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促成英德對立、避免法國淪為戰場,剖析馬其諾防線背後的戰略玄機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 ??自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結束以來,連接世界各地的全球秩序體系初步建立,英國憑藉先進的工業實力和海上霸權而成為左右全球事務的主導力量,史稱“不列顛治世”。然而隨着1871年普魯士對德意志地區的統一,歐洲均勢秩序被打破,德國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迅速崛起,並向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發出越來越強烈的挑戰。
到了1914年之前,德國工業產值超過了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國,並先後在一戰和二戰中與英國交戰。如果説德國是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敵人,那麼法國則可以稱得上是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盟友。20世紀上半葉,當美國、德國、日本和蘇聯相繼崛起之時,法國與英國一樣正處於一個漫長的衰落期。二戰期間,法國是整個同盟國陣營中唯一遭受滅國厄運的大國,這不僅勾起了人們對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慘敗印象,甚至讓其苦心經營的馬其諾防線淪為笑柄。
人們關於二戰初期法德戰局的評論有許多,有人認為法國之所以戰敗是因為德軍裝甲部隊出其不意的繞過了馬其諾防線;也有人認為集中使用坦克是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重要因素,法軍對坦克的分散部署弱化了防禦硬度;還有人則站在對軍隊的管理層面進行點評,認為法軍士氣低迷、政策混亂,因此不堪一擊。這些觀點所專注的領域各不一樣,卻不約而同的將最終的落腳點放在了馬其諾防線的部署上,認為法國正是實施了這樣一個“愚蠢”的計劃,才導致開戰之後迅速落入下風。
頗為詭異的是,一戰中按照“施裏芬計劃”行動的德軍就並未將主力放在法德邊境,而是部署在了北部的比利時方向,並且一戰以後德軍總參謀部的對法作戰構想中,依然是以“施裏芬計劃”為主要藍本,甚至英法兩國軍方也都做出過精準判斷,認為德軍將故伎重演的從比利時方向進發。既然如此,法國為何還要忽略一戰時的前車之鑑,在20世紀30年代比利時反覆呼籲法軍加強邊界堡壘工事的情況下,選擇視而不見呢?
法國對比利時方向的“選擇性失明”,一方面源於比利時政壇多股勢力相互掣肘、政策多變的現實環境,另一方面則處於宏觀戰略層面的考量。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法德兩國天然成為歐洲大陸中心的地緣競爭對手。自中世紀後期以來,尤其是英法百年戰爭之後,法國逐漸從封建領主制度步入君主集權制度,影響力持續上漲。然而鑑於法國海陸兩個戰略屬性的原因,在英法持續對抗的大背景下,法國必須確保中歐的德意志地區保持分裂狀態,這樣才能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之中。
神聖羅馬帝國後期逐漸陷入分崩離析的局面,拿破崙戰爭時期迫使神羅皇帝取消帝號,德意志地區旋即成為法國、奧地利和沙俄之間的緩衝國。但是自此以後,法國不論是人口、工業增長速度還是軍事改革上都遠遠不如德意志各邦,普法戰爭法軍的慘敗即是明證。也正是在普法戰爭之後,法國軍方開始重拾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的傳統,逐步強化了以戰略防禦為主的要塞工事。
不過,既然普法戰爭色當戰役中,法軍能在法比邊界被普軍打的慘敗,法國自然不敢再度與德國單打獨鬥了。恰在此時,處於對崛起中德國的忌憚和對威廉二世外交政策的恐懼,英、俄等國相繼被法國拉入到了一個反德陣營裏去了。不過,即便如此,法國也未必能將英國拉入到對德作戰中,分擔自己的戰場壓力。更為重要的是,法國在一戰爆發初期犯下了一個戰略性錯誤。本來按照德國“施裏芬計劃”,德軍不得不取道比利時,踐踏中立國原則,繞道襲擊巴黎,但這樣做的代價是招致國際上的巨大壓力。不過,如若法國在法德邊界主動出擊,一切都將迎刃而解,但專注築造要塞幾十年的法國又怎麼會主動出擊呢。
讓德國人大跌眼鏡的是,一戰初期法國確實主動出擊了,他們無法遏制自己對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慾望,發起了“第17號計劃”直奔法德邊界而去。法德邊界的德國一方防禦工事同樣非常密集,尤其是隨着機槍等新型武器的運用,導致法軍付出了大量無意義傷亡之後才幡然醒悟。所幸的是德國人犯下的錯誤更大,為了繞開法國的防禦工事,他們選擇大體按照“施裏芬計劃”推進戰爭,攻佔了比利時等低地國家。然而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三個低地國家自西班牙王位繼承人戰爭(波旁王朝與哈布斯堡王朝爭奪西班牙所有權)之後,始終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成為英國維護本土安全的歐陸橋頭堡。德國的行為無疑將英國推到法國一邊。
