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醫求學的日子裏,他紮根學術,注重科研思維的培養,兼顧臨牀與科研,在導師的培養和團隊的激勵下發表論文22篇,其中SCI論文19篇,總影響因子182.5分,參編書籍共9部,收到德國紐倫堡大學博士階段學習邀請!
他就是2020屆重醫畢業生,2012級臨牀醫學本碩連讀七年制研究生
徐 周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潛心科研,是他醫學道路的核心
研究生期間,徐周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2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論文3篇,SCI收錄19篇,目前IF總分182.56分,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14篇,發表平台包括Lancet、JAMA、Journal of Hepatology、Thyroid、Cancer等高影響力期刊。論文內容涉及綜述、meta、論著、個案分析、letter等多個方面。
參編《關愛甲狀腺健康-遠離甲狀腺癌》《關愛乳房健康-遠離乳腺癌》《關愛甲狀旁腺健康》《乳腺腫瘤甲狀腺病學》《乳腺腫瘤肝病學》《乳腺腫瘤心臟病學》《乳腺癌伴隨疾病學》《乳腺腫瘤內分泌代謝病學》《外科手術學基礎》等著作9部。
部分文章截圖彙總
部分參編書籍彙總
沉甸甸的榮譽和成果是徐周勤奮學習、潛心科研的真實寫照。“科研的成果都是腳踏實地一點一點做出來的。”在徐周看來,繁忙的臨牀工作、不斷湧現的新課題、看不完的論文和科研報告……在給自己壓力的同時,更帶來了新的機會。
研二期間,徐周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乳腺癌患者化療相關認知功能障礙狀況研究:基於事件相關電位評估的臨牀研究”,在SCI雜誌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上發表,該雜誌是德國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2018年影響因子3分。
研究首次提出乳腺癌患者化療相關認知功能障礙的發展與年齡的相關性。提及課題寫作的初衷,徐周談到,是源於在臨牀工作中,發現乳腺癌患者化療後認知功能明顯下降,有些患者語言表達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更有甚者有時甚至忘記了家在哪裏。
他查閲數據發現,在乳腺癌綜合治療中,因大多數患者都需要接受化療,化療的副作用正越來越多地受到臨牀醫生和科研工作者的關注,但相關研究多依賴主觀的自我評測問卷及神經心理學測量方式作為評估方法,自我認知報告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神經心理學測量的敏感尚受到質疑,腦影像測量的成本較高,應用較少。
在導師孔令泉教授的指導下,徐周所在的研究小組經過多次討論,最終決定採用事件相關電位(ERPs)的P300成分,應用客觀的電生理測量方法,評估化療對乳腺癌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文章順利發表當天即被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SIBCS)微信公眾號全文轉載報道。同時,還被國內乳腺癌最高學術會議---第十五屆全國乳腺癌會議暨第十三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評選為優秀論文,並被邀請作大會現場報告。
這一會議是國內乳腺癌學界最高的會議殿堂,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大咖彙報課題項目,台上會不會因為緊張而吐詞不清?專家的提問會不會答不上來?這讓徐周的內心充滿激動又緊張不安。
在第十五屆全國乳腺癌會議開始前,徐周花了大量的時間來修改自己的PPT,練習自己的講稿,在導師和團隊成員的幫助和鼓勵下,最終順利完成了演講,獲得好評。
也正是因為這次會議,徐周不僅學習到了乳腺癌國際前沿的知識,更見識到了乳腺癌學界各路大咖的風采,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努力的信念。
2020年,一篇徐周作為第一作者的科研數據letter投稿僅13天,就被國際肝臟病學領域的核心專業期刊《肝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接收,影響因子18.9分。
談及文章寫作的緣由,徐周説:“我所在的團隊長期致力於乳腺癌伴隨疾病的研究,其中乳腺腫瘤肝病學就是主要分支,在日常的學習科研中,我就特別關注脂肪肝領域的相關進展。
4月初,由22個國家30位專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小組發佈了有關“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新定義的國際專家共識聲明。
“當共識聲明一出來,我與團隊成員就仔細研讀了相關內容及診斷標準”徐周説,但在研讀中發現診斷流程第一步就提出了使用生物學指標或評分來診斷肝脂肪變性(脂肪肝),例如脂肪肝指數(Fatty Liver Index)等指標,但是文中並沒有給出詳細地診斷界值。
隨即,他便利用團隊前期取得的約13萬例體檢資料,以肝臟超聲的診斷為基礎,分析體檢人羣男女中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發生情況,以及男女中脂肪肝指數診斷脂肪肝的界值。
通過研究,首次給出了中國人羣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發生情況及男女差異,並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脂肪肝指數診斷脂肪肝界值的男女差異,豐富了代謝相關脂肪肝的診斷方法和依據。
成績的背後,是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談及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第一篇SCI,徐周仍舊記憶猶新。
