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過後,一年一度的中考體育考試將拉開帷幕,學校體育教育再度受到社會關注。幾千年來,東西方體育課的發展演變之路起起伏伏,這都與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隨着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現代體育課的人文色彩日益鮮明,已從單純為軍事服務,轉變為塑造身心健康、體格強壯的公民。
西方古代體育教育由盛轉衰
西方的學校體育起源於古希臘。斯巴達和雅典作為古希臘最重要的兩個奴隸制城邦國家,因政治制度和經濟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兩種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體育教育模式。斯巴達主要通過戰爭征服其他國家,國民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因此,斯巴達式的學校體育教育以增強軍人的體力、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為主旨。而雅典以工商業立國,崇尚智力和文化教育。所以雅典的學校體育教育將身體素質培養與知識、藝術相結合,注重人的均衡發展。縱觀西方學校體育2000多年來的歷史,“為軍事服務”和“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這兩種體育思想始終並存,而且深刻影響着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
斯巴達青少年賽跑場景想象圖。
斯巴達體育教育體系的確立,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的來庫古時期。為了適應稱霸與統治的需求,來庫古建立了一套適應軍事化發展的教育制度,體育教育是其核心。斯巴達男孩7歲開始進入國家組織的少年團,接受嚴格而艱苦的訓練,內容包括賽跑、跳躍、游泳、角力、投鐵餅、擲標槍等。據南開大學教授王以欣所著《神話與競技:古希臘體育運動與奧林匹克賽會起源》一書記載:“各種距離的賽跑,尤其是重裝賽跑,是對戰士的速度和耐力的訓練。跳遠是訓練翻越壕溝等障礙物的能力。射箭、擲標槍、投鐵餅是遠距離作戰必備技能。摔跤、搏擊則是為徒手近距離格鬥做準備。賽馬是為培養騎兵,游泳是為培養擅長海戰的戰士。球類活動旨在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斯巴達青年在18歲至20歲時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參加實戰演習,20歲時成為正式軍人,一直服役到60歲。斯巴達人比較重視女子體育,讓女孩接受與男孩大致相同的體育訓練。
與斯巴達相同,雅典男孩也是7歲開始進入國家組織的學校學習。他們上完語法課和音樂課後,就開始進行體育鍛煉。體育老師先用橄欖油給每個孩子擦身,然後帶領他們在河畔、林間進行賽跑、跳躍、爬繩、角力和球類活動,有時還會進行體態練習。活動結束後就在河水中將身上的污垢沖洗乾淨。男孩長到13歲,升入體操學校學習。雅典人用“體操”一詞指代身體素質教育。體操學校的老師除了繼續教學生跑步、角力、游泳等技能,還會教學生射箭、騎馬、駕駛戰車。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會有音樂伴奏。練習結束後,還會組織一些表演性歌舞和娛樂性遊戲。體操學校的學習結束後,少數富家子弟升入體育館繼續求學,學生在體育館既進行體育鍛煉,也學習文化知識。雅典式體育教育重在培養身心健康的奴隸主子弟,為國家的各項發展服務。與斯巴達不同,雅典女孩沒有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不能參加公開的體育活動。
與古希臘相比,古羅馬的體育教育缺乏系統性。在共和時期,古羅馬的體育教育形式主要以培養“既能勞動,又能打仗的農民軍人”為目標的家庭體育教育為主。主要由父親在家給孩子上體育課,教孩子角鬥、騎馬、游泳和如何使用各種武器。在羅馬帝國時期,僱傭兵取代了公民組成的軍隊,這導致羅馬公民對身體鍛鍊失去了興趣,青少年也沾染上驕奢淫逸的壞習氣。
在崇尚神學的中世紀早期,體育活動被禁止,終日的懺悔和苦行,讓青少年體質普遍下降。到了中世紀中後期,騎士教育使得西方古典體育思想與實踐得以延續。一些封建主的子弟從14歲開始學習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和國際象棋等。20歲以後通過測驗或戰爭考驗,被授予騎士稱號。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收藏油畫《馬背上的卡洛斯王子》,反映了中世紀貴族對青少年的騎士教育。
近現代西方體育課變遷
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促進了以“人”為主體的獨立自由文化觀念的形成,西方體育教育走上了正式、成熟的發展道路。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首先提出,要在每1小時智力課後,休息半小時,早飯後要有1小時的散步和娛樂活動,這樣做是為了“使身體活動而讓心靈休息”。很多人將誇美紐斯提出的觀點視為課間活動和課間操制度的雛形。
