在乾隆由盛世到衰退期間所寫的小品,這部小品前後共24卷,其中記載了很多詭異的故事和流傳的民間小説,當然也有他本人的個人經歷,折射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最終的表述是以豪爽之風痛斥了當時官場甚至世間的貪污不堪,賄賂等不良風行。眾所周知,在袁枚任職期間,為官清廉,而且為人端正,對於當下污穢不堪的世事很是厭惡,於是才著作了這部小説。

在這部小説中,有通過低層人士對上等生活的人控訴,指明在朝為官,貪婪獻媚的小人之官貪圖個人好利,賄賂上下級只為升官發財,導致原本並不幸福的人民羣眾更加痛苦不堪,有冤不能伸,有苦無處言的惡露作風。更有諷刺上層為官者,謀權奪利,虐待百姓,不秉公執法的醜惡。總體來説,《子不語》的出現不僅揭露的深層次的社會本質,諷刺了衰退的乾隆時期政法不嚴明,而且端正了社會清廉之風氣,傳達了正確的思想給百姓,鼓勵百姓就像屹立於污穢世間的袁枚依然始終保持清明廉潔為人,光明磊落做事。從意義上來説,這部小説創造了重大的政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