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身上那些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家是所有的答案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經典

  01/ 孩子為什麼如此膽小?

  一次直播,一位媽媽問了我一個關於孩子不肯分房睡的問題:

  孩子8歲,堅決不肯和父母分房睡,只要説到自己睡,就哭鬧得特別厲害,而且人很膽小,晚上上個廁所、去趟廚房,都得媽媽陪着,不陪就不行。

  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背後一定有原因,我就幫她分析各種可能的原因:

  孩子否在父母身邊長大?小時候有沒有經歷過和父母長時間的分離?媽媽或者其他主要照顧者和孩子在一起時情緒是否穩定?對孩子是否足夠耐心?

  結果是,孩子一直由父母自己帶,從來沒有經歷過分離,媽媽自己也不覺得對孩子的態度有什麼潛在問題。這就奇怪了,一個不缺安全感的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有這樣的表現的。

  直播快結束時,那位媽媽突然問了一句:“爸爸媽媽經常吵架也算吧?”——當然算,如果這都不會對孩子有負面影響,那還有什麼能影響到孩子呢?

  02/ 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

  另一位媽媽問了一個關於孩子幼兒園生活的問題:

  孩子4歲,在幼兒園吃飯很困難,吃得又慢又不專心,老是等老師要收拾桌子了,她還沒吃完,老師收走了,她又哇哇大哭。

  媽媽想問,怎麼能讓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的狀況變得好起來。我問她孩子在家裏吃飯怎麼樣,回答是:

  要是逼着吃,也能好吃飯,要是不逼着吃,也這樣。

  這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孩子在家吃飯就不好,而且還會被逼着吃飯,到幼兒園又能好到哪兒去呢?

  03 / 家是所有的答案

  發現孩子身上有什麼問題亟待解決時,很多父母傾向於認為,那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是孩子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孩子是因為自己膽小,才不肯分房睡,是孩子自己不肯好好吃飯,才吃得三心二意、磨磨蹭蹭。

  這當然也不是推卸責任,很多父母是真的不知道,孩子身上的種種表現,都與他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也就是家庭因素相關。但事實上,這已經是兒童心理學家的共識之一。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孩子的“生活背景”塑造他的人格;

  “依戀理論”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認為,兒童“早期的思維、感覺和模式”會在他未來的生活中持續存在,成為結構化的人格的一部分,而這種早期模式,主要來自於“幼兒對充滿鼓勵、支持、合作的母親的體驗,以及之後對這樣的父親的體驗”;

  精神分析大師温尼科特用塗鴉的方式,對兒童進行心理分析,尤其關注那些看似隨意的塗鴉中隱含的關於兒童家庭生活的蛛絲馬跡。

  我們普通父母,無法做到像兒童心理學家那樣去理解孩子,但至少應該知道,家庭生活對孩子行為、態度和總體人格形成的決定性作用,看待孩子身上的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想到,是家庭生活中的那些因素,影響到了孩子在這方面的表現,從而去改造家庭生活,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能做到這樣,我們就掌握了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論。

  04 / 家庭生活,是孩子未來社會生活的雛形

  理解到家庭因素的重要性,還可以幫助父母理解另外一個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幼兒園和學校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部分父母希望幼兒園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品格,希望學校能教會孩子如何學習,所以總想着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幼兒園、更好的學校,當發現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所得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時,又比較容易認為,是幼兒園、學校和老師不夠好,沒能把孩子教好。

  實際上,我們既不需要對幼兒園和學校抱過高的期待,也不需要責備幼兒園和學校不能盡責,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的生活模式,都是他從家裏帶去的,家庭生活,就是他未來幼兒園生活、學校生活的雛形,他在家裏是什麼樣,在幼兒園和學校就會是什麼樣,除了父母,我想沒有別人能改變孩子的基本狀態。

  孩子在家裏如何與和父母相處,在幼兒園和學校就會如何與老師相處。

  能與父母達成良好合作的孩子,也能和老師達成良好合作;在家裏和父母合作不佳,和老師的合作,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在家裏和兄弟姐妹相處的模式,就是他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學相處的模式。

  能在日常的活動中,和兄弟姐妹建立起基本的相處規則,懂得既滿足自己,又不傷害別人,自然也會用同樣的規則和其他同輩相處。

  在家裏學習翫玩具、學習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的模式,就是他未來的學習模式。

  能在父母的支持和幫助下,自己學會玩、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孩子,未來在學習上,會有更強的能力和自主自律的精神,總是被父母嚴密控制,或者過度幫助的孩子,上學後,要麼總是需要別人嚴格管控,要麼需要依賴別人無限度的幫助。

  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從根本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責任——家庭塑造孩子,而父母的責任,就是把一個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家庭外生活的孩子,送去幼兒園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