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若沒有朱元璋,中國的儒家思想就出現了斷層,也因此元朝最終敗亡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經典

都知道,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説之一,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
此外,儒家思想的重要社會影響,在於它為封建統治階級創造了整套治理國家的理論思想體系,並讓中國統治階級成功應用於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人類社會史。這樣的情況,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也是中華民族以前、現在、將來屹立世界之巔的根本所在。
自從漢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之後,儒家學説就成為了歷朝歷代統治者統治人民思想的武器。儒家學説確實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但有一個朝代卻不尊崇儒術,這個朝代就是元朝。
元朝在立國初期也實行儒家思想,不過,他們用儒家思想是為了錢。建國初期,各種反抗不斷,他們的軍費相當緊張,所以,實行儒家思想就能更好的籌措軍費了。
可是,在高層階級統治中,他們卻堅決抵制儒家思想。
眾所周知,元朝是少數民族政權,他們打敗弱宋朝之後,推行的是蒙元統治。為了達到控制老百姓思想的目的,他們在全國推行蒙學,説蒙古話,學蒙古字,這和日本人佔領東北後實行的政策是一樣的。日軍佔領東北後,將當地的教科書換成了日語,教小孩子講日文,唱日本國歌,到現在還有不少東北老人會説一些日語。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從文化上控制一個民族。
一個民族若是文化根基不穩,那麼,它離被同化也就不遠了。現在,我們國家之所以反覆強調文化自信,就是這個原因。
當時,元朝實行文化同化政策,但是,絕大多數老百姓卻是漢族人。經過宋朝幾百年的統治,他們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灌輸和薰陶,使得儒家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元朝推行的蒙元政權,讓他們很難接受,因為,他們真正接受的只有儒家思想。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統治時期,為了實行“去民族化”,讓全國的人都成為蒙古人。忽必烈讓他的國師八思巴,創立新的思想和學説,來抵消儒家思想的影響,從而,達到去民族化的目的。但儒家思想在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根本無法接受他推行的新思想。因此,新學説這項政策的推行並沒有達到目的。
而且,強行推行這些政策,已經大大觸犯了漢族人民的利益,使得百姓怨聲載道。統治一個王朝不同於統治一個部落,忽必烈深知其理。為了鞏固元朝的統治,他只能酌情提高儒家學説的地位,讓一些漢人儒生擔任低級的官吏,為他籌措對外擴張的税費和軍費。但是,他不會把漢人放到統治階層,那樣就等於提高了儒家學説的地位,在思想上沒有達到他“去民族化”的目的。
而且,在人口數量上,漢族人佔絕對優勢,如果不能把他們的思想同化,那麼,日後統治起來會十分困難。因此,忽必烈對百姓的身份和地位上做了劃分,他把老百姓分為四種人:
第一種是最高等級的人,他們是蒙古人,犯了法,甚至殺了漢族人,只需要賠償一頭牛就可以了;
第二種相交於蒙古人,等級雖然低一些,但是,享受的權力卻差不多,他們則是色目人。
第三種是北宋時期的漢人,這些漢人可以擁有一定的土地,但卻沒有任何的政治權力。
第四種是最低下的人,即:南宋治理時期的漢人,這些人沒有任何的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也是非常的低下,這批人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
忽必烈推行的這一系列政策,使得儒家學説在元朝的統治時期出現了斷層。儒家學説得不到統治階級的認可,沒有人學習它,甚至,出現了“十儒九丐”,可見,儒生的地位和乞丐差不多。並且,蒙思明在《元代社會階級制度》中,他還指出這一政策引起種族仇恨之復燃與蒙古政權之崩潰。
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為了維護他的統治,把儒家思想放在了第一位,來證明他的皇位是上天賜予的。所以,老百姓應該尊重他、擁護他、服從他的管理,這也是他的主要思想。
但實際上,到了元朝中後期,元朝已經逐漸開始接納儒家思想了,甚至,有些制度已經被儒家思想給“同化”。這便是漢族文化的強大之處,歷來入關統治的少數民族政權,最後,都被漢文化所“同化”,而漢文化雖歷經磨難,卻從未消亡。
早在朱元璋還沒有稱帝的時候,就已經非常重視儒家學説了,雖然,《明太祖實錄》中有朱元璋“既就學,聰明過人”的説法,但是,史家一般採信朱元璋自述,認為他幼年因家貧和變故而失學,而從淮西回到皇覺寺後才開始學習,此後在軍旅與君主生涯中一直堅持招徠儒者,與他們講讀經史。
並且,他常常命令手下的人四處找尋儒家學説的著作,也常教導手下的人和他的兒子朱標多學習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當成他將來統治人民的工具。
換句話説,他早早的就把儒家思想當成了自己統治老百姓的思想武器了。
參考資料:
【《儒學發展史》、《史記·儒林列傳》、《史記·漢書傳》、《明實錄·太祖卷》】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