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上為什麼會拿“笏板”?它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喜歡看歷史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很多電視劇中,官員上朝手裏都會拿一個“板子”,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好奇,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板子”有什麼用處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塊“板子”的作用。我們所説的“板子”名字叫做笏(hù),也叫做笏板,由於是大臣上朝時用的,所以也稱為朝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所帶,主要用途就是記錄要上奏皇帝的話,彙報工作忘了時要看一眼;另外還要將皇帝的指示記錄下來,以便回去傳達貫徹,其功能類似於今天的筆記本。

從約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一直到明朝覆亡之前,擁有最高統治權以及治國權利的上層階級,就制定出了一套世襲罔替的“君臣之禮”。“君”為主宰世間萬事萬物的天子;而“臣”則是輔佐天子治理國家的股肱。在這套君臣制度不斷髮展與完善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很多讓後世無法理解的制度或形制。其中有一點就是大臣朝見天子之時,除了要錦衣華服穿戴整齊之外,還要手持“笏板”才能與天子對話。

笏板的製作材質十分講究,等級也極為森嚴,“天子以球玉,諸候以象牙,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也就是説,天子的笏用美玉製作,諸侯的笏是象牙材質,大夫用斑竹笏(為了美觀,以鮫魚之皮做裝飾),士就用一般的竹木製作。笏的等級,不僅僅表現在材質上,形狀也能看出等級的高低。“天子之笏形方正,以其挺然無所屈;諸侯之笏,則前屈,圓殺其首,後直, 即下角方正,意為讓於天子;大夫之笏則上下角皆殺而圓,意為上有天子,下有己君,故無所不讓也”。

自周以後直到隋唐的1600多年時間內,歷代都沿襲這一欽制。到了隋唐,對朝笏又按官職等級重新劃分:五品以上官員持象笏,六品以下持竹木笏。五代之後,又有了較大的調整,只有八座尚書上朝時才可以執笏,而且把筆連綴在笏板的上端,用紫色筆袋包着,便於隨時記事,其他品官持笏,只表示對皇帝的尊敬,但不執筆記事。

文武官員的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質也不同,而且各個朝代對笏的使用也都有不同的規定。明朝時規定四品官以上執象笏,象笏就是用象牙製成的手板,又稱象簡,五品官以下執木笏,所以笏板在中國古代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直到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後,由於禮俗制度不同,笏就被廢棄不用了。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笏”又引申出更深層的含義,比如在《紅樓夢》中就寫道:“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它所傳達的就是昨是今非、名利成空,勸導人們早日修行的佛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