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如何評價電影《愛在午夜降臨前》?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經典

  在音樂之都維也納,浪漫之都巴黎之後,又是 9 年之後,《午夜之前》搬到了愛情聖地希臘。一家人在希臘的一處鄉下宅院,一呆就是六週,歐洲人的生活方式還是比扛着相機開車趕路的我們高太多。然而,這一部和前兩部有很大不同。在有了最美的相遇和最幸運的重逢之後,愛情的下一步只能是生活了。

  影片一開場便是傑西和前妻的兒子亨利並不和諧的離別。作為父親,傑西缺席了兒子的大部分成長曆程,覺得無比歉疚,處處示愛。而兒子則很自然地覺得他並不需要父親,生疏隔膜地應承着,頭也不回地走了。好在這份心酸很快轉場到了和席琳帶着一雙天使般的雙胞胎蘿莉開車回家。他們終於還是在一起啦,不是什麼久別重逢,是終成眷屬。他們在車上討論一些家務事,還有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把孩子當猴耍,回想自己的父母當年也是這樣。雖然內容和前兩部的人生與愛情的文藝探討沒法比,但顯然這就是一個家庭的温馨,而不僅是兩個人的火花。

  當然,這兩個人仍然是靈魂伴侶,靈魂伴侶的高級交流必不可少,這一次還召開了擴大會議。在希臘南部懸崖小村裏,面朝大海的晚餐桌上,有小年輕,同齡人,老年人,幾個富有生活情趣或者富有生活體驗的思想的交匯,那隻會更加精彩。傑西提出了新的小説構思(因為很有意思,所以這裏我記下來,一個對任何事物都似曾相識的人,一個對任何交流對象都沒有記憶的人,一個對任何人都過目不忘的人,一個看到任何事物就想到它毀滅的那一天的樣子的人,以及一個只記得生命中特定幾個片段的人,一羣人因感知而迷失在時間中的故事),小年輕講述他們在日出時分的希臘露天劇場的兩端輕聲告白卻清晰無比的驚人體驗,業餘人類學家則談論未來的戀愛和性愛方式,男人女人在車禍昏迷中醒來關心的事有何不同,席琳扮演胸大無腦女郎勾引傑西那一段真是精彩。

  所以,儘管很多人為他們後來的那段爭吵痛心疾首,覺得任何婚姻都毫無出路,我還是持一種樂觀的態度,畢竟他們都是有趣的人,而且彼此都是無二的選擇。他們連吵架都如此妙語連珠,甚至一度讓我無法感受到箇中之悲苦。人是不同的個體,長期共同生活必然有矛盾,這未必是來自對方,更多的是來自柴米油鹽,孩子工作,生活瑣事。就如席琳所説,我現在只有在辦公室拉屎時才有空思考,以至於我都把思考和屎臭味聯繫起來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管對方是好人壞人,婚姻和生活都是無解的。這樣的電影有很多,比如《革命之路》,但這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那我們就應該放棄生活嗎?我們沒有這樣的選項。我也時常會突然心裏這樣感慨,這就是我的人生嗎?這就這樣正在發生啊,而且就是現在,不能推遲,也不能延長。就像日出日落,我們出現,我們消失,我們與一些人彼此間非常重要,但我們終究只是過客。我們別無他法,只有接受這個事實。重點是,我們真正要接受的是生活本身,而愛人是陪伴我們度過這段時間的人。愛人可以選擇,但沒有完美的,我們需要把他(她)的優缺點作為一個整體接受,而不是想改變對方,更不是把生活的負面體驗歸罪於對方。這就是愛,並不完美,但很真實。要解決看似無解的生活和婚姻,我們真正要愛的不僅是愛人,更是生活本身。

  意識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反而明知自己時日無多的人,更容易有所感知。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絕症患者和老人能夠那麼雲淡風輕,因為相對於自己剩下的壽命,錢足夠花,也沒必要算計未來,而這屈指可數的剩餘時間讓他們迅速明白享受生活的意義。人類社會的進步飛快得令人不安,以至於每一代人都覺得自己將是瀕臨末日的一代。事實上每一代人都過得好好的,正因為這些生活的智慧並沒有改變。就像在兩人大吵之後,傑西還能裝作陌生人拿着一封子虛烏有的情書前去搭訕,就如 18 年前他們初次見面的那一晚,裝作打電話給朋友互訴衷腸一般,try to make each other laugh。他明白問題所在是生活,而不是面前這個人;他也明白生活也是無盡的源泉,這源泉需要不斷開鑿,而面前這個人,也是這無盡源泉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也感謝這部電影,讓我無須身患絕症或行將就木,就明白這個道理,給我心平氣和坦然生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