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中的四大汗國, 哪個汗國最強大
所謂“四大汗國”,指的是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這四個獨立於元朝本部之外的蒙古政權。綜合領土面積、存續時間等因素綜合考慮,筆者認為四大汗國中最強大的是欽察汗國。它們的強弱順序可以排列如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窩闊台汗國。
四大汗國位置圖,欽察汗國(褐色)、伊兒汗國(綠色)、察合台汗國(藍色)、窩闊台汗國(淺藍色)
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封地窩闊台汗國(1225-1309年)無疑是四大汗國中最弱小的一個。它的存續時間最短、領土面積也最小。它在窩闊台及其子貴由擔任大汗統治時期尚能維持統一,1248年貴由汗的逝世則成為影響汗國命運的重要轉折點:貴由逝世後,汗位從窩闊台系轉移至拖雷系,新即位的蒙哥汗(拖雷長子)為打壓窩闊台世系而將汗國分割。1260年代之後,窩闊台汗國就基本陷入名存實亡的狀態。1309年,窩闊台汗國被察合台汗國與元朝瓜分,它的大部分領土都被併入察合台汗國。
伊兒汗國(1256-1357年)則在四大汗國中排行第三,巔峯期的伊兒汗國領土面積居於四大汗國的第二位,但它的存在時間僅有100年。伊兒汗國的建立者旭烈兀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六個兒子,旭烈兀在第三次蒙古西征中消滅了阿拔斯王朝後,在阿拔斯的故地上建立了伊兒汗國。1295年合贊汗即位時,伊兒汗國的獨立地位得到了元成宗的承認,重要的蒙古歷史著作《史集》也在合贊汗統治期間開始編寫。1300年時,伊兒汗國的領土面積達到375萬平方公里。合贊汗逝世後,伊兒汗國走向衰落,1335年時分裂為多個割據政權,至1357年被金帳汗國所滅。
察合台汗國(1222-1346年)的實力則居於第二位,它維持了114年統一的局面,“察合台汗”的稱號則一直沿用至1680年葉爾羌汗國滅亡。察合台汗國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其範圍最初包括西遼政權故地,隨後不斷擴張成為中亞強國。自汗位從窩闊台系轉移至拖雷系之後,察合台系和窩闊台系王公遂聯手與元朝對抗,直到1304年時雙方才達成和解。1309年,察合台汗國吞併了窩闊台汗國的大部分領土。察合台汗國在鼎盛期的領土面積達到350萬平方公里。1346年,察合台汗國分裂為西察合台汗國(1346-1402年)和東察合台汗國(1346-1570年)。實力較弱的西察合台汗國於1402年被帖木兒帝國所滅,東察合台汗國在中國史書中通常被稱為“別失八里”或“亦力把裏”,於1570年被葉爾羌汗國所滅。
15世紀末的東察合台汗國
欽察汗國(1242-1502年)無疑是四大汗國中最強大的,它的領土面積、人口數量和持續時間都居於四大汗國之首。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1223年第一次蒙古西征結束後,成吉思汗將位於欽察草原的征服地區分給朮赤、這片領土也成為欽察汗國的基礎。1242年,朮赤長子拔都在薩萊附近建立都城、正式建立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欽察汗國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鼎盛期統治着花剌子模、克里米亞、欽察、基輔羅斯、瓦拉幾亞等地區,是一個地跨歐亞的強大國家,疆域面積達600萬平方公里。1357年,欽察汗國消滅伊兒汗國,但不久後國勢轉衰。1380年,欽察汗國在庫里科沃之戰中被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頓斯科伊擊敗,由此導致了汗國的分裂。欽察汗國在1382-1420年間短暫統一後便徹底分裂,於1502年最終滅亡。從世系上看,喀山汗國(1438-1552年)、阿斯特拉罕汗國(1466-1556年)和克里米亞汗國(1441-1783年)的統治者都與欽察汗有血緣關係,它們一般也被視為欽察汗國的衍生政權。
鼎盛期的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世系圖
最後再簡單從幾個維度總結一下吧:
1、領土面積——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
2、維持統一的時間——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窩闊台汗國
3、人口數量——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窩闊台汗國
4、軍事成就——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窩闊台汗國
5、國際影響力——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