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1449年的夏天,漠北蒙古的瓦剌部首領葉也先率領數萬騎兵精鋭南下,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逼近山西境內的大同,守城的參將吳浩在這次戰爭中不幸陣亡。戰報傳到百里之外的北京城,明帝國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鎮,望着擺放在桌上的金箔奏摺,八百里加急的軍情令他坐立難安。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自明朝開國建邦以來,朝廷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大場面,幾十年安居樂業的生活,早已讓明朝君臣忘記了還有戰爭這回事。文武百官嘈雜吵鬧的爭論聲湧入朱祁鎮的耳朵裏,他怒目而視着眼前嘰嘰喳喳的大臣,就在他準備大喝一聲的時候,一旁的太監老師王振湊到他的耳邊,小聲説了句什麼。猛然間一聲輕咳打破了喧譁,萬籟俱靜的環境下,朱祁鎮洪亮的聲音響徹朝堂:朕要御駕親征。話音剛落,剛才還紛雜不清的聲音變得一致起來:皇上萬萬不可啊。來了興致的朱祁鎮哪肯聽這些明臣的話,更何況御駕親征這個建議還是尊敬的老師王振提出來的。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這一年的朱祁鎮才二十二歲,和他南征北戰的先祖朱元璋不同,朱祁鎮從未親自上過戰場,是位名副其實的守成之君。可這不代表朱祁鎮不想親自在戰場上指揮軍隊,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朱家有種不安分的嗜武基因。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介平民出身,硬是憑藉着過人的軍事能力和機警多變的軍事謀略,成功逆襲為萬里江山的主人。第二代皇帝(明朝官方認定)朱棣自幼出生在戰火紛飛的疆場,五徵蒙古是朱棣生平最自豪的戰績,朱棣的一生有一多半是在馬上度過的。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朱祁鎮崇拜這兩位先祖,他也想建立不世奇功,能夠記載到史書的戰爭,他的名字將會隨之閃耀。皇帝要御駕親征,文武重臣必須要隨軍出征,十天後朱祁鎮帶着一大批文武大臣以及五十萬軍隊浩浩蕩蕩地踏上征程。
縱使大臣們千不該萬不願,仍舊沒能阻止任性妄為的年輕皇帝,誰讓封建社會里皇帝最大!路上文武大臣就開始對朱祁鎮的二次教育,户部尚書王佐再三勸説朱祁鎮打道回京,親征不是好玩的,可朱祁鎮就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明臣的特點就是骨氣,王佐見朱祁鎮依舊繼續向前的架勢,立即跪在草地裏死活不起來。最後看不過去的太監王振派了幾個太監將其扶上馬,王佐的膝蓋都站不起來,好不容易才勉強坐穩。王尚書前腳剛上馬,兵部尚書就因旅途勞累不慎掉落下馬,而且這還不是第一次了。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最可笑的就是五十萬大軍,就因為二十歲孩子的一句話,熙熙攘攘地擠作一團,從京師一路向西出發,離大同還有一半路程的時候,糧草就空空如也。八月初一,朱祁鎮順利到達大同,在大同遊玩兩天後,又聽説前線打了幾次敗仗,他再次嚇得魂不附體,趕緊下令全軍班師回朝。兩天後,朱祁鎮帶着剩下的軍隊離開大同,隨行的王振出於某種炫耀心理 希望朱祁鎮可以從他老家蔚縣走,以此來告訴他的鄉親們,連皇帝都和自己是朋友。
可等到軍隊向南走了幾十裏,王振擔心士兵踐踏到他家的莊稼,又下令軍隊原路返回,再一直向東走,幾天後明軍到達離目的地懷來僅有二十餘里的土木堡。王振這時又弄了一出幺蛾子,他向朱祁鎮訴苦,稱再走下去脊椎就得累斷,從而朱祁鎮下令全軍在土木堡過夜。其實王振的脊椎沒有一點事,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他這次出行攜帶的一千多輛私人馬車沒有跟上來。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瓦剌首領也先迅速追了過來,將駐紮休息的明軍包圍起來,還切斷了附近唯一的水源。兩天後王振有些坐不住了,他向朱祁鎮建議:我們不應該坐以待斃,要果斷出擊,以此突圍出去。朱祁鎮對王振的話一向言聽計從,他立即下令全軍突圍,哪怕此時的明軍士氣低落,對方的蒙古軍隊則是士氣高漲。隔岸觀望的也先一聲令下,訓練有素的蒙古精鋭衝入不成人形的明軍裏,輕而易舉地俘虜了朱祁鎮。
明朝五十萬的正規軍全軍覆沒,數十位文武大臣在這場戰役中喪生,朱祁鎮則被當作勝利品關押起來。皇帝被活捉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可那都是出城投降的亡國之君,不得已而為之,此時的明朝正值國力上升期,如同一個人的壯年,皇帝卻被活捉,實在是歷史千年難遇的奇事。其實瓦剌首領也先起初並沒有想到能夠俘虜明朝的皇帝,因為此時的瓦剌不過是蒙古部落的一支,軍隊數量不足明軍的幾十分之一。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就連蒙古祖先也是在佔據中原百年後,又被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趕回了草原,也先做夢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可以活捉明朝皇帝。興奮的也先將朱祁鎮視作殲滅明朝的機會,最不濟也是能夠要挾明朝的王牌籌碼,參考宋朝歷史來説,也先和當年靖康之恥時金朝皇帝的情況如出一轍。不同的是,素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聞名的明朝,不是富庶軟弱的宋朝,挑軟柿子捏沒錯,但明朝絕不是軟柿子。
僥倖逃出重圍的王振,仍舊難逃一死,朱祁鎮的護衞將軍樊忠沒能保護好皇帝,本來就是掉腦袋的罪名 這時又看到倉皇逃命的王振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掄起錘子就朝王振的頭砸去,頓時腦漿迸裂、血流不止。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明英宗朱祁鎮被俘的消息剛傳到京城,與此同時,也先將要南下攻打京城的消息傳來,羣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朱祁鎮調走了明軍的主力部隊,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守衞北京城如同兒戲。似乎一場類似於北宋宋徽宗、宋欽宗般的靖康之恥,要在大明王朝再度上演。
就在羣臣亂作一團的時候,一名兵部侍郎堅定地站了出來,此後這名兵部侍郎將會力挽狂瀾,將易攻難守的北京城守得固若金湯,從此一舉改變明朝的國運。這位兵部侍郎的名字家喻户曉,他就是寫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不是德雲社説相聲的那位,而是位居明朝十大名臣之首的于謙。
參考資料:《明史》《明英宗實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5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朝這位皇帝任性妄為,本想指點江山,卻差點成就大明版靖康之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