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家庭教育從“熱度話題”到“實踐挑戰”猝不及防地推到了每個家庭面前,家庭教育的作用凸顯,家校共育的新時代已然開啓,當線上教師與線下家長面對同一個學生,解決學習與習慣等問題的時候,教育效果就會事半功倍。這就意味着——
1.由 從“停課不停學”中的三組數據想到的
數據一:疫情期間清華附小獨自承擔了教育部的重託:中國教育電視台直播課和國家雲平台錄播課。尤其“同上一堂課”,從2月17日-5月22日,共上816節電視直播課,231位老師直播,學生7000人次線上參與。電視直播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全球部分華人家庭,據保守估計,3533萬個家庭收看,總觀看量達11.15億次,直播及點播累計播放量為6.54億次,滿意率達91.2%,電視台收視率提高539%……
思考一:“各育”變“共育”——教師上課,家長跟學
電視直播課獲得巨大成功。從滿意率達91.2%看,“教學變導學”,背後是台上“一刻鐘”,台下的“十年功”。課堂呈現“預學-共學-延學”三環節,及“情境調動、問題驅動、工具撬動、平台互動”四動策略。成功的背後有幾個問題需要清楚,電視前的學生究竟怎麼“聽課”?學習習慣的監督、學習難點的解析等工作誰來管理?是家長。家長成為家庭學校的“前端班主任”和直播課程的“助教”。用心的家長在這樣“開放式課堂”中,學習教師如何學科育人,如何調動學習興趣,如何推動研究挑戰性學習……“家長教師”的參與,成為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力量。
數據二:一項全國調查數據顯示,52.5%的家庭仍然着重“為孩子安排課餘學習內容”;34.6%的家庭在“陪着孩子做功課”。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清華附小各區高段有40%左右的學生參加了線上校外機構培訓。
思考二:從單項走向多維——線下課程優化,線上資源整合
疫情導致學校課程遭遇全新挑戰,真實線下堡壘被家庭的線上自主選擇打破。線上線下各自有優勢,永遠不能取代彼此。但在線學習成為必然的存在,學校需要深思,怎樣才能提供系統、豐富的,家校互相參與的,從兒童成長角度出發的,足夠全面同時又能夠滿足不同程度、不同興趣兒童個性化成長的課程資源?尤其是兒童學習環境及心理改變,形成對學習價值的新解讀,學校和家庭以及政府亟須營造新的多維立體結構體系,形成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而互相促進的共育供給側。
清華附小為學生提供了全面而豐富的“1+X課程”自主學習菜單(這個菜單也被放在清華附小互聯網學校共享給全國小學生)。“1”是優化整合的國家基礎課程,“X”是基於校本及兒童個體的特色課程,兩者互為補充。這次疫情,我感到學校不能僅僅“貼着地面行走”,也不能僅僅停留在過去“互聯網學校”的認知水平。要採取優化整合的方式,形成組合拳,研發線上“1+X課程”更典型、更經典的國家基礎性課程體系和內容。這樣,既可避免家長在放學後或週末將大部分時間用在所謂“英才拔高”培訓班上,也可打破學校天天喊“減負”,家長天天去“補課”,社會天天做“點評”的怪圈。
數據三:在努力抓好網課教學質量之外,為更好地與學生“面對面”,清華附小把全校48個班級羣,分解組成了340個學伴小組羣,每個小組羣大約6-8個學生,再加上每個學生的1位家長、班主任、副班主任與學科老師。我也加入學校6個年級6個班的微信羣,以及6個班級的“學伴小組羣”。
思考三:從集體走向羣落——線下班級的小組化,線上學伴的小組羣
班集體是學生校園生活和學習的第一環境,疫情期間,原來教室的線下小組化學習搬到線上,形成了班級的學伴小組羣。
以我參與的六年級1班一個學伴小組羣為例,這個名為“八仙過海”的小組裏,有個學生我早就認識。六年來他每天下午體育訓練,學習顯得力不從心。在小組羣學習剛起步的時候,他每天被同伴們倒逼着學。尤其是作文,他一開始不願寫,到寫出第1篇、第2篇、第3篇……後面家長和孩子擰成了一股勁兒,這位同學時常感受到同學、老師的及時鼓勵。我也有針對性地點評他的作文,有時甚至評語寫得比他的作文還多。他發願,自己必須發奮,隨後的進步可想而知……有家長反饋,這種與學校和老師甚至校長的“親密接觸”,給了他們用全面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真實觸摸孩子成長脈搏的機會。
