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祺嬪出身高相貌好會撒嬌又有皇后捧,為什麼不得善終?
《甄嬛傳》中的祺嬪,家世好,會撒嬌,更是早早投靠了皇后的陣營。
她的位分晉升,在後宮中可謂是極快,可惜,祺嬪在皇上心中也不過是個閒暇時光取樂的存在,她從未真正進入皇上心中。純元皇后是皇上的白月光,甄嬛則是現在的硃砂痣,華妃獨具風情,是不可多得的尤物。
為何祺嬪成不了像甄嬛華妃一樣的寵妃呢?
祺嬪,因家中是扳倒年羹堯的有功之臣,這才被特許進入宮中。
可以説,初入宮的祺嬪與皇后走得極近,她野心勃勃,希望自己能夠在後宮佔據一席之地,從不甘於平淡的現實。她是一個非常有慾望的人,只是可惜從不曾看清自身的處境,低估皇后,也高估自己。
祺嬪投靠皇后,是希望借皇后這陣東風,利用皇后所擁有的資源,去成全自己。
可皇后是什麼樣的人?她心狠手辣,心計頗深,選擇祺嬪,只是因為她需要這顆有用的棋子。皇后想要利用她,去對付甄嬛,她的門第,樣貌,這些是她的優點,也是她能夠被利用的資本。
祺嬪盲目的想要上位,皇后利用她這一心態,將祺嬪推舉到皇上面前。背地裏則選擇用麝香珠斷絕了她有孕的可能性。後宮中,一個妃嬪最為重要的便是子嗣,帝王的恩寵不知何時就會離去,可一旦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你的未來就有了保證。
沒有子嗣的祺嬪,不過是皇后用於分寵甄嬛的工具。她是皇后的打手和先鋒,皇后的計謀需要她去實施,可一旦事情暴露,皇后可以脱身而去,可祺嬪卻不得不成為頂罪的羔羊。所以滴血驗親一事被曝光後,祺嬪的結局是被打入冷宮,皇后則僅僅只是被波及。
祺嬪人生的悲劇,完全是因為她自己看不清形勢造成的,後宮之中想要生存最為忌諱的就是過分自大。
祺嬪自認為自身才貌雙全,年輕漂亮,又知情趣,應該可以博得皇上興趣,讓自己住進皇上心中。
可對於皇上來説,後宮佳麗三千,比她容貌更漂亮的存在,比她有才情的人,也存在。她的年輕之於皇上,是新鮮感,可這種新鮮感只能夠取得一時的看重,是無法長情的。
華妃,容貌與姿色皆為上佳,可這不是她吸引皇上的地方,她性格鮮明,如火焰一般,是後宮少有的性情之人。她與皇上從王府便開始相伴,這些年來一直冠絕後宮,除了因年家勢大,皇上需要對華妃寵愛以表達對年家的看重,更重要的在於華妃懂得皇上的心,明豔,熱情,做事又幹淨利落的女子,又有誰會不喜歡。
甄嬛,最初被皇上看中是因她與純元皇后相似的容貌。在皇上接觸甄嬛的過程中,發現她與純元既相似又不同。相似在於她通音律,懂詩書,與皇上性情相投。不同在於她是將皇上當作自己相公去對待,她就像是一道別樣又神秘的風景,牽動着皇上的心。讓曾經對純元皇后一往情深,無比思念的皇上,真正看到了她這個人。
可祺嬪,她除了會撒嬌,年輕之外,沒有任何地方能夠與華妃和甄嬛相比,皇上無法喜愛上她,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祺嬪總是覺得自家在年羹堯一事上有功,皇上應該更加看重自己。可實際上,現實遠非如此,年家勢大年羹堯更是手握兵權,對於年家皇上早就心中忌憚。這些年年羹堯毫不掩飾,越加囂張的做法,都讓皇上加重了心中處理掉年羹堯的決定。
在年家倒台後,皇上並不想要華妃的性命,畢竟兩人相伴多年,到底是有感情,不過是將華妃降為末等答應。祺嬪,就是在這個時機,入了皇上的後宮。她不曾看過華妃獨寵後宮之時的樣子,入宮以來,一再地暴露漂亮外表底下的淺薄和狂妄。
祺嬪與她的家族,都有着野心。
前者希望能夠在後宮成功上位,後者則希望家族越大越強。在家族為除掉年羹堯得到皇上重用而欣喜時,卻從未思考過,皇上好不容易處理掉年家,絕對不希望祺嬪的家族成為第二個年家。
本質來説,皇上允許祺嬪入宮,實則是在向朝廷中的各個大臣釋放出一個信號,他是極力贊同其他家族利用自己的勢力徹底掃除年羹堯所殘留下來的隱患,同時這個朝堂之上,未來只有一個主人,那便是皇上自己,絕對不可能存在下一個年家。
祺嬪想要成為寵妃,想成為下一個華妃,可連華妃本人都因朝廷上勢力的爭奪落得慘死的下場,她又怎麼可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如果説剛剛入宮的祺嬪,她是有着小聰明,知情趣的。可在她得到皇后重用和皇上的多次召見後,她開始自恃過高,口不擇言,愚昧無腦,將所有人都得罪了。
本來以她的家世,若不參與進甄嬛與皇后的鬥爭,她可在後宮安穩無恙。可她滿腦子都是榮華富貴和家族榮耀,沒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夠做,是後宮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於是,欺凌欣貴人,為了對付甄嬛將全族的榮耀都壓了上去,更是將皇后送她的麝香珠,當作獨一份的恩賞,日日戴着,向他人炫耀。
瓜爾佳氏一族在家中教會了祺嬪,如何討得一個男人歡心,卻忘記教會她最為重要的後宮生存之道。
祺嬪一心以為,皇上經常見她,願意同她歡好,又給予她賞賜,便是對她恩寵喜愛的表現。可皇上的恩寵,是雖然不來但時時刻刻去掛念着。比如甄嬛最初有孕,皇上在皇后那裏吃到橘子,就會想起她。
後宮之中,最為可悲的便是看不清自己的處境,愚蠢無知之人,祺嬪就是這樣的人,她的結局是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