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矓”和“朦朧”的區別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説:“汗水模糊了我的視線,在兩眼朦朧之中,只見騎在馬上的牧民温和親切地低頭望着坐在路面上的我。”請問這句話裏的“朦朧”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內蒙古讀者白立雅
白立雅讀者:
提問中的“在兩眼朦朧之中”是想表達“汗水模糊了眼睛後,導致視物不清”。表示眼睛“視物不清”時,不宜用“朦朧”,宜改為“矇矓”。例如:
(1)半夜醒來,睡眼矇矓,看不清鬧鐘的指針,便開了枱燈。
(2)老王心裏高興,多喝了幾杯酒,便有些醉眼矇矓,看不清路。
(3)同學們站起來深深鞠躬,淚眼矇矓地向老師們再道一聲:“老師再見。”
(4)時間不長,護目鏡鏡片漸漸起霧,像冬天裏結霧的車玻璃,她覺得兩眼矇矓,但仍堅持工作。
“朦朧”常用來表示景色不清楚。例如:
(5)夜色朦朧中,100多個地攤、80多個小吃攤鋪排開來,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
(6)訓練場煙雨朦朧,戰士們正在準備進行某新型自動榴彈發射器實彈射擊。
(7)汽車在暮色朦朧中駛過橫跨在金沙江上的鐵索橋,朝總指揮部開去。
(8)這時,雨霧中的古鎮街景朦朧,青瓦白牆在芭蕉葉的映襯下顯得分外雅緻。
“朦朧”有時也表示意識或認識不大清楚。例如:
(9)經歷50多天深度昏迷的患者,在醫生的奮力救治下,終於有了朦朧的意識。
(10)父親的犧牲和母親的教誨在他幼小的心裏播下了一個朦朧的意識——長大後要像父親那樣,做一個對黨和國家有用的人。
(11)在一次聚會中,他第一次見到了電腦,開始對計算機有了朦朧的認識,後來經過不斷學習,成了這方面的專家。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