18世紀中期,德國教育家古茲姆斯從醫學角度對學校體育課的內容進行科學梳理,提出體育課應圍繞跑、跳、投、角力、懸垂、搬舉重物和倒立、平衡、舞蹈、擊劍九大基本內容展開。他將自己的理論寫入《游泳術》《青年體操》《遊戲》等諸多著作中。古茲姆斯的理論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近代體育課程體系,他以“近代體育之父”的地位載入世界體育史冊。
工業革命開始後,形成了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兩大對立的社會羣體,在英國,體育課竟然也是按階級的不同而辦的。19世紀中期,為資產階級子弟興辦的公學開設體育課,初衷是希望對學生進行紀律約束。比如1845年以前,哈羅公學的男生熱衷偷獵、扔石頭、圍觀狗咬貓等不良活動。校長髮現後,擴大了學校操場面積,組織老師引導學生打板球、踢足球、玩橄欖球,將學生的精力轉移到文明的、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中,並在遊戲中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此舉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紀律性,被其他公學紛紛效仿。與此同時,為工人階級子弟開辦的初等學校中卻沒有這類體育遊戲。初等學校中的男孩和女孩只能以軍事訓練的形式鍛鍊身體。工人階級子弟在體育課上只能僵硬地齊步走、左轉、右轉、後轉,身體活動受到限制,活動內容也枯燥乏味。後來,隨着工人運動的興起,英國初等學校也引入了球類活動,體育遊戲給兒童帶來的身體和品格的塑造得到廣泛認可。
19世紀末,打板球的英國兒童。
19世紀末,自然主義體育教育在美國興起。所謂自然主義體育教育,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體育課程內容應符合少年兒童的特點,滿足少年兒童的需要和興趣。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體育課的內容從體操、軍事化訓練、球類遊戲進一步拓展,團體遊戲、射箭、划船、舞蹈、攀巖、徒步等户外活動被納入到學校體育課程體系中,體育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至此,現代意義上的西方體育課程體系基本確立。
4中國古代崇尚“文武兼備”
在有着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大地上,勤勞聰明的中國人造就了豐富多彩、種類齊全的體育活動。在中國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因此“文武兼備,學以致用”是中國古代學校體育教育總的指導思想。中國古代的學校體育課與軍事教育有着緊密的聯繫,這是由歷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環境造成的。
西周時期,“六藝”是貴族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御”兩類體育活動明顯包含軍事目的。孔子、墨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明確提出過重視體育的主張,而且兩人的弟子中也不乏善戰之士。《論語》中有“足食足兵……教民以戰……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的記載。通過“射”“御”的練習,能夠培養國民強壯、靈敏的身體,而良好的身體是從事軍事活動的首要條件。《史記》中説,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左傳》中説,孔子的弟子冉有“用矛於齊師”保衞了魯國,弟子子路也是一員善戰的猛將。
但到了兩漢時期,儒生開始提倡“去武行文”“君子勤禮,小人盡力”,主張以經學取仕,官學中幾乎完全排除了武藝的教學內容。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去武行文”是漢代中央削弱地方勢力的一種手段。晉統治時期,提倡享受、崇尚空談在士大夫階層中蔚然成風,玄學、書法、煉丹術成為官學教育的主要內容,體育教育從官學中消失。在隨後的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剽悍的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崇尚武藝和軍功重新成為社會風氣的主流,這也為此後隋唐積極進取的社會風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充滿開拓進取精神的唐代,馬球、步打球、競渡、拔河、角抵等富有對抗色彩的體育項目十分流行。學劍行俠,也成為一時風尚。武則天設立的武舉制度,不僅反映了統治階級對於人才需求規格的變化,也間接反映了學校教育內容中體育項目的興盛。
北宋時期,重讀書輕實踐的程朱理學興起,學校體育教育再度裹足不前。後來,隨着北方戰事不斷增加,宋神宗熙寧五年,官方正式設立了教授武藝的學校,各州府都辦起武學。武學的內容與武舉考試內容一致:除步射、馬射外,還有馬上武藝和筆試兵法律令。北宋統治者在分文、武兩類培養人才時,仍強調一定程度的文武兼備。宋孝宗要求“文士能射御,武士知詩書”,文士在文考之後還要加試武藝。宋神宗曾親自主持考試,檢驗三百餘文士的射術。宋朝統治者對官員“文武兼備”的要求,較大地促進了學校體育的展開。
