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魯迅説「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魯迅是把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來看待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最接近魯迅時期的道士是如何的。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個宗教,初步形成於上古軒轅黃帝(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時期,古代就有「炎黃立國,太上賜教」的説法。在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將華夏族的傳統信仰重新整理,開宗立派命名為「正一道」,這就是中國本土唯一宗教道教的第一次規範化,在古代張道陵家族繼承人則世代被冊封為護國天師,在漢人政權中道教則奉為國教,這也造成了部分學者認為道教是僅是漢人宗教,這是片面的。
隋唐前,道人除了修煉,還研發外服丹藥,以求延年益壽,中醫也由此產生。至金末元初,陝西隱士王重陽基於正一道的基礎創立一個具有完整教義、教理和規制的新教派:全真道。道教以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道陵為教祖,中國道教按道歷來講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
一百年前中國道士的真實形象,真正的仙風道骨。道士大多清瘦,且總給人一種樂觀面世的感覺。
青袍裹身,髮髻鎖發。腳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目如晨星精光閃,氣勢如虹坐如山。龍行虎步,步不踏塵,行如輕風拂柳,又如疾風過,不採塵。這是人們對道士形象的評價。
道士們認為:衣者,身之章也,道俗不可混雜。道教講究服飾威儀,雖有一些高道往往不修邊幅,任其髒臭,也是個別現象,大多數道士還是遵守着服飾要「調和中適,依按師儀」的戒律。衣着之事也可反映出一個道士的修道境界。
一襲白衣的道士。
與先生閒聊的道士。
民國時一道觀全體成員的合影,滿清政權認為消滅漢人的意志首先是消滅道教,因為入關後對道教的血腥屠殺,到後來改變策略「在妥協中消滅」,至清代末期這個人數的道觀已不多見。
是不是有點像林正英呢?
上圖為著名的莫高窟王圓籙羽士。知道他的人印象可能還是在餘秋雨的「污衊」中。
今天順便帶大家看看歷史的真相。
清代末年,饑荒戰亂的年代,在敦煌眾多的印度佛教寺廟中,有一間道觀夾在其中,鄰居的和尚抵受不住饑荒和戰亂,紛紛逃亡,最後只剩下王道士獨守他的道觀。王道士不忍寺廟荒廢,經常找來工人和自己一起修葺,17號洞窟的藏經洞就是王道士和一個姓楊的工人一起發現的,當時王道士是個守窟人,一心想把莫高窟修復,但是沒有錢,只能先挖掘。
當把藏經洞挖出來發現了文籍、書畫,他對那些寶貝的價值沒有多少概念,但是也知道是流傳下來的,所以時不時地拿着去送給官員,希望官員們知曉有這麼個地方,能夠撥款整修莫高窟,結果官員們無心修窟,反而將文籍、書畫在西域買賣傳開,引來了知道寶貝價值的探險者。
通過官府,斯坦因來到了莫高窟,他告訴王道士,自己信奉印度佛教,是玄奘的信徒,願意保護這些字畫,並願意出錢給王道士修復莫高窟,王道士才第一次打開了藏經洞。王道士日盼夜盼保護經文的人來了,修復的經費有了......所以王道士倒是一個純真的人呢。
文物的流失,是可惜的,但是我們不得不追問,原本應該在寺廟的人呢?應該保護這些字畫經書的和尚呢?官府呢?如果沒有王道士的堅守與修復,莫高窟還存在嗎?我們今天還能看到莫高窟的壁畫嗎?
信奉印度佛教的和尚跑了,一箇中國道士主動守護印度佛教的經書,守護非自己信奉的宗教文明,一篇《道士塔》抹去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何其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