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有人説劉備伐吳大敗令蜀國國力大減,吳國國力也受挫,聯盟關係雖然還在,但彼此不免更加戒心,本來魏國國力已是超出吳蜀總和,此時吳蜀再挫減國力就更把距離拉得更遠,為以後的伐魏戰役埋下了失敗的禍根,其實諸葛亮的隆中對裏説過劉蜀應該進川屯兵,待天下形勢有變時則兵分兩路從荊益兩州出發攻魏,則霸業可成。
這個(天下形勢有變)應該就是指吳蜀國力已達相當對抗曹魏又願意共同舉兵討伐的時候,所以説最正確的方針就應該是讓吳蜀兩國關係搞好,國力增好,一同傾全力伐魏,更可號召其它種簇加入伐魏,才能滅除劉蜀的真正敵人,當曹魏被滅後,東吳就不屬於很難對付的對手了,之所以説東吳不難對付,就是看一下後來蜀國被魏鄧艾滅後,東吳則隨聲倒下了。而當時的劉備卻為一個人的仇恨不顧江山存亡的後果堅持討伐一個不成威脅的對手,一個唯一能解危的幫手,蜀國辛苦經營的三分天下局面已成,正邁向成就霸業光復漢室的終點時,這一切就由這個錯誤的決定上開始瓦解,令蜀國步向滅亡之路,這還正確嗎?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劉備伐吳,遂有夷陵之戰,並最後以慘敗告終。這件事的對與錯,歷來爭論不休。概言之,認為是一個戰略失誤者居多,幾乎沒有人認為劉備此舉實際上是是一步好棋,只是沒有走好,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在此,老鄭卻要投劉備的贊成票,失敗是仗沒打好,不是戰略失誤。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我們知道,劉備伐吳打的是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目的是要奪回荊州。因為諸葛亮的鼎足三分之勢已成,現在即使聯合東吳,進攻曹魏,東吳只要不用實力,興復漢室就是一句空話。如果有了荊州,東吳即使不用力,蜀漢兩下夾擊,破曹魏也有七八分勝算。從荊州出兵比從漢中方便又快捷,對曹魏威脅更大,有威壓之勢,可直取宛城、許都。荊州物產豐厚,軍需供應充足,足兵足食不成問題。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所以無功而返,重要原因就是少了荊州之援。所以,劉備興兵伐吳奪回荊州,戰略上是完全正確的。加上關羽是劉備的患難兄弟,藉此報仇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一句話:劉備同鞋頭腦非常清醒,腦子沒有進水,值得打賞,無可指責。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大家還應該注意一點,就是劉備伐吳,丞相軍師諸葛亮並沒有反對,也沒有勸阻。只有趙雲説了“國賊是曹操,不是東吳”,對劉備此舉給予唱衰。孔明不説話就表示了默許,説明他內心也支持伐吳奪回荊州。這是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重要條件,荊州不可沒有,乃是決定勝負的砝碼。出乎諸葛亮意料的是夷陵之敗敗得那麼慘,久經沙場的劉備不應該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啊!
再者,如果奪了荊州,繼續進兵,一舉拿下東吳,則更好。那樣就不需要“三足鼎立,聯吳伐魏”了,而是憑據長江之險,南北對峙,積蓄力量,最後與曹魏決一雌雄。其統一中原,興復漢室,可以少用十幾年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上講,劉備童鞋真的成長了,他可以審時度勢,調整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更快更好地實現興復漢室的大目標。這樣看來,劉備的戰略眼光已經超過了孔明等人,的確有了稱霸天下的氣魄和能力。可頂可贊!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可是,夷陵之敗的原因何在呢?
老鄭以為,一是戰前蜀漢中央沒有很好地統一思想,沒有把諸葛亮、趙雲、李嚴、吳懿等的觀點意見統一到劉備的戰略思想上來。劉備也沒有耐心地把自己的意圖講給眾文武,從而形成統一的行動綱領。於是一個正確的戰略決策,變成了劉備個人的意氣用事,焉能不敗!
次之,諸葛亮沒有做好戰略謀劃,對進兵用兵做出必要的安排設計。他好像置身事外一樣,靜觀其變,對成敗沒有一番自己的思考。這説明孔明多少有一些私心,怕擔責任。對錯反正有主公劉備承當,自己何不落一個清淨。所以,夷陵之敗,諸葛亮難辭其咎!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還有就是先鋒官的選擇不慎重。這麼大的一次戰爭,劉備必須有一個文武雙全的先鋒官。誰最合適呢?如果趙雲要守巴渝為後援,那麼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魏延。此人對荊州的情況比較熟悉,文韜武略都屬一流,對付陸遜綽綽有餘。漢中交給王平、馬岱等鎮守料也無妨。當然,沒有任命黃權作為軍事參謀長,也是造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都沒有充分做好,再加上劉備的臨戰輕敵,認為呂蒙、甘寧已死,陸遜是無名鼠輩,不足為訓,連營又札在沿江易燃的樹林中,違背了起碼的軍事常識,凡此種種都無形中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我這麼講,您可能會笑我亂嘚吧,不過一事後諸葛亮而已。其實,就這也是高抬了在下。大凡後人評論三國,有幾個不是站着説話不腰疼的。不必當真,舌頭之功而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9 字。

轉載請註明: 説一説劉備伐吳,真是一個戰略失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