明太祖朱元璋從自身建立功業的經歷總結出文武兼備的重要性,提出恢復“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設科分教,務求實材”。《續文獻通考》記載,為了能真正恢復“六藝”教育,洪武元年,“國子生及縣學生員皆習射……遇朔望則於公廨或間地習焉。二十五年八月命國子監闢射圃賜諸生弓矣”。學校習射的場地、器材有了保證,對習射時間也作了規定。但明朝後期武官地位下降,文人士子變得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官辦學校不再注重“六藝”。
騎射起家的清朝統治者,在清朝前期比較注重文武兼備,科舉考試要先試騎射。清初教育家顏元主辦的“漳南書院”開闢習射場,要求學生在學習四書五經的同時練習武術、舉重和舞蹈。然而清朝末期,遊手好閒的八旗子弟早已荒廢了祖先的武藝,八股取士制度使體育教育衰落到極點。
從“體操課”到“體育課”
1840年至1911年,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尚武”“自強”精神被維新派人士賦予了救亡圖存的新內涵。洋務運動初期,官辦的洋務學堂以“兵操”為體育課主要內容,學生需要學習擊劍、刺棍、木棒、跳欄、步槍射擊、爬桅杆、齊步走等。體育教師有德國人、英國人,也有中國的海軍軍官和士兵。在北洋水師學堂,學生們最初學德國兵操,戊戌年後改為英國兵操。這一時期的學校體育課被稱為“體操課”,雖然一改封建學堂的文弱之氣,但主要圍繞提高軍事作戰能力而設,不關注個人的發展。北洋水師學堂培養出了“中國申奧第一人”、南開大學創辦者之一張伯苓。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美國自然主義體育教育思想傳入中國。1922年,北洋政府施行“壬戌學制”仿效美國學制,在我國學校教育內容中正式採用了“體育課”一詞,宣佈了“體操課”的退場。根據北洋政府發佈的《體育課課程標準綱要》,體育課的目的是“發達兒童青少年身體內外各器官的功能,以謀全體的適當發展;順應兒童愛好活動的本性,發展其運動的能力,以養成日常生活及國防上所需的運動技能;培養兒童敏捷、勇敢、耐苦、誠實、公正、快樂、犧牲、服務、守法、合作、互助、愛國的公民,以復興民族、禦侮抗敵的準備”。在教學內容方面,這一時期的體育課完全廢除兵操,改以田徑、球類、遊戲、普通體操為主。體育課的確立是我國學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國學校體育由此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民國時期一所小學運動會的獎牌。
民國時期,教會學校組織的體育課,讓西方體育所具有的競爭意識逐漸深入人心,體育運動的觀念普遍為公眾接受。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學校體育教育再次被軍事目的主導。在陝甘寧邊區,小學體育課有柔軟體操和體育遊戲兩部分。柔軟體操包括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肢運動、腹部運動、胸部運動、腰部運動、跳躍運動、呼吸運動八個部分。體育遊戲有找領袖、報數比賽、反覆追逐、通過敵人封鎖線、夜間放哨等。邊區政府要求小學生每天爬山一次,學習山戰的簡單方法,使學生在某種環境下可以配合游擊隊的行動。上課時不一定在學校操場,可以在山野中隨處上課。中學生的體育課有柔軟體操、隊列行進、整步、跑步、跳遠、跳高、投擲、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圍棋、軍棋等。體育教師還會傳授防空、防毒、列隊、解散、集合、行軍、投手榴彈等一般軍事技能。邊區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為支援抗戰發揮了一定作用,也培養了一批新中國成立後的體育事業主力軍。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自此,新中國的體育教育方針得到了確定。
當代小學生學習中國傳統“六藝”之“射”。
如今,隨着“雙減”政策在全國各地的落實,我國體育課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必將在幫助少年兒童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方面發揮更大的功效。
運動溯源
步打球,古代的曲棍球
步打球,是一種徒步以杖擊球的球類運動,起源於唐代宮廷。唐人好馬球,但馬球過於激烈,對參與者的馭馬技術和身體素質有着極高的要求。為了滿足更多人蔘與此項運動的需求,一種不需要騎馬的柔和版馬球運動誕生了,這就是“步打球”。
比賽時,兩隊參賽者手持球杖,跑動擊球,以球進球門判定勝負,頗有現代曲棍球運動的味道。唐代進士王建在唐代宗大曆十年親眼目睹了皇室宮廷於寒食節當日舉辦步打球比賽盛況,撰寫了一首詩:“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詩中形象地描述了宮女們在寒食節那天,在宮殿前表演步打球供皇帝觀賞的情景。
在打球過程中,還伴有專門的“打毬樂”舞。起舞時要求“舞衣四色,窄袖羅襦,銀帶,簇花折上巾,順風腳,執毬杖。”這種舞蹈對於提高步打球參與者的比賽鬥志和活躍觀眾的觀賽氣氛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圖片/視覺中國、IC Photo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敦敏
來源 U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