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王智遠
1980年初大批知識分子,機關幹部,國企人員下海“經商”成為熱潮,90年代,PC互聯網崛起成就部分人挖掘時代紅利。
每個時間總有很多機會帶給人們,時代在變,紅利也在迭代,但不論何時曾經的人想要追求自己的事業,總要走“單行道”,選擇A或者選擇B,然後孤注一擲走下去。
在傳統社會條件下,人們會從事一種職業,一直做到退休,隨着智能手機爆發人們進入移動互聯,時間彷彿發生了變化。
現在互聯網改變衣食住行,也降低很多人的從業門檻,給人們嘗試新職業的機會,但同時也加劇了人才競爭。
網紅帶貨主播,圖文自媒體,UP博主,網文寫手,滴滴司機,餓了麼騎手,越來越多的人現在選擇A職業同時還能兼職B職業。
做一個“兩條腿走路,多種能力兼備”的π型人才,是當今時代生存且構建壁壘的核心。
π型人才也叫“複合型人才”,它完全具備“複合性,發展性,創新性,競爭性”四個核心特徵,是21世紀人才的標準。
從企業角度出發,公司發展核心在於“降本提效”,建立協同方能促進高質量運轉,而在過程中,就會要求人才能力模型不斷變化。
不僅要在本崗位做深,還要橫向擁有一覽眾山的整體思維,同時要把“自身所做的一切”整合傳播出去,為公司帶來價值,如何成為π型人才,你可能需要對概念的知曉及“可遷移式成長”。
01.結構洞的出現在成為π型人才之前,我們先了解什麼是“T型”,T型人才是按照知識結構區分出來的,用字母T來代表人的知識結構點。
“一”橫代表廣博的知識面,“|”代表專業的深度。
兩者結合既有較深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知識面,這類集深與博一身的人才稱之為T型人才。
市場為什麼會出現從專一性人才到T型人才的變革呢?其本質源於社會不同階段發展,對職業的需求變化。
- 主要分為四個核心階段:
早在1.0時代,眾人下海經商做起傳統生意,一切都在打通“供給與供需”的關係,你學習一門技能,就可以得以生存,比如“考會計證,工程師證”,這類屬於專業性人才。
到2.0時代,也是所謂80年代末,90初,這時經濟發展逐漸多元化,便出現耳熟能詳的技校,例如“藍翔,新東方”等,為社會輸入技能型人才。
到3.0時代PC互聯網早期,人才市場開始日益增長,很多人開始研究在某個領域涉獵多種專業,在“寬知識,深專業”基礎上形成一專多能,來建立自身壁壘。
當下4.0時代,一個人至少要在兩個領域深耕,同時擁有兩個雙向技能,比如互聯網行業營銷和設計崗是分開的,如果某個設計師既懂營銷,又懂品牌設計,那麼它在行業內競爭優勢就顯得巨大。
造成人才競爭格局不斷變化的核心在於“互聯網”的演變加速數字化的提升。
從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存量為王,到開啓萬物互聯,其實本質是頭部公司(百度,阿里,騰訊,字節)的格局改變了“交易形態”和“社交網絡”,出現了一種網狀式鏈接模型,“結構洞”。
- 什麼是結構洞(structural hole)?
該理論提出者為社會學家羅納德·波特(Ronald Burt)在1992年《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中提出。
指“社會網絡中的某個或某些個體和有些個體直接聯繫,但與其他個體不發生直接聯繫,無法連接或關係間斷(disconnection)的現象,從網絡整體看好像“網絡結構”中出現了“洞穴”。
《結構洞理論》
簡單來説:
網絡是有“鏈接構成”的,在網絡中經濟人B和C都與A有聯繫,如果B和C之間缺少更直接的連接,而必須通過行動主體A才能形成聯繫,那麼A就在人際網絡中佔據一個結構洞。
顯然人際網絡的結構洞越多,A在人際網絡中的地位就越高,它調動人際關係為自己服務的能力就越強,所以經濟人會盡力發展自己人際網絡的結構洞。
那麼,從人才競爭壁壘角度,通過結構洞能告訴我們最淺顯深刻的道理是什麼呢?
