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地攤:阿里、拼多多、京東們的新戰場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城管喊你出來擺地攤啦!”注意,這不是玩笑,而是真真切切在發生的事。在地攤經濟被兩次點贊,文明辦也明確規定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之後,擺地攤這個項目着實火了一把。

地攤,作為一種古老的交易方式,從古至今都滲透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不論是戰火年代還是和平年代,只要有需求,地攤都會存在。

小地攤成經濟大動力

以往總被管制的地攤,現在也會意外自己突然就成了“香餑餑”。

一場疫情舉國備戰,不只是經濟發展受到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也同樣受到限制。好在現在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很好控制,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逐漸回到正軌。但是疫情的影響猶在,如何為剛從陰影裏走出來的市場增添活力,成為了當務之急。

於是,小地攤又重回舞台中央,綻放異彩。

一時間,擺攤成為了發家致富的新道路,讓眾多待業在家的人找到了新的商機。網絡上也充滿了各種“擺攤秘籍”,教你如何零基礎擺攤,朋友圈相約擺攤的人也多了起來。不論是上半年在家練就的一手好廚藝,還是襪子頭繩衣服鞋帽,都變成了擺攤大軍中的一份子。

這些小地攤,分佈在如毛細血管一般的城市大街小巷之中。大會中也多次提到“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同樣這“人間煙火”,也是受疫情影響被迫停擺的線下實體經濟的一線生機。

當然,地攤能在後疫情時代中逐漸向C位靠攏,自然也有其優勢。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成分,民營經濟是整個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同樣也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地攤因為其售賣的商品種類繁多、價格低廉從而深受低收入人羣的喜愛。

在疫情之中,不少民眾被迫失業,在收入驟減甚至沒有收入的時候,地攤的興起不僅通過其琳琅滿目的產品豐富了消費市場的商品供給,也刺激了低收入消費羣體的消費意願,進而帶動了國內消費市場的發展,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當然,除了成為新的增長動力,小地攤還有別的大作用。

擺攤吧:後浪

地攤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問題,而受益最大的就是“後浪”們。

地攤作為一種門檻極低的創業模式,除了進貨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成本難題。一個小馬紮、一張小桌子再加一個小枱燈,就算是地攤標配了。當然還有更簡單的,攤主在地上一蹲,貨品就在地上一擺,完事。

相比與其他創業類型,地攤沒有店鋪租金壓力,沒有高學歷、專業技能硬性要求,靈活性大、流動性強,創業失敗風險也比較低。此前擺地攤最大的風險就是城管了,擺攤的同時還需要和城管鬥智鬥勇,説不定自己剛進貨就慘遭沒收,但如今連這點擔心都沒有了。

這樣充滿誘惑的商機,賦閒在家的“創業者”自然不會放過。這就使得地攤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以成都為例,一夜之間以3.6萬個流動商販攤位解決了10萬人的就業難題,這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恢復有着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難看出,地攤確實可以有效緩解“後浪”們的就業難題。而這“後浪”,不僅包括了那些被迫失業的務工人員,還有將要步入社會的畢業生們。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畢業生成為了歷年來最難的畢業生,能否正常畢業已經成為難題,而畢業之後的工作問題更是讓他們頭痛。

工作不好找,地攤搞一搞。在一部分畢業生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時候,聰明的孩子已經開始聯繫商家進貨搶佔擺攤地點了。

當然,地攤的商機不只是被後浪盯着,互聯網企業也虎視眈眈。

互聯網巨頭:搶灘地攤

互聯網企業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蹭熱點的機會。

雖然大家都在同一條擺攤的街道,但是氪金玩家的裝備的確要比普通玩家好很多,放在地攤中也是如此。

當你揹着一麻袋貨辛辛苦苦準備開始自己的致富之路時,隔壁攤位的大哥開着私家車拉着貨輕鬆愜意出攤了;當你推着小三輪覺得自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隔壁攤位的大哥又換了地攤神車——五菱榮光,成為這條街上最亮的仔。

五菱也因為這款地攤神車,股價飆漲。而同樣嗅覺靈敏的互聯網巨頭們,自然也沒有放過地攤這個機會。

在6月2日,京東發佈“星星之火”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從保供貨、助經營、促就業三方面入手,組織超過500億的品質貨源,為每個小店提供最高10萬元無息賒購,全力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預計該計劃將服務百萬個便利店和地攤,為超過500萬人提供就業服務。

同在6月2號,騰訊旗下微信支付宣佈面向平台超5000萬小微商家發佈“全國小店煙火計劃”,在線下線上一體化、福利補貼、商家教育指南、經營保障支持方面輸出四大全新數字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

向前追溯到5月29日,阿里1688平台發佈“地攤經濟”幫扶計劃,將提供超過700億元的免息賒購,通過源頭好貨、數據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維度賦能,為超3000萬“攤主”提供全方位的進貨和經營支持。

另外拼多多也上線“擺攤神器”集合頁,對自主創業的必需品、產地水果、工廠好貨等優質貨源進行專項補貼,一方面助力個體低成本創業,另一方面保證消費者享受“線上逛夜市”的樂趣。

這些互聯網巨頭,一方面大搞線上618年中大促,一方面幫扶地攤經濟走上繁榮昌盛,雙管齊下刺激消費拉動經濟。但是在如此關注之下,地攤經濟之中也被迫充斥了些許泡沫。

誰在捧殺地攤經濟?

大興地攤作為後疫情時期的特殊舉措,更應該在地上,而不是被吹捧到天上去。

地攤作為特殊時期為了拉動就業刺激消費而推出的一項特殊舉措,本意是好的。但是過分誇大地攤經濟,難免會讓這個本應該在地上踏踏實實解決攤主温飽的項目,飄到空中,成為一種虛假的狂歡。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那些擔心自己趕不上風口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擔心地攤熱潮很快過去,而自己還沒用從中獲利。於是他們一波又一波造勢,將地攤經濟形容成了發家致富走上巔峯的不二法門。

現在網絡上已經有諸如“靠擺地攤她買了人生第一輛奔馳”、“日賺兩千,520當天攤主買豪車獎勵自己”等文章。這種過分渲染的文章,在燒得正旺的地攤經濟火堆中,又加了幾根猛料,這無疑是對地攤經濟的一種捧殺。

作為一項保民生的活動,小小的地攤用它小小的身板扛下了許多。但是資本入局之後,憑空而來的榮譽和泡沫,對於地攤而言並不是好事。

地攤自身本就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難以監管、衞生質量難以保證等老大難問題。而在疫情之後,貨品積壓了近半年的廠家,終於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庫存壓力。但是這些壓力卻轉而分攤在了每一個受浪潮鼓動而擺攤的小攤主頭上。

地攤也是一種交易,不能保證穩賺不賠。而在後浪們集體擺攤的這條街道上,競爭難免會加大,究竟能不能賺到錢還是個未知數。此外,積壓在小攤主頭上的庫存壓力,也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畢竟進貨是地攤唯一的成本,也是決定他們擺攤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作為城市中最具有煙火氣的地攤,它滲透在城市的每一條毛細血管中,同樣也為城市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味道。地攤經濟的提出,本就是為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緩解就業難題,但是過分的吹捧和炒熱,最終還是會過猶不及,迷失原本的目標。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