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學習的?
《人是如何學習的II:學習者、境脈與文化》,科拉·巴格利·馬雷特 等 著,裴新寧 王美 鄭太年 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適合人羣:教育研究者、普通學習者
學習時時刻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但關於學習這件事本身,我們可能還有很多疑問。該書集中報告了諸多領域的研究者對人類學習的新探索,解剖了學習的文化本質、人腦功能機制以及多構面屬性,立足更廣闊的時空並關照更多樣的人羣。研究數據和成果涉及人一生中不同場景中的學習,不僅包括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習,還包括中學後、工作中及退休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研究者利用嬰幼兒、中小學生、大學生、成年從業者和老年人的學習證據,展現人類學習的多樣性和發展變異性,揭示有助於學習發生的個體及文化特徵、教學條件、環境、機會因素的作用規律,從而啓發教育者和相關決策者更好地設計學習條件(工具)和環境,最大限度地幫助不同境脈中的學習者進行有效學習。
在學習科學領域的里程碑之作《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中曾經提到,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廣泛的目標而提取信息——學習以某種形式向其他環境遷移。在此基礎上,《人是如何學習的II》更新了前沿的學術動態,圍繞7大主題——文化的複雜影響、學習的類型與過程、知識與推理、學習動機、對學校學習的啓示、學習技術、貫穿一生的學習,通過生物的、物理的、社會的、文化的、技術的等多個分析層次,提出了 21 條主要結論,其中着重強調了文化境脈對學習重要而複雜的影響,分析了學習的動態發展本質,闡述了學習類型的多樣性、過程的複雜性以及主動學習的重要性,並考察了技術支持學習的給養特性。
作為最新一份聚焦學習科學研究進展,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國家醫學院主持並於2018年推出的共識研究報告,與第一版研究報告相比,該書作者團隊組成更為多元,視角更為豐富,涉及主題更為廣博。報告主要聚焦2000年後的研究成果,同時分析了第一版報告未納入的研究成果,以及認知科學、發展認知神經科學、學習與記憶、認知老化、文化對學習的影響、語言學習、學習中的情感與動機、學習障礙、學習評估等領域的發現,涉及基礎研究、應用實施、科學成果推廣傳播等不同的研究類型。該書多次強調第一版的觀點主張至今仍然有效,同時又形成了關於學習本質、機制、過程的很多新見解。
《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意藴(第二版)》,[美]理查德·梅耶 [美]帕特里西婭·亞歷山大 主編,龐維國 梁平 皮連生 等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版。
適合人羣:一線教育工作者,教育實踐和研究者
如何有效開展學習和教學?這可能是所有學習者和受教育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在過去的30年中,研究者在學習科學(即人們如何學習)和教學科學(即如何幫助人們學習)領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研究進展。該書精準指向了學校教育情境中的學習與教學問題,旨在對這些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以概述,書中描述了在各種學習環境中(包括課堂情境和課外環境),各類學習者(包括中小學學生和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和相應的教學問題。
作為國際上公認的教育心理學領域權威研究手冊之一,該書分為學習和教學兩個部分。學習部分討論的是人們在閲讀、寫作、數學、科學、歷史、第二語言和體育等各學科領域如何學習,以及人們如何習得進行批判性思維、學習、自我調節和動機激發所需的知識和過程。教學部分則介紹了有效教學方法,比如反饋、示例、提問、輔導、可視化、模擬、探究、討論、協作、同伴示範以及適應性教學等多種方法。與第一版一樣,該書通過橫跨學科領域、學習概念和教學方法等主題,呈現了關於學習和教學的激動人心的研究成果。與此同時,第二版對所有章節內容進行了全面更新,納入了教育心理學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同時增加了幫助學生習得學習策略,以及利用技術進行個性化教學方面的研究進展方面的內容。
《大腦傳》,[英]馬修·科布 著,張今 譯,新思文化丨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3月版。
適合人羣:普通讀者
腦,這個“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物體”,吸引了人類歷史上無數最聰穎的頭腦去破解它的秘密。我們的感覺和身體活動的指令來自何方,情緒、意識、學習與記憶等認知活動的居所又在哪裏?自有文字記載起,人類對這些問題就從未停止過好奇。漫漫幾千年來,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從樸素、粗淺的心靈中心觀,走到了精細、深入的腦中心觀。在認識腦工作機制的過程中,人類一直在使用各種隱喻,這些隱喻無一不受技術、時代以及人類當時對腦認知水平的限制,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後會被新的隱喻所取代。
該書是一部通俗腦科學全史,兼具學術性和奇妙性,介紹了推動人類對腦認識的科學進展,以及取得這些進展的非凡人物。在《大腦傳》中,作者馬修·科布以腦的隱喻為切入點,介紹了人類腦的認識史上一個又一個里程碑以及那些做出偉大發現的科學家。從心智源自心臟的觀點到把腦視作機器的機械觀,從電與神經活動的關係到神經系統的神經元學説,從神經信號如何表徵信息到腦功能的局域化定位與分散式分佈之爭,從把腦看作一成不變的電路到把腦視作一個具有可塑性的網絡,作者歷數了人類對腦認識的曲折演進歷程,講述了腦科學研究對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誕生和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勾勒出了一部羣星閃耀、波瀾壯闊的科學史詩。
大學將如何改變世界?
