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約簽訂後,帝俄吐出一塊土地,能算清政府的外交勝利嗎?
三、條約還規定:“自奎峒山過黑伊爾特計河至薩烏爾領畫一直線,由分界大臣就此直線與舊界之間酌定新界”。據此,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於1882-1884年訂立了《伊犁界約》《喀什噶爾界約》等5個條約,分段重新勘定了中俄西段邊界。沙俄通過中俄《伊犁條約》和這5個勘界議定書,總計吞併了我國西部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見下圖紅色標示的5塊土地)。
阿古柏擾亂西北,左宗棠率兵進剿
左宗棠
1865年,中亞浩罕國將領阿古柏率軍闖入中國西北,擾亂我邊疆地帶,導致民不聊生。
187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見有機可乘,於是渾水摸魚、派兵偷偷佔領了伊犁九城,還向清政府宣稱:“待大清國在伊犁行使權力,即行歸還。”(相當於説,“等你收復失地打到伊犁,再來找我要。”)
1876年4月,左宗棠率軍入疆,一路平亂,費盡艱辛,於1877年初擊潰阿古柏勢力,4月,走投無路的阿古柏在喀喇沙爾服毒自殺,其部眾則繼續抵抗。
此後,左宗棠頂住清廷中“海防”與“塞防”之爭的壓力,繼續追殲阿古柏死後殘留的餘部。到11月間,天山南北除伊犁九城外,所有疆土全被收復。
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從俄國人手中收回伊犁。
“主和論”在清廷佔了上風
在帝俄軍隊當初竊走伊犁之後,清廷為此反覆提出抗議,要求俄方歸還,但遭到拒絕。現在清軍已經收復天山南北其他地域,帝俄卻仍舊耍賴拖延。
這時的左宗棠認識到,靠談判收復伊犁是不可能的了,他建議清廷用武力解決。
左宗棠並非不自量力。當時俄軍在伊犁無論是軍隊人數、糧草輜重、補給配備等,都無法與清軍相比。
左宗棠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新疆領土
雙方補給都很遠,但俄軍更遠——當時俄國並無西伯利亞大鐵路,直到光緒十年(1884年)才開始修建第一條越過烏拉嶺的奧布-伏爾加鐵路。
左宗棠在入疆之前做了充分準備——籌集軍餉1000萬兩白銀,購買、囤積並運送到前線的軍糧至少2500萬公斤。
左宗棠所率軍隊剛剛席捲天山南北,兵鋒正勁。
總而言之,清軍驅逐俄軍的勝算頗大。
李鴻章
但是,李鴻章等人的主和論,卻在清廷中佔了上風。
1878年6月,清廷派出一個名叫崇厚的人做了欽差大臣,遠赴俄國談判伊犁事宜。
崇厚
中俄《交收伊犁條約》
1879年10月2日,就是這個稀裏糊塗的崇厚,在帝俄的軍事威脅下,竟敢未經清廷同意,擅自與帝俄簽訂了《交收伊犁條約》。【又稱為《1879(光緒五年)中俄條約》,由《裏瓦吉亞條約》《璦琿專條》《兵費及款專條》以及《陸路通商章程》組成。】
這個條約雖然最終未能得到清廷承認,但卻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表面上,俄國承諾歸還伊犁地區,但崇厚卻私自將大片領土和權益劃給了俄國。
崇厚答應劃歸俄國的利益大體如下:
一、 割讓塔城以北、阿爾泰城以西、額爾齊斯河上游的地域,包括此河的聚集之處齋桑泊;
二、 割讓伊犁以南、伊犁河支流——特克斯河兩岸;
三、 割讓霍爾果斯河以西;
四、 賠償軍費500萬盧布(約合白銀280萬兩);
五、 俄國商人在天山南北一帶貿易時,一律不必納税;
六、 俄國商人可從張家口到通州,由通州到天津,由天津到其他任意港口與內地的西安、漢中、漢口等城市,往返買賣貨物;
七、 在庫倫、塔城、伊犁、喀什噶爾4個城市已經設置俄國領事館之外,在以下7地增設領事館——嘉峪關(肅州)、烏里雅蘇台、吐魯番、科布多、哈密、烏魯木齊、古城子;
八、 中國的“粗茶”出口,一律免税。
根據這個條約,雖然伊犁可以歸還了中國,但其西、南將遭到帝俄佔領,處於北、西、南三面受敵的狀態,伊犁成了一座孤城。另外,還有其他大片領土將被劃歸俄境。
崇厚在這份賣國條約上簽字畫押後,竟然不等朝廷的批覆,也未奉旨,便悄然回國了。
消息傳到北京,大清國上下一片譁然,紛紛指責崇厚賣國。清廷不僅拒絕批准該條約,還將崇厚革職查辦,關進大牢。
曾紀澤
此後,清廷改派曾紀澤於1880年赴俄談判,一面命令左宗棠進行軍事準備,預備在交涉一旦破裂的情況下,用武力收回伊犁。
(注:曾紀澤,字劼剛,曾國藩次子,時任大理寺少卿、駐英法公使,赴俄前被委任為“出使俄國欽差大臣”。)
當得知崇厚的賣國行為後,年近七旬的左宗棠拍案而起,一邊上書怒斥崇厚誤國,一邊立刻準備再次出征。
