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朱元璋軍師才能遠超徐達、常遇春等人, 從這事就能看出!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朱元璋自起義以來,滅掉了陳友諒、張士誠和浙東的方國珍,統一了江南之後,決定率軍北伐暴元。朱元璋是個軍事天才,在北伐出征之前,對北伐的戰略部署和進軍路線作了很多工作,並也徵求手下諸將的意見。

當時,明朝第一猛將的常遇春認為元朝乃是強擼之末,主張長驅直入,直搗元朝大都(今北京)便是。只要拿下大都,其他各地必會望風而逃,不戰自勝。


替換高清大圖

許多將領聞言後,紛紛點頭贊同,但是朱元璋仔細查看了元朝在西北的兵力部署之後,卻不贊同這個方案。他認為這個作戰方案太過輕敵冒進,並不可取,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元大都城堅牆厚,很難攻破。雖説當時元朝政府黨爭不斷,王保保與李思齊、張良弼等軍閥混戰不堪,但是元朝建都已過百年,經過那麼多年的經營,大都肯定是城堅牆厚,糧草充足,一時之間,很難攻破。

第二,孤軍深入,太過危險。倘若孤軍長驅直入,攻打元朝大都的話,那麼元朝廷必會發布命令,讓四方諸侯援救大都,然而元大都城堅牆厚,必會久攻不下。一旦援兵四集,切斷北伐軍的退路,那麼必會糧草不繼,北伐軍勢必非常被動,陷入進不得戰,退無所據的困境。


替換高清大圖

因此,朱元璋認為常遇春的建議太過輕敵冒進,並不可取,於是提出了穩紮穩打,漸次推進的北伐戰略。史書上記載: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户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明太祖實錄》

其實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軍事才能。他將整個北伐的戰略行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首先派兵攻取山東,然後再調轉槍頭,攻打河南,佔據潼關,孤立元大都。


替換高清大圖

第二階段,斷了元大都的左右臂膀之後,使其成為一座孤城,然後再率兵攻打河北及元朝大都,那麼就會輕而易舉地消滅元朝了。

第三階段,大都攻克之後,再率大軍由大都一路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陝甘,完成北方之統一。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徐達和常遇春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戰略思想,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中原,終於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可謂是千古奇功。這中間自然離不開徐達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當然也能從中看出朱元璋的戰略目光和難得的軍事才能。

-----------------------------------------------------------------------------------------------------------------------------------------------------謝謝閲讀,歡迎大家訂閲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