隨着英國參戰,尤其是後來美國處於經濟、政治利益的考慮對德宣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陣營戰敗也是必然的了。雖然法國是一戰的戰勝國,但這卻是一場慘勝。法國雖然成功拉攏到了足夠的國家分擔法軍在戰場上的壓力,但工業重心所在的東北地區卻遭到了戰火的瘋狂摧殘、傷痕累累。戰後法國軍政界精英經過了深刻反思之後,認為未來如若法德戰火重燃,既需要避免與德國單獨對抗、再度建立一個反德聯盟,也需要竭盡一切努力的將戰場放在國境之外展開,並且要善於發揮防禦優勢。
既然想確保法國工業區的安全,禦敵於國門之外,就必須主動攻擊,但同時法軍決策層又認為未來戰爭依然是防禦佔優,勢必形成以防守為核心的作戰計劃,這兩者是相互衝突的。更重要的是,戰後英國同樣遭受的是一場慘勝,英國民眾普遍厭戰,紛紛呼籲放棄歐陸責任,重新奉行光榮孤立。另外,由於《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於苛刻,英國內部認為要警惕法國新拿破崙帝國的聲音若隱若現。在此背景之下,想要拉攏英國成為自己的盟友而繼續共同對抗德國是談何容易。不過,隨着事務的進展,法國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一個符合以上要求的戰略態勢。
法國在法德邊界部署馬其諾防線,卻故伎重演的忽略了比利時方向,誘使德軍日後重啓施裏芬計劃。一旦德軍施行施裏芬計劃,勢必再度出兵低地國家,從而威脅英國。為此,英國不得不保持與法國在比利時方向的密切軍事合作。如此一來,法國既將英國重新拖入反德同盟行列,又能夠將戰爭的主戰場預定在比利時,兼顧了進攻和防禦兩個方面的要求。換言之,比利時既是法國對英國的誘餌,又是法國對德國所指定的戰場。
馬其諾防線的存在,是法國對德國的一次戰略擠壓,這要求德國在兩個方向上必須做出抉擇。是選擇繞過馬其諾防線踐踏低地國家從而惹惱英國,還是放棄西線轉而向東與蘇聯對抗。在法國看來,不論德國最終做出何種選擇,法國都將立於不敗之地。不過在法國的計劃之中,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法軍南部的馬其諾防線與北部比利時方向的結合部,由於地理環境而存在一個兵力防禦相對脆弱的缺口,那就是阿登山區。
阿登山區面積逾10,000平方千米的歐洲西北部森林台地,範圍包括比利時和盧森堡的一部分,以及法國的默茲河谷地。這裏崎嶇難行,非常不利於大兵團作戰,並且缺乏鐵路系統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即便德軍穿插了阿登森林,又將遭遇默茲河天險,而法軍卻在此遭遇整裝待命。換言之,法國在戰前非常清楚德軍裝甲車有穿越阿登森林的可能性,並基於此設置了一個陷阱,就等着德軍鑽入口袋陣中。
在法軍看來,德軍一旦到達默茲河,勢必需要等到火炮、輜重以及步兵作戰單位的集結,而後才能發起強渡作戰。因此英法方面就將擁有5到6天的時間從巴黎(西)、比利時方向(北)和法德邊界馬其諾防線(南)三個方向夾擊德軍,而此時的德軍卻背靠默茲河,進退維谷,必將全軍覆沒。
當然,二戰西線戰事爆發之後,德軍的確按照法國人的劇本在走,甚至當法軍高層獲悉德軍真的從阿登山區挺進之時,欣喜若狂。許多軍官認為大局已定,德軍必然一敗塗地。然而隨後的局勢一落千丈,德軍並未按照法國原先設想的那樣整頓軍隊後再渡河,而是裝甲部隊在工兵(搭建浮橋)和空軍(彌補火炮缺失的不足)支援下迅速穿過了法軍的多層防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英法聯軍的分割包圍。此後聯軍在指揮慌亂和後勤不足的情況下,遭到德軍從東西兩個方向的碾壓,雖然敦刻爾克大撤退逃離了不少有生力量,但歐陸卻被拱手讓給了德國。
綜上所述,二戰之前法國在法德邊界修築馬其諾防線,卻選擇性忽視對法比邊界的要塞修築,既是希望將未來戰爭的戰場設定在比利時,又是從戰略上引誘英國入局參加對德戰線。即便阿登山區是法國整個防線的軍事部署中最為脆弱的一環,但憑藉一戰的經驗,依然認為可以作為剿滅德軍的陷阱。然而在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的精妙設計下,德軍充分發揮了機動性優勢,巧妙的突破了聯軍的層層防禦,從而導致法國“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嚴重後果。
正所謂“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法國憑藉自身的戰爭經驗,忽視了德軍戰術、技術層面的進步,從而導致整個防禦計劃遭到破壞,馬其諾防線也因此淪為笑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