其一:
所謂互聯網時代,你在公司重要的崗位專業做深,知識面做寬,行業做透,讓別人“鏈接”上“你”的能力很重要,這也是專家+管理路線的核心。
其二:
人際網絡的更新,就會讓我們不斷喪失“能力”,因為重合壁壘性低的技能會被別人所替代,讓自己始終立足於新的“有效結構洞”的位置很重要。
其三:
由於“結構洞”原理形成,似乎“個體或者組織”要想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就必須建立廣泛的聯繫,同時佔據更多的結構洞,掌握更多信息,才能促成“效率”甚至“交易”。
社會是一張大網,我們每個人是這網上一個“結點”,與我們相連的每一條線都是與他人交往的結果。
通過認知結構洞,如果我們結論僅限於此,那麼就很容易陷入庸俗的“拓展人脈關係”“積極社交”這一套心靈雞湯中。
事實上,要變成π型人才,就得先成為T型結構的人,打造有質量的社交,關鍵點在“垂直領域做深”上。
從個體工作角度,T字一豎代表着你的經驗能否成為方法論,橫線代表方法論能否成為“有形資產”,從而藉助互聯網加以放大的能力。
從公司角度,T字的一豎代表着你公司所細分業務能否解決社會問題,橫向代表“市場部鏈接外界”的能力。
有了這些才能再向π型演變,否則從公司角度,就像強國無外交一樣,無人知曉。
從個體角度沒有能力,你只不過是人際市場中的“索取者”,要麼是別人能力的複製品,不可建立真正的壁壘。
所以,結構洞的本質是讓我們瞭解“T型”的重要性,T打包就是網絡中的“一個結點”,然後再把很多事情通過整合,擴大規模效應,從陌生關係和資源裏做很多事情。
02.理解π的核心π從表層形態看它與T不同的是“多一個小腿”,小腿核心是“你的第二職業”,俗稱“熱情技能”,仔細看它像不像一個兩腿走路的人。
而且這個人能將多門知識融會貫通,找到底層原理並進行創新甚至“構成有效壁壘”的能力,和你列舉一個簡單的故事。
- 帕特里克·泰的故事:
新加坡有位國會議員在大學學的是法律專業,但畢業後他並沒有進入法律系統,而是當了一名警察。
在當警察過程中,他一直致力於社區和法律服務,與此同時他也沒有放棄法律學習,一邊當警察一邊學習國際法,並且拿到了法律碩士學位。
在結束警察生涯後,帕特里克被新加坡全國職工法律服務部門聘任,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既需要處理法律問題,又要跟工會打交道的部門。
帕特里克被聘任,正是因為他恰好同時具有法律和社區服務的技能,這就是典型的“π型人才”的經歷。
或許多數人會認為,這種經歷成功是成功但應該很少見,別説複製了,對於大部分人培養一個技能就很不容易了,想要再培養第二個技能,豈不是難上加難?
其實未必的,人的職業發展是線性增長的,技能到什麼水平跟投入的時間精力成正比。
人的技能發展更像一條對數曲線,在剛接觸一項新技能時,我們通過簡單的學習就能突飛猛進,但後期你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會越來越費勁。
這意味精通一個技能自己可能需要“一萬小時定律”練習,但掌握基礎,並不需要花費很大時間。
不過你也可能會問,雖老話説技多不壓身,但多一項技能,尤其是那麼不精湛的技能,要它有什麼用呢?其實還真有用。
列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一個程序員,他除了開發以外會寫作技能,那他可以把自身的方法論總結出來寫成一本書,就會帶來附加值。
如果一個產品經理,他除了畫PRD原型外,懂得運營增長技能,並且投入足夠時間去精通,那麼他的能力在公司將會更強。
如果一個視覺設計師,他除了平面設計外,精通品牌戰略,文案創意知識,那麼他是不是就可以做“品牌設計師”,在垂直領域更為強大。
你看上面這些例子,是不是“雙重技能在身”,就算你不把“第二技能”修煉到一流水平,你也可以通過技能的疊加來獲得屬於“π型人才”。
π型人才在大公司“競爭力”頗為明顯,一人能夠帶動整個小組,但從市場來看,似乎眾眼望去π型人才很多。
- 如何從眾人中將自己價值最大化放大出去呢?
我認為π的另一個核心重點在於J,也就是π的小腳部分,J代表“整合,營銷,傳播,放大”的能力。
《π的核心能力表現》
在市面上有一類人被稱之為“超級個體”,他們有一套完善的閉環能力,當中包含三個要素:能力,資源,交易。
他們也是“結構樹”鏈接者,這類人羣能夠解決“公司與公司之間合作鏈接”效率問題。
有些超級個體不斷壯大,便成為“超級組織”或者“網絡協同組織”,這些人一般“網紅,自媒體,創意公司,公關公司”較為常見。
總結看來,成為π型人才不僅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裏要有很深認知,並且還要有“兩個技能知識融會貫通”整合,推廣,放大的能力。
03.不同行業知識如何有效“遷移”身邊不少人説:“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工作以後全還給了老師完全用不上,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方式,任何知識都可以進行遷移,融合到工作技能中。
- 知識都是各種不同的系統:
萬物都是“各式各樣的系統”,比如一座城市,一家公司,一組英語,一套管理理論等等。
人學習本質是在學習不同系統,比如“物理學”“生物學”“哲學”,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更好了解這些系統的運作機制呢?
