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孩子有這三種行為的時候,説明孩子內心自卑,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經典

相信現在很多的父母依舊有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為此我們很多的父母往往都會採取各式各樣的方法,用來培養自己的孩子。但是有很多的時候作為家長的,通常都會忽略孩子的一些行為,當自己的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往往父母都是來不及發現的,這種情況很多的父母即使發現了也會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忽視孩子。當孩子有這三種行為的時候,説明孩子內心自卑,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當你的孩子有以下三種行為的時候,説明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自卑的,而孩子的自卑情結通常都會對他們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們表現出關於自卑心理的三種行為。首先就是特別害羞,有些孩子非常的害羞,在學校不敢和別人説話,也不敢面對老師,對於陌生人也是非常的敏感,家裏即使來了客人也總是躲在房間裏不敢出來打招呼。平時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和別人講話都會低着頭聲音也非常的小等等。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説明他非常的自卑,害怕也拒絕和逼人溝通,怕自己做得不夠好。行為二就是不愛交朋友。一般的情況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們都喜歡在一起玩遊戲,一起瘋鬧。但是自卑的孩子卻不願意和同齡的孩子交往,他們不想要認識其他的孩子,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睛,也不會主動的和別人交往。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出現這這樣的行為,寶媽們都應該注意一下。

行為三就是孩子敏感多疑,孩子無意識的動作,表情或者笑話都會讓他的內心產生巨大的波動,影響到自己的情緒。這説明他非常的自卑,對待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積極的話語,多鼓勵自己的孩子。那麼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上的三種行為的時候,説實話其實孩子已經是非常的自卑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來讓自己孩子打開心門,克服自卑的心理。

首先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一個人要學會面對自己的品質、性格和才智等各方面,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瞭解,才會在生活中獲得較為滿意的結果。除此之外不要讓孩子產生討厭自己的想法,不要以為自己的羞怯就是容忍自己的短處。一個人鑰匙看不到自己的生活價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處處低人一等。列如有些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學習不好,天生愚笨不敢和人交流。

有的則是認為自己嘴笨,不善言辭,就會喪失信心併產生厭惡自己否定自己的自卑心理。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缺乏自己的永琪,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連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人,當然很難再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了,而這些恰恰就成為了助長自卑的催化劑,如此以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越發的不敢與人交流,變得羞怯自卑。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經常地給孩子給予鼓勵,讓它重新的認識自己並且全面的接納自己。

其次就是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和人比較。自卑感強烈的人往往都會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作比較,這樣的情況當然是越比較越喪氣,越比較越自卑。有的孩子因為本身的學習不好而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往往經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自己的孩子學習不是那麼的理想,家長就更不應該將自己的孩子與學習成就好的同學相比較,這樣往往讓孩子們的心理承受壓力更大。

就像有的父母經常會説“你看誰誰誰,年紀和你一樣,他的成就這麼好,為什麼你成績這麼差?”這樣的比較只會讓孩子的心情非常的糟糕。其實在比較重揚長避短更加的好,注重自己孩子的長,避開孩子的短往往能夠增強他的自信心。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家長的某些做法應該尊重孩子,也要聽從孩子的選擇,如果一味的指責,孩子或許會從心理開始排斥自己,然後從心底拒絕家長的意見。

最後,要努力塑造自己孩子堅強的個性,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就是由於對自己的能力不能夠正確的評價造成的。心理學家研究以後,認為智力優秀的人一般都具有四種品質:第一就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堅持不懈。第二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積累成果。第三就是要有自信。第四就是孩子從不自卑。以後要讓自己的孩子知道的是:只有自信才能夠挖掘自己的潛力,才能夠有勇氣正視別人的優點。

爬起來的速度一定比摔倒的速度更快,才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裏具有競爭力。動物界中虎媽趕走幼崽前,都會先教會他們捕獵的本領,用來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來。而作為人類,父母應該教會孩子足夠的本領,才能漸漸的放手。你沒有培養他們好的學習習慣,卻要求他們成績好。沒有教會他們應對挫折的能力,卻希望他們能夠堅強。沒有用心的對待,卻希望他們什麼話都跟你説。

父母教會孩子如何贏卻沒有教孩子如何面對失敗,如何能夠活得下去,尤其是平庸的活下去。心理的承受能力,就是他們面對壓力、困難和挫折時承擔和化解的能力,將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人生是否感到幸福。化解悲傷情緒能夠增強孩子的承受能力,面對生命中失落的驚豔,學習小狐狸悲傷、挫折和抒發情緒。這關乎到了孩子的尊嚴,保守孩子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為孩子設定夢想就要以積極地正向態度,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問題,超越客觀的仙子,設定方向和目標,有夢想最美,追夢想的過程是最踏實的,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孩子不斷的學習、思考和體悟當中,也會不斷的調和自己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達到自己人格和心靈的成長,這往往是最重要的,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