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讀三國志的時候,一直覺得帝王傳記後邊,就該跟着嬪妃傳記嘛,後來慢慢理解了,畢竟劉繇、太史慈、士燮都算得上一方諸侯。
照常説明,因成語典故系列文章是順着《三國志》所寫,故部分成語可能出處更早,為免誤人子弟,還請知悉。
犬不夜吠
雖然出現在劉繇的傳記裏,但涉及的人物不是劉繇,而是説他的伯父陳王劉寵。這是在誇劉寵擅長撫民,當年來會稽當太守的時候,官員都是一個態度:求不去,還搞得民不聊生,夜間更是犬吠不絕,意味着盜賊眾多。
等劉寵到任,治下一片祥和,夜裏也聽不到什麼犬吠了,可以説盜賊絕跡,這也使得劉寵深受百姓愛戴。等劉寵被調任到他處時,哪怕七老八十的老翁都要來送別他,劉寵只取了一錢作為臨別贈禮,他也因此被稱為“一錢太守。”“犬不夜吠”是指社會治安良好,沒有盜賊。
弊車羸léi馬
同樣是在誇讚劉寵,這回説的是他節儉,既不受賄,家裏又沒什麼貴重物品,一直吃着簡樸的飲食,微薄的衣衫,出行也只有破車瘦馬代步。“弊車羸馬”是指處境貧窮。但是在東漢末年能稱得上宗親的一共也沒幾人,劉寵無疑是其中一位。
劉寵受封在陳國,在那個吃人的動盪年代裏,陳國能吸納十萬百姓,説明本身就是一個富強的領土,身為王爺就算不是錦衣玉食,至少吃穿用度也不是窮苦百姓能想象的吧,凡事都有規格,劉寵又怎好例外?最終,劉寵因為不願借糧給袁術,被刺殺。
虛己受人
依然不是劉繇,而是他的兄弟劉岱,《英雄記》給了劉岱很高的評價“既孝順父母,關愛兄弟姊zǐ妹,還仁愛寬恕,還能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漢末有清議之風,點評人物是件很盛行的事情,稍稍表現得與眾不同一點,或者合乎道德準則,再加上名士的吹捧,很容易就能揚名海內了。
不可否認,任何史書作者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也有不同的感情偏向,個人建議讀《英雄記》的時候,與《三國志》相互印證,如果是孤證,那請先打個問號。“虛己受人”是指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門無雜賓
劉繇同學真是悲劇,這個成語還是在他的傳記裏,可主人公卻還不是他,而是他的兒子劉基,注意不是劉伯温。劉繇是和孫策交鋒過的,劉基也不是劉繇名正言順託付給孫策的,因而劉基過得有些如履薄冰。
雖然劉基和弟弟們住在一起,但連妻妾這種枕邊人都經常見不到他,更不用提其他人了。長兄如父不是説着玩的,對弟弟們來説,劉基就值得被當做嚴父對待,雖然他是個美男子吧。劉基交朋友同樣很慎重,家中不會出現什麼奇奇怪怪的賓客。“門無雜賓”是指交友謹慎。
吉凶禍福
輪到太史慈了,終年41歲也不算英年早逝,但的確錯過了後邊的各種精彩戰事。當然,太史慈與孫策的過往也足以讓人緬懷。早年太史慈作為郡縣代表,與州中代表爭奪送信先後時,太史慈假意借奏章來看,隨後一刀就劈碎了州吏帶來的奏章。
這下就沒有競爭對手了,太史慈還勸慰了一下“你要是不把奏章取出來,不就沒這事了嗎,我們的境遇也會相同,就不是我一人受這罪過咯。”哄走了州吏,太史慈又偷偷潛返上交奏章,也是機智。“吉凶禍福”是指人的各種境遇。
弦無虛發
比起沒什麼記載的黃忠,太史慈這個神射手來得更名副其實。在討伐麻保賊時,這個諧音好像“媽寶”...有賊人在城樓上叫罵,太史慈一箭就把賊人的手釘在柱子上了。在北海突圍時,太史慈同樣展示了他出色的箭術,沒有白扣的弦,也沒有弦落時不躺下的敵軍。“弦無虛發”是指箭術高超,射箭百發百中。
當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