那是在大四時,徐周有幸參加了一個科研小組,團隊的研究內容是meta分析,最艱難的要數前期研究方向的尋找。
團隊採用3人小組的模式,先分頭找方向,再一起討論該方向能否進行下一步分析,一個方向不行,又換另一個方向。對於才剛開始接觸英文文獻的徐周,光是理解文獻就佔用了他課餘的大部分時間,團隊最終選定研究方向就花了幾個月時間。
“做研究的初期並非一帆風順,當時每週都要花費很多時間補充做研究的基礎”徐周説,其中文章的寫作就是極大的挑戰。
由於大四時的英文寫作水平還有所欠缺,他便通過大量的看文獻,學習別的文獻的寫法、語句和語法,來提高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力。經過不斷的投稿,拒稿,修改,再投稿,前前後後花了將近1年的時間,文章才最終發表。
“得知接收那一刻的欣喜,不亞於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激動的心情”,有了第一次發表SCI的經歷,徐周便更加註重寫作能力的培養。多看多寫多改,是他訓練寫作能力的方法,“多看才能有思路,多寫才能變熟練,多改才能更進步”徐周説道。
在重醫,遇見了亦師亦父的導師
作為2012級臨牀醫學本碩連讀七年制的研究生,在華中科技大學培養一年後,徐周於大二正式開啓了他在重醫的學習之路。
在本科期間,他將重心放在了基礎知識的積累與英語能力的鍛鍊上,通過積極參與創新實驗,meta分析研究小組,徐周對從事科研產生了興趣,也有了對未來研究生髮展方向的初步規劃。
“在重醫的學習生涯中,最想要感謝的就是孔令泉教授。”徐周説,作為自己科研道路上的指路人,孔令泉教授不僅從學術上,更是在生活中給予了我許多的關心鼓勵、幫助支持。
新年初始,徐周因疫情隔離在家,但也時刻關注着疫情的變化。
1月底,我國學者在《柳葉刀》(IF:59.1)發表了題為“武漢市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牀特徵”的文章,其中得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較高ICU入住率(32%)及死亡率(15%)的結論。
該篇文章在線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媒體爭相轉載。但徐周所在的孔令泉教授團隊經過仔細論證,發現文章中提及的新冠肺炎有較高死亡率的説法不太準確的,很容易引起國內社會恐慌。
孔令泉教授團隊成員分佈各地,有的奮戰在一線,有的隔離在家,但是大家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積極討論,最終決定寫letter進行評論。
“當時的心情是迫切又忐忑的”談及着手寫評論文章時的心情,徐周説道,時間緊迫,刻不容緩,但因為是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的論文,如果沒有把自己的論點和論據闡述充分,很有可能被退稿。
孔令泉教授團隊成員通過在網上連線,積極反覆討論、反覆修改論證,最終徐周為第一作者的Letter文章“Full spectrum of 2019-nCoV disease severity still being depicted”在投稿四天後即被接收。原文作者同期回覆予以肯定,該評論對病死率等數據的進一步解讀有助於解除國際社會以及國內社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恐懼與恐慌。
“這是我終身難忘的一次科研經歷”徐周説,得知被接收時,心裏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徐周目前所有投稿中被接收的最短時間記錄。雖然專業是普外科,但徐周認為,科研是不分國界,不分專業的,為戰勝疫情出一份力是學醫人的責任。
在學習生活中,最讓徐週記憶深刻的是,大五上學期時,研究生導師已經確定,雖還未正式步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但孔令泉教授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教學。
通過電話交流的方式,導師詢問徐周目前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態,分享臨牀上的發現、體會,講解臨牀經驗和科研思路。這樣的通話,每週都會有多次,短的半小時,長的則1-2小時。不僅為徐周的研究生學習打下基礎,還引導並培養了徐周在科研上的批判性思維,讓他在科研上勇於探索,敢於質疑。
研一時,徐周剛到臨牀,因為不熟練且任務繁重,經常加班熬夜,後因焦慮食慾不佳而感冒。感冒當天恰逢值班,孔令泉教授細心的察覺到了他的身體狀況,便去藥店買了藥交給徐周,同時囑咐他要照顧好自己身體,少加班熬夜。
“裏面有蛋白粉,抗生素,感冒藥,眼藥水等等”徐週迴憶説,導師就像慈父一般,讓自己的心裏無比温暖。
時間與汗水,是培育成功果實最好的養分
目前,徐周已收到了德國紐倫堡大學博士階段的學習邀請,即將開啓他科研道路的新階段。“回顧過去,感慨萬千,這一路走來雖然磕磕碰碰,但也算是十分圓滿。”徐周在他的畢業論文結語中寫道,雖有熬更守夜、焦頭爛額的艱辛,但也有茅塞頓開、下筆成篇的暢快。
談及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徐周認為有科研思維很重要,但前期的努力更是必不可少。不懈地閲讀文獻,不斷地總結思考,才能有更開闊的思路,科研思維也得以鍛鍊培養。
“努力學習肯定要佔用一部分休息娛樂的時間,有時候甚至可能佔據的是絕大部分,但這都是人生奮鬥、成長必不可少基礎”徐周説,所以首先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要想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未來的打算是什麼,定好目標後就奮勇前行。對他而言,學生時期所耗費的時間與汗水,都將是培育未來成功果實最好的養分。
來源:重慶醫科大學 撰稿:黃泳琪 編輯:黃泳琪 蔡雨齊 供圖:徐周 排版:黃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