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上班族如何正確排解工作壓力呢?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經典

長假完畢到現在現已過了一個星期。雖然之前俄然從歇息形式切換到了作業形式的你,有着各種的不適應,“作業提不起精力,抑鬱啊”、“超級懶散,什麼事都不想幹”、“我竟然不想吃飯”、“犯困,肌膚也差”……當節後綜合症的各種表現“狂襲”一個星期之後,相信你也大概緩過神兒了吧!

節後綜合症,常指大家在大假之後的各種生理體現,比方節後兩三天裏感覺到厭惡,提不起精力,上班工作效率很低,乃至伴有不明緣由的厭惡、暈厥、腸道反響、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每逢長假、黃金週往後,總有不少人由於節日期間的生活方法與素日相差過大,節後又不注意心思保健和自我調節而呈現相似的節後綜合症。為了不再“重蹈覆轍”,今兒個咱們一同“反思”一下,咱們能夠採納哪些方法“有備無患”協助減輕或避開這些煩惱呢?

壓力釋放要及時 別憋着了

現代人面對着的壓力越來越大,但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許多人習慣把壓力積壓着,然後等到假期的時候再去徹底釋放。這種“計劃性的統一釋放壓力”的方式其實也是造成長假後心理落差大的重要原因,而且壓力常常被積壓着,這種“情緒毒素”也會慢慢的“吞噬”着你的身心健康。即便等到假期釋放的時候,許多人往往釋放得不過癮,或釋放得太過頭,都是不健康的。

“所以對於壓力的一個很重要的調節方式就是平時不要堆積太多的壓力,該釋放就及時釋放。哪怕是下班後的一點點時間,或是一個週末,都要學會讓自己放鬆,及時地甩掉壓力。”心理醫生朱懷敏這樣建議。

適應假後“壓力” 要循序漸進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在平時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人的大腦中樞會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運作模式。若一下子從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停下來,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面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而當你好不容易適應了寬鬆環境的愜意,又不得不回到緊張的工作模式中時,又會產生新的不適應現象。

“節後綜合症其實反應的就是一個人的適應問題,若想擺脱就必須想法子讓自己過渡過來。”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心理醫生朱懷敏説,剛從假期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狀態肯定會不好,你可以先安排一些較輕的工作,隨着慢慢進入工作狀態,再慢慢的增加工作強度。同時,還可以通過多做運動,聽聽音樂,調整飲食等方式幫助恢復。

另外,無論是長假後還是平時的週末後上班,都要學會給自己適當的緩衝空間,不要讓自己一下子太累,否則都會出現突然適應不過來的現象。

分清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朱懷敏還共享了他作為心思醫生的一點心得:工作和日子的邊界要顯着。這對於心思醫生非常重要。每天,心思醫生都會面臨各種來訪者,協助他們處理各種心思及精力方面的各種困惑。在這個過程中,固然會涉及到對方許多隱私性的內容,但心思醫生與來訪者的聯繫是肯定的工作聯繫,沒有任何利益聯繫,也肯定不會將這種聯繫帶到日子中去。否則會影響對來訪者的評估,違背職業道德,乃至會給自個的日子乃至心思健康帶來某些不必要的影響。

其實,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減壓方式,善於處理好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否則生活和工作壓力混在一起,生活也不開心,工作又有煩惱,只會導致惡性循環。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職場人士一定要善於減壓,否則壓力過大不懂得疏解則很容易損害健康,引發疾病。這裏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易操作且適合職場人士的減壓法。

1、運用言語和想象放鬆

通過想象,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坐着船和好友們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上游玩”。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支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

3、擁抱大樹

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裏,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

4、想哭就哭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量血壓,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説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説從不流淚。看來,讓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裏有益得多。

 5、穿上稱心的舊衣服

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