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刷到了一篇“爆文”,內容跟“老師輔導學生”有關,觀點是“教師可以輔導學生,但不能收費”。在文後的數百條評論中,有不少人表態支持該觀點,一位自稱孩子上初中的家長直言:“免費輔導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該家長還提議相關部門應該把“教師免費輔導學生作為規定,要求教師按規定執行”。
事實上,該文提出“教師輔導學生不能收費”的觀點,是站在“在職教師不能進行有償補課”的角度進行分析的結果。不能説該觀點沒有道理,如果在職教師輔導學生並收取一定的費用,就觸犯了相關禁令,在國家嚴格規範教師教育行為的當下,這種做法無異於主動斷送自己的教職生涯。
但我們不能以這樣的理由要求教師開展“無償家教”,只要教師們按質按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別人就沒有權利再要求他們犧牲陪家人或培養自己興趣愛好的時間去輔導學生。簡單地説,教師有權拒絕家長要求其提供“無償家教”的要求。
“工作時盡職盡責,休息時盡情放鬆”,這是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的生存狀態,教師也不例外。站在三尺講台上的教師,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他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單身的教師,利用假日休閒娛樂一下,感受生活的愜意,或陪陪父母,盡一些孝心;成家的教師,利用休息日帶上妻兒去采采風,感受一下自然的氣息,或是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如果教師連休息時間都不能保證,何談尊師重教?
倘若家長認為孩子的確需要接受輔導,完全可以把孩子送到校外輔導機構,有經濟實力的,也可以給孩子請一個名氣大的培訓教師對孩子進行“一對一輔導”,而不是要求相關部門規定“教師免費輔導學生”。
其實,讓教師“無償補課”是典型的“教師廉價”思維,提出這種説法的人,骨子裏就是“看不起教師”,只是在做法上故意將教師捧得高高的。他們通過把教師推上道德的制高點,來實現“不花錢讓孩子接受輔導”的目的。他們一邊對教師提出各種要求,一邊把對教育的不滿發泄到教師身上;他們對與教師有關的正面報道視而不見,卻極力放大少數負面消息。於是我們能經常聽到有教師抱怨,“現在當教師,心態一定要佛系一點,否則會被氣死”。
因為一些人認為“教師廉價”,所以社會上出現了不少與教師有關的不理性的聲音,比如,“選擇教師職業,就代表有了做好犧牲的覺悟,自己的選擇,跪着也要走下去”、“教師一年三個月假,就不應該拿高工資”……
顯然,人們對教師這樣的態度,非常不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一方面它會加劇優秀人才的流失,也無法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加盟到教育行業;另一方面它不利於育人工作的開展。
因此,無論是站在教育的角度、個人的角度,還是站在教師的角度,都請別再逼教師“無償家教”了,教師不該如此“廉價”!
在市場經濟時代,“一分價錢一分貨”,希望有好的教育,就要有高的投入;希望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就要付出與之相匹配的高薪資。想在教育領域實現“投入少產出多”,是不可能的。因為對絕大多數從事教師職業的人而言,教育不僅僅是事業,更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作,如果這份職業不能讓他們體面地生活,他們也就不可能在這份事業上保持永久的激情。
我們不能一邊鼓勵優秀人才加盟教育事業,一邊讓他們甘於清貧、甘於奉獻。這種給教師套“道德枷鎖”的做法,已經脱離社會實際了,不僅會引起一線教師的反感,也會引起很多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人的反感。
不管怎麼説,肩負教育孩子重任的教師不能“廉價”,相反,他們要特別“名貴”。如果直接面對孩子的他們“很廉價”,孩子會怎麼看他們?他們又怎麼能教出“名貴”的學生?
從告別野蠻時代開始,人類就有了教師這個職業,教師成為了文明的傳承者。作為文明的傳承者,他們理應被世人尊敬、愛戴。我們雖然不能要求現在的人像古代一樣,視尊師重教與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地位相當,但我們至少不能對教師提一些過分要求。他們可以選擇“無償補課”,也可以拒絕“無償補課”,這是他們的自由,任何人都不應站在所謂的“道德高地”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