1880年6月,左宗棠率軍再次離開肅州(嘉峪關),行軍隊伍前,他命令士兵抬着一口棺材,以示自己“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隨後他指揮清軍大營進駐哈密,分兵三路,直逼伊犁城下。
但是,就在左宗棠正在佈置攻打伊犁的鉗形攻勢時,清廷突然又軟了下來,急召左宗棠回京,讓曾紀澤繼續用一張嘴向俄國人討要丟失的領土。
曾紀澤赴俄後,與俄方反覆交涉,累積談判51次,終於定下了條約。
雙方於1881年(光緒七年)2月24日在《中俄伊犁條約》上簽字畫押。在這個條約中,俄國雖然承諾歸還伊犁,卻仍舊破壞了中國的主權。
(注:《中俄伊犁條約》,又稱《中俄改訂條約》,或《聖彼得堡條約》,共計20條。當時俄國首都為聖彼得堡。)
中俄伊犁條約(中文本局部)
《伊犁條約》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 特克斯河兩岸不用再割讓給俄國;
二、 清朝增加賠款400萬盧布,共計900萬盧布;
三、 領事館增設肅州(嘉峪關)與吐魯番兩處,其他5處以後再議;
四、 俄國商人在伊犁、塔城、喀什噶爾、烏魯木齊以及“天山南北兩路”等地貿易時,“暫時”不必納税,等將來貿易發達以後再定税則;
五、 粗茶出口税先行酌減,將來進口、出口均按5%抽取關税。
六、 伊犁居民願遷居俄國入俄籍者,均聽其便,中國官員不得阻攔。
帝俄於晚清蠶食我領土示意圖
《伊犁條約》挽回了一些主權損失
如果僅僅只是拿1881年《伊犁條約》與1879年《交收伊犁條約》相比,的確能看出清政府的一些外交進展。除賠款增加了400萬盧布外,在邊界劃分、外交和貿易等方面,中國都挽回了一些損失。
邊界方面,清政府在伊犁地區收回了特克斯河流域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齋桑湖和額爾齊斯河下游地區的界線,改為之前所定原線之間“勘定新界”,清廷因此也獲得了一些緩衝時間。另外俄人之前主張的商務、陸路通商、水路等特權都有較多的剔除。
因此,《伊犁條約》簽訂後,左宗棠也表示基本滿意,對曾紀澤的外交努力表示了肯定:“劼剛此行,於時局大有裨益,中外傾心,差強人意也”。
簽約回京後,曾紀澤於當年6月遷宗人府府丞,8月清廷又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職
《伊犁條約》公佈後,西方輿論也稱這是中國外交的一次勝利。英、法、美等國的報紙都曾有類似的如下評論:“天才外交官曾紀澤創造了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個奇蹟,他竟然迫使大俄帝國把已經吞進去的土地又吐了出來。這是俄國立國以來不曾有過的事情。”
乾嘉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晚清學者俞樾則用十六個字來評價曾紀澤這一次的外交成績:“公踵其後,十易八九,折衝樽俎,奪肉虎口。”
《伊犁條約》造成的“後遺症”
儘管很多人認為,這是清廷對俄的一次外交勝利,但是平心而論,這更像是帝俄外交史上的一大勝利——他們不費一槍一彈,卻在中國獲得了大量的特權。
曾紀澤一無兵權,二無清廷的決策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為懦弱的大清國掙回一點兒臉面,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而那個人人喊殺的崇厚,在曾紀澤赴俄談判以前,卻僥倖地被清廷釋放出獄,換了個職務繼續當官。
左宗棠收復西北大片領土,原本可一鼓作氣收復伊犁,但因為崇厚而發生重大改變
按照《伊犁條約》,雖然帝俄從嘴裏吐出了其侵佔的伊犁等中國領土,但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系列的“後遺症”:
一、根據這一條約,清政府雖然收回伊犁、不再割讓特克斯河流域,但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卻被帝俄佔去。
二、條約規定,伊犁居民“或願遷居俄國入俄國籍者,均聽其便”。帝俄利用這一條款,在1881到1884年間強行擄去中國邊民10多萬人,並將他們遷至俄國充做奴隸。
帝俄割走我西北領土示意圖
總而言之,《伊犁條約》雖然讓帝俄吐出了一部分已經侵佔的中國領土,但因為清廷的懦弱無能,仍舊引發了很多的後續問題,中國西北邊疆還是面臨繼續被蠶食的風險。
在我看來,清廷沒有充分利用左宗棠收復天山南北的大好形勢,不能一鼓作氣將帝俄勢力趕出伊犁,反倒“與虎謀皮”,給對方留下了“獅子大開口”的機會。
因此,《伊犁條約》算不得是晚清朝廷的一場外交勝利,只不過是減緩了帝俄對我國西北邊疆的侵略步伐,充其量也就是曾紀澤的一些個人外交成績而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