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世界都要警惕,一旦同時出現這2個徵兆,“世界大戰”或將發生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經典

眾所周知,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僅僅發生過兩次能被稱為“世界大戰”的戰爭,那麼,在當前的和平穩定大環境下,“世界大戰”是否可能會再次發生?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經濟危機出現與民族主義思潮抬頭往往是戰爭的跡象,一旦同時出現這2個徵兆,“世界大戰”就或將發生,在這種時候,全世界就都要警惕了。
要知道,戰爭是一種羣體性的行為,通常來説,一個國家如果需要引發一場戰爭,必然需要得到本國民眾的傾力支持才能做到這件事,因此,一場戰爭的發生必然需要非常明確的誘因,而事關每一位民眾日常生活的民族主義和經濟危機,無疑是促使戰爭爆發的絕佳誘因。
畢竟,不管是人,還是國家,都必須在獲得充足資源的前提下才能生存下去的,而經濟危機的存在意味着這個作為國家的主體得不到足以維持保證所有人民都能得到温飽,甚至存活下去的資源,因此,為了保證這個國家的存活,就必然有着擴大內需提高生產力,通過挖掘內部潛能的方式滿足一個國家自己的生存需求,又或者,爭取獲得其他國家的資源保證自己得以存活,如果一個國家最終選擇使用暴力來從其國家主體手中得到資源,那麼這種行為就會被我們稱為戰爭。
如果説經濟危機的出現代表着國家發動戰爭的動機,那麼民族主義的存在就是一個國家發動戰爭的意志,作為個人或者羣體爭取生存空間或者拓展空間的一種意識,民族主義根本的目標是表達個人或者羣體獲得力量、自由和財富的一種願望,為此,作為國家主體的民族將會為此付出他們絕大部分的努力,因此,當一個國家的主體被這樣的意志激勵起來,用於對內挖潛的時候,這個國家將會獲得生產力和技術水平的急劇攀升,而這樣的力量如果被用於對外發展,那麼,這意味着這個國家進入了探索時代,或者選擇和周邊的國家展開一場戰爭。
當然,這樣的對外戰爭或者會有着明確的訴求,像是獲得土地、資源、人口或者達成某些條件,也有可能會沒有自己固定的訴求,像是在二戰期間日本發動的戰爭固然有着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訴求,不過由於日本上層建築的混亂性,他們的訴求實際上是模糊和混亂的,這也導致了日本最終因為步子邁得過大,耗盡了自身所有的戰爭潛力而最終戰敗,因此,儘管經濟危機和民族主義這兩個徵兆的共同出現意味着戰爭,不過一場戰爭是否有着明確的訴求和清晰的目標,卻並非由這兩個徵兆共同決定的,或者,隨着戰爭的持續,發動戰爭的國家最初的訴求或者會出現變化,並且有可能對這個世界造成更大的傷害。
所以,隨着目前疫情正在急劇擴散,並且導致部分國家出現了經濟危機,我們在對這些處於危難之中的國家給予援助的同時,也應該保持一份警惕之心,儘管出現經濟危機和民族主義並不意味着戰爭爆發的必然性,不過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保持小心謹慎總比疏忽大意,最終像是美國那樣因為疫情而損失慘重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