答案是“先把握系統的框架”。
因為“框架”是對系統構成元素與元素之間有機聯繫的簡化體現,比如上述的公司最簡單的框架就是“行政,市場,運營,產品,技術”組成。
每個人都具有框架思維,只是在處理複雜事情時沒有啓用,或者根本沒有認真去尋找“框架”之間的“聯繫”,這些聯繫就是底層“規律”。
比如:我們在表達時,很多人會説我不知道你在説什麼?要麼是我知道很多一下説不出來真心想表達的,這個時候若有人告訴你,有一個“金字塔框架”,你就會特別順利。
什麼是金字塔模型:
我把它為四個維度,分別是實現什麼?目標是什麼?我怎麼看?發生了什麼?自上而下結論,目的,再分析過程。
無論何時“結論先行”,然後解釋內容,最後分析過程,這樣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例如,你和領導彙報工作,一進門就闡述一堆過程,領導哪有時間聽,他也會一下子蒙圈,不知道你在表達什麼。
因此萬物都有規律可循,要麼啓動大腦中“框架思維”找規律,要麼拿別人已經總結的“知識框架”現學。
無論哪種方式,學習的本質是要搭建一個符合自己個性化工作需求,能為自己產出效益,並且無論“遷移”到哪裏都能持續輸出價值的“個人知識體系框架”。
- 如何搭建自己靈活的知識框架:
1.基於工作流程搭建
開始搭建工作流程知識框架時,我一般從個人職業目標,工作應用場景出發,因為這樣你獲取的知識都是指向一個應用目標,不但便於“學習和管理”,而且能夠快速啓用,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核心流程是:
金字塔出發(目標,需求,過程)— 學習 — 實踐 — 吸取新知識 — 再學習 — 迭代升級。
公式總是無趣的,不妨參考具體案例:
比如你開始工作時是做市場,為客户推薦貴公司產品給客户,那麼對於初級市場人員,銷售流程為:
挖掘客户需求 — 銷售準備(資料)— 拜訪客户 — 介紹產品 — 答疑解惑 — 成交(未成交) — 跟進。
這不需要學太長時間便可掌握,根據銷售流程我們很容易構建一個框架,所謂工作的本質就是問題的疊加。
2.基於業務領域專業知識搭建
構建專業知識框架,首先要找到專業知識背後相通的本質規律,按照本專業領域主要原理和定律來組織。
不僅如此還要滿足兩個要求:一是核心訴求(性格特徵,習慣,與專業無關的通用能力,如人脈鏈接能力)。
二是要求所有的核心素質,通用能力,專業技能,必備知識圍繞我們的職業目的整合一個有機的整體。
並且能力知識體系搭建,還要隨着實際目標改變,以及晉升機會逐步學習,補充修正這個知識體系,讓它變得更完善,有遷移性。
舉例説明:
一個營銷總監,他必備知識構成有“垂直領域”和“深專業”兩塊。
其他構成分為4塊,分別為“競品分析(宏觀,微觀,中觀)”“核心素質(性格,智商)”。
“可遷移能力(快速學習,精準表達,寫作,人際關係處理)”“可遷移技能(一般技能,工作技能)”組成。
有了上述基於工作流程搭建的“個人知識體系框架基礎”,到了這一步你只要找到行業內的參照物,譬如牛人寫的書,分析他們的框架然後吸取體系,融合自身內容便有新知識體系出現。
那麼你在進行思考,知識的可遷移能力來自於哪裏?