如果説我們每一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學歷進修學校,那麼面對當前和未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邊界開始消弭,家長必須和學校一起走進同一所疫情倒逼產生的“第二進修學校”——
2.數據思考:同建家校共育的第二進修學校
建議一:共建家校課堂,變各自為政為一致行動人
一位爸爸的講述:我工作太忙,平時顧不上孩子,以為有媽媽有學校管就可以了,可疫情給了我們極為難得的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我不是小學老師,也許不會“教”,但我按照學校説的讓孩子交到“三個好朋友”:首先是“養成一生好習慣”,於是指導孩子每天練習書寫;在完成課內學習時,配合學校“交一生的閲讀朋友”,督促孩子閲讀了大量經典讀物;還交下“一生體育的朋友”,孩子跳繩、仰卧起坐天天堅持。我跟着孩子寫字、鍛鍊、閲讀,也提高了許多……
家長的收穫讓我們發現“陪伴就是教育”。他們不是閲讀和體育專家,只知道方向,但卻善於陪伴督促,幫助孩子養成了主動規劃時間、根據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日程計劃或學習或鍛鍊的好習慣。作為教育者,我們一直強調教育不是教化。非常時期,家庭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兒童未來的“第一課堂”。一位好家長,會和學校一起,牽住育人的“牛鼻子”,共築兒童的未來。而家校之間必須彼此信任與支持,努力成為“一致行動人”,在一路同行中更好地成全兒童。
建議二:共建家校關係,變彼此審視為信賴共生
一位媽媽的教育故事:學校低年級不讓寫作業,那就聽學校的建議,遵循教育規律。從孩子興趣出發,準備了天文、宇宙、地理、歷史等書本,怎麼學習更好?採取適合孩子年齡特點“聽”的指導方式,以喜馬拉雅和錢兒頻道聽書的方式進行,一方面保護眼睛,一方面用聽力培養孩子無限的想象力,聽後引導孩子複述併合理聯想。點燃孩子興趣的兩張王牌就是遵循與尊重,互動與行動。
這位“家庭教師”的角色,讓我發現,家長就是關鍵的老師。這也給了學校教師啓發與倒逼。原來,好的家庭教育同樣是好的學校教育的別名。家長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隨着信息技術的嵌入,這種深刻變革,哪怕僅僅是“線上聽學”,也必須用更為開放、更為豐富的學習方式,讓“學什麼和如何學”成為一種常態,迎接兒童自主的未來。
努力形成育人的共研者、共創者的進修課程,是值得思考的一種教育模式,是未來研究的大命題。
建議三:共建家校觀念,變培養學霸個體為走向學伴共同體
一對夫婦的自身課程:被困在疫區的夫婦在100多天親子共修的課程裏,把自身資源當教材,愛好國學的媽媽抓緊進行“童蒙家訓”中華經典等傳統文化課程的滲透,崇尚大自然的爸爸抓緊對孩子體能毅力鍛鍊和勞動實踐體驗。家長給孩子講述抗疫感人故事,孩子把疫情期間所見所聞所感所做,在學伴小組羣分享給班級同學與他人,學伴們學會感恩今日安全安穩生活之不易,懂得敬畏生命才是第一要義……
這對夫婦的課程設計,讓我發現,家庭就是一門課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孩子懂得,無論你學習如何優秀,無論你某一特長如何卓越,你最終要明白的是每個人、每個現象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你的一切才能是用來與羣體分享甚至共享的,為此你才能達到與羣體組織的共識,彼此共榮共生。教育不是急功近利,是每一個階段都在為下一個階段及久遠的人生做準備的教育,家校共育的目標更不是培養卓越學霸的唯我獨尊。分數決定不了將來,更代表不了人格。在日益複雜和不確定的生活中,即便卓越,更要學會放下高傲的姿態,懷着一份謙卑而謙遜的心,讓自己的孩子(或學生)看到別人的長處,看到自己的孩子(或學生)還有上升空間,並把自己的孩子(或學生)“扔到”學伴中交往、摩擦、碰撞,長出共生新嫩芽。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4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