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奪嫡成功後,追隨他的“四爺黨”成員,都有怎樣的結局?
歷史上,如何選定王朝繼承人,曾讓許多帝王頭疼不已。就連那些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會為此事發愁。這其中,康熙年間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將皇室之中兄弟手足相爭的殘酷演繹得淋漓盡致。在這次事件中,十幾位皇子捲入其中,他們身邊還圍繞着許多各自站隊的大臣,經過長達14年的爭鬥,心機深沉,擅長坐山觀虎鬥的四阿哥胤禛,笑到了最後,成為皇位繼承者。
在胤禛爭奪儲君之位過程中,他身邊也圍繞着不少支持者,其中阿哥就有三位,分別是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大臣則是有張廷玉、隆科多、李衞和年羹堯等人。雖然規模沒有呼聲最高的“八爺黨”龐大,不過這個陣容,從個人能力上面,堪稱豪華。特別是那幾位大臣,都是才華卓著的人物,對胤禛奪嫡成功助力極大。
那麼,雍正登基後,這些跟隨在他身邊的“四爺黨”成員,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十三阿哥胤祥可謂是胤禛最堅定的支持者。胤禛比胤祥年長8歲,兩人不是一母所生,但是兩人從小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胤祥才學出眾,曾是康熙非常寵愛的皇子之一。可惜後來不知何故,他失去了父皇的寵愛,早早退出了儲君候選人的名單,被康熙徹底冷落,在諸皇子中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連冊封親王都輪不到他,過得非常的憋屈。
好在胤祥還有希望,全力站在胤禛的背後他,在雍正即位後,徹底翻了身。對待這個弟弟,雍正確實是真心真意,先是封胤祥為怡親王,後來又加封他為“鐵帽子王”。胤祥得到的待遇,比起雍正同母弟弟胤禵,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胤祥也知道投桃報李,在雍正朝盡展才華,政績突出。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獲得如此的盛寵,位極人臣,已經足以死而瞑目了。
在康熙諸子中,十六阿哥胤祿是個特別的人,他不愛權力,喜歡數學和音樂。作為皇子,這種行為有點不務正業。然而在那個吃人的漩渦中,這又何嘗不是明哲保身的做法。況且,胤祿其實並不簡單,他表面上不站隊,暗地裏卻支持着四阿哥胤禛。事實證明他看對了人,在雍正朝也是個風光的人物。
可惜,胤祥沒能將低調保持到最後。也許是長期身處高位,有點飄了,胤祥在乾隆繼位後居然與廢太子胤礽長子過從甚密。結果受到乾隆猜忌,丟掉了官職,再也沒能爬起來,只好過起了清閒王爺的生活。好在乾隆沒有過多為難他,讓他安穩度過了下半生,活到73歲高齡才去世。
果郡王胤禮,也是雍正帝的支持者,雍正在時,他同樣官居要職,風光無限。只是乾隆繼位後不久,他就因為犯事遭到罷官的懲處。對於他的突然失勢,史書中諱莫如深。不過從他死後乾隆兩次祭奠來看,胤禮犯的錯誤不太大。只是,他的結局比胤祥差多了,前者至少得了個高壽,他卻在罷官三年後就病死了,年僅41歲。
三位皇子之外,就是那些大臣了,他們的結局大多也不太好。在胤禛奪位過程中,年羹堯和隆科多可謂是居功至偉。康熙駕崩後,年羹堯領兵在外,牽制住了掌握軍隊的胤禵,讓他不敢輕舉妄動。而作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則是控制了宮門,防止其他不甘心的阿哥們暴起發難,力助雍正順利登基。可惜,這兩人受盡恩寵,卻侍功自傲,走上了作死的道路。結果沒有風光多久,一個被逼自盡,一個死在了幽禁中。終於沒能逃脱功高震主主猜忌的歷史怪圈,成了這一定律下的犧牲品。
相比之下,李衞和張廷玉這兩位老臣,在雍正一朝倒是受盡禮遇。李衞剛直不阿,不畏權貴,他的這種個性,如果遇到昏君或許無法保命,好在他遇上了勤政的雍正,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結局也稱得上圓滿,在後世還贏得了極高的名聲。三朝老臣張廷玉,風光了大半輩子,雍正朝位極人臣,也正因此,他不免有點倚老賣老,面對好面子的乾隆,他沒有崩住,落得個晚景淒涼的結局,這個就有點可惜了。
縱觀“四爺黨”成員的經歷,除了少數人外,雍正即位後,對待這些有功之臣還是非常禮遇的。可惜,他們不是自己犯了錯,就是不幸遇到了喜歡拆父親台的乾隆。結果就是,他們頂住了九子奪嫡時的明爭暗鬥,享受了雍正繼位後的應得榮華富貴,卻大多折在了乾隆手上。這也怪不得雍正了,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身在廟堂之上,就得有這個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