我把它總結為:對於知識系統的認知,處理事情的三角金字塔原理,基於工作流程的知識框架,基於專業領域的知識框架,這一套流程猶如“PDCA”循環。
在互聯網行業所有崗位對於個人而言,均可變動,若把這一套學會,加上強大的學習力,80%不確定性都不會令我們迷茫,因為你完全能夠把“可遷移能力”深入骨髓。
π型人才之所以能在不確定的社會,建立高壁壘始與不敗之地,是因為碰到問題,擁有自身“認知體系”,能夠快速識別,還原問題背後的真相,直擊本質。
其次“超強學習力”及“框架思維”能夠快速的瞭解,入門一個新知識或領域,再者“擁有可遷移的能力”快速調整,勝任,滿足新的職業需求。
04.形成小閉環“兼併發力”。為什麼要成為π型人才,答案是在不確定的社會中讓自身多一些“確定性因素”。
現實中顯然“適應環境”和“應對隨機”的變化並非輕而易舉。
所以面對多變的環境和外部世界,一成不變的單向思維和一元模式已經遠遠無法幫助我們正常自如應對,怎麼辦?這時我們要學會“轉化自己”。
- 説一個蒼蠅和蜜蜂的實驗:
科學家把幾隻蒼蠅和蜜蜂放在一個玻璃瓶中,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着窗户。
結果,蜜蜂不停地在瓶底打轉,拼命尋找出口,直到他們耗費自身所有體能和精力,最終“因力不從心而餓死”。
而蒼蠅不斷亂撞,在不到兩分鐘內,最終從瓶的另一端逃出。
但當把瓶子放在較為“暗”的地方,只開一個小孔透出光亮對準瓶口時,蜜蜂便能很快脱身,而蒼蠅卻很難找到出口,因為蜜蜂的複眼有更強的向光性。
對陽光的敏感和偏執決定它們不肯接近黑暗的地方,哪怕是出口。
從這個實驗中能夠得知哪些?
什麼是蒼蠅模式:蒼蠅就像那句老話説的,“像個沒頭蒼蠅亂撞”,因此有五個象徵性代表詞,分別為“不斷試錯,冒險,即興發揮,創新,敢於挑戰”。
什麼是蜜蜂模式:蜜蜂平時的工作是“高效”而有條不紊的兩點一線,因此有三個同樣象徵性詞彙代表,分別為“邏輯,堅持,目標感”。
實驗總結,不管是堅持不懈,不斷試錯,冒險,挑戰創新,還是邏輯,目標感,這一切的本質還是回到“助於人們應對不確定性變化”。
上面蜜蜂就像專業做深的人,而蒼蠅更像π型思維的人。
查理·芒格説:“對於手裏拿着錘子的人,看什麼都像釘子”,這是不明確的做法,畢竟現實世界不是按照學科分類劃分,也非獨立而不重合的構建着單一的規則。
《物種起源》中曾總結,“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基於各種不確定性,我們要勇敢的“轉化自己”,從蜜蜂到蒼蠅,工作中多嘗試,日常中多見牛人,想到就去做,做了不對趕緊調整。
這個不確定性時代不屬於那些“想明白再去幹的人”,而是“先開槍,後瞄準,快迭代,速佔位”的人,轉化自己很重要。
- 個人小閉環在哪裏?
還記得上述中超級個體三個要素嗎?能力,資源,交易。
當能力有了,充其量在公司你是個厲害的角色,但在行業中資源與人脈並不會自然而來,這是酒香怕巷子深的時代,那麼怎麼辦?傳播出去。
傳播的核心是什麼?播和傳。
播靠什麼?聲音,語言,這一切稱之為“有聲信息媒介。傳靠什麼?除了聲音外還有圖文,這屬於“視覺部分”,所以文字圖片也是載體。
有效傳播最簡單的形式為“做好觸手”,你的觸手就是“信息(圖文,音頻)”信息代表穿透力,信息代表“個人品牌”。
當你的信息輸出越多,影響力就越來越大,這時你的結構洞將會變的更多,掌握的信息差也同樣更多,那麼“交易”就成了你的核心。
交易的本質是什麼?在市場上是“解決問題”“匹配需求”“達成共識”,為什麼要做交易,答案是“鏈接能力的認可”。
那麼交易什麼才能做好鏈接,答案是“交易你的能力”。
將你的能力變成“有形產品”,比如市面上你看到的“諮詢服務”“付費課程”,這就是典型π型人才應對不確定環境,可確定性的能力。
總結下形成小閉環“兼併發力”的核心是其一將自己從蜜蜂轉化為蒼蠅,其二將能力轉化為產品。
寫在最後:
π型思維不是超級個體,超級個體一定擁有π型思維。
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幹什麼工作,我們都要發展興趣技能,併為之傾注激情。
那不單單是一份熱愛,是能夠幫助我們抵禦危機,獲得更好發展機會甚至改變命運的武器。
將你的第一技能做專,熱情技能做透,兩者融合一起播傳出去,你就能實現跨越式成長。(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