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高中語文名師董騰:教研是在線大班課產品體系的核心
芥末堆 11月27日 李海顏 報道
11月24日,在“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芥末堆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高中語文名師董騰帶來了“在線大班課產品體系搭建”的主題分享。
他表示,未來2年,前端體驗課配銷售、中端正式課配主講老師、後端配輔導老師的產品體系將分別被諮詢師、課程產品和講師所取代,而教研將是前中後端的連接點,成為在線大班課產品體系的核心所在。
以下為董騰的演講實錄:
前端:“諮詢師+正式課”取代“銷售+體驗課”今天聊的是在線大班課的產品體系,在線大班課有前端、中端、後端三條線。前端是體驗課配銷售,中端是正式課配主講老師,後端則配輔導老師。根據我的從業經驗,前端體驗課配銷售的模式一定被歷史淘汰。很多機構雖然將銷售改名為輔導老師,但輔導老師本質上從事的仍是銷售的工作,所以輔導老師也會被時代改變。
前端沒有了體驗課和銷售,又會變成什麼呢?會變成前端只有一個諮詢師為家長提供諮詢服務,由諮詢師帶領用户直接進入正式課,在正課中體驗。沒有在線教育時,用户都是進入到班級中試聽正課,沒有專門的體驗課,而這種試聽課的模式很有可能回到線上。
那這種模式什麼時候會實現呢?我認為到了2022年基本都會是這種模式,用户直接進入正課體驗然後購買,不再有前端的體驗課配銷售的服務,前端的改革這是一定的。
中端:課程產品取代“正式課+主講老師”再來看中端,在線教育正式課分兩種:標準和非標準,分別對應當年的學而思模式和新東方模式。學而思從小學學段往上做,以高價格招來行業內的名師,由名師負責講義和課件的製作形成標準化的教研,再由大學生來講授。而新東方是從大學往下做,新東方是招收具有表達能力的老師來授課,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學而思的標準化對應的是理科模式,而新東方的非標準化對應的是文科模式。
理科容易標準化,而文科不易標準化,我自己就是講高中語文的,語文是最難標準化的。但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標準化是必然,那未來改變方式又會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在小初階段沒有絕對名師,在小初階段應該採用標準模式,不一定要讓名師來做教研,而高中階段則應該由非標準轉向標準,讓名師來做教研積累,應該讓最頂級的名師成立教研中心,把教研產出賦能到老師、銷售、輔導的身上,再用團隊的分成給到教研名師,這才合情合理。
在課程產品上,現在基本都是大班,但未來不可能只是大班,會是“大班+小班”的產品模式,應通過互動課件、學習數據、智能背誦、智能作業、智能題庫等形式,進行分地區、分年級、分版本、分程度、分進度的授課。
輔導老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完課率,而應關注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有效的聽課率,學生答對了題才叫有效聽課,如果答錯了輔導老師應該通過課堂所記錄的學習數據,將信息彙集到一起,單獨為這些學生開課,這才是輔導老師應該做的工作。
後端:講師取代輔導老師最後是後端,後端的輔導老師也將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小班老師、小班主講、精品課主講,或者是第二主講。無論什麼稱呼都是講課的老師,這種模式無限趨近於線下小班課。
所以整體結構地搭建變成了前端是諮詢師,中間是課程產品,後端是講師。但如何將前中後端聯繫在一起呢?這就要靠教研,前後段的內容都應該由教研統一來出,這才是更加精準的事情。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一節課的產生—教研工作的16步:
1.教研團隊內部培訓理解題型與知識點;
2.教研團隊從試卷出發,彙總試卷進行選題;
3.教研+學生代表,討論學生在學習中實際出現的問題;
4.教研+輔導,討論課程整體設計規劃;
5.教研+前端輔導,討論售賣合理性、微調課程 ;
6.教研+主講,培訓課程大綱、微調內容 ;
7.教研+產品,製作互動課件、智能作業內容、小班課內容;
8.教研+主講,Demo課展示與調整;
9.教研+輔導培訓,小班課內容 ;
10.教研+輔導,Demo小班課展示與調整;
11.產品體系説明會,前端、中端、後端向運營、質檢、客服各個部門產品體系;
12.教研製作產品説明手冊,分發前後端並培訓;
13.正式課+小班課,教研抽查監督;
14.輔導老師檢查學生筆記、收集學生考試試卷和學生反饋;
15.針對問題主講老師正課講解,教研重點客户私聊分析;
16.教研+輔導老師+主講老師,對收集的問題進行分析整理,完善產品體系。
這是一節課的產生16個步驟。我個人認為,在線教育行業技術水平就是教研的水平,沒有任何事情比這個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