《大學的挑戰:變革中的時代與大學》,[英]埃德·伯恩 查爾斯·克拉克 著,吳寒天 曾令琴 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版。
適合人羣:大學教育者,教育研究者
變革中的大學將如何改變世界?這是該書作者埃德·伯恩(Ed Byrne)和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最希望向我們展示的內容。正如該書的譯者吳寒天所説,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中,大學始終是一種無比奇特而富有魅力的存在:它並非政府機構,卻被人們賦予了極為多樣化的社會角色,甚至於被視為國家崛起的引擎;它常常處於變革的最前沿,在其漫長的歷史中孕育出無數重要的創新,然而對於傳統的執念又讓它在一些時候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它肇始於中世紀的歐洲,卻伴隨着近代化與全球化的浪潮在世界各個文明當中衍生出千姿百態的樣貌,以至於難以為其下一個具有普適性的定義。
在作者看來,從應對氣候變化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學可以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使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一切將有助於經濟社會適應和應對我們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這是大學的使命,也是他們的挑戰。如果大學致力於達成這一更高目標,他們必須進行自我革新。目前,針對大學在變革時代的挑戰,眾多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者嘗試給出自己的答案。時至今日,對世界各國大學的研究已然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
《知識機器: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現代科學》,[美]邁克爾·斯特雷文斯 著,任燁 譯,鸚鵡螺丨中信出版社2022年7月版。
適合人羣:普通讀者
我們文明始於幾千年前,但科學卻直到幾百年前才出現。在長達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學者們對於我們今天所知曉的知識的儲備卻幾乎沒有什麼貢獻——這次巨大的突破發生在1600年至1700年這段令人興奮的時期。科學為什麼如此強大?科學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來得如此之晚?是什麼鐵律在統治和支配着科學?今日的科學是什麼樣的?如何建立科學思維?科學與人文主義又有着怎樣的關係?在《知識機器: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現代科學》一書中,我們會了解到,科學是一種陌生的思想形態,要理解它為何在人類活動領域中姍姍來遲,我們需要認識到科學方法固有的陌生性。
該書的作者美國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邁克爾·斯特雷文斯在書中回顧了科學誕生和發展的歷史,對哲學家的思想及研究進行了梳理和總結,提出了統治科學的“鐵律”。他對兩千年間多位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進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畫,也用生動的筆觸和形象的比喻帶領讀者走到許多個科學爭辯的歷史現場,還原了科學工作的真實面貌,呈現了一場細緻入微的科學與思考的探索之旅。
斯特雷文斯將近現代科學稱作“知識機器”,它是能夠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變革的機器,能夠不斷創新並且具有實證性。通過對科學歷程的梳理,斯特雷文斯向我們揭示,科學家絕非毫無偏見或者私心的完人,但在科學鐵律的約束下,他們自發地把偏見與私慾排除在了科學實證研究的範圍之外,在科學爭論中,一切都按照遊戲規則來。這正是《知識機器》中所揭示的,是解釋的鐵律造就了近現代科學,並令這一知識機器以如此大的能量持續改造人類社會及文明。瞭解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有助於我們對當下所學的知識、所做的事情有一個更加清晰的瞭解和判斷。
《認識你自己:近代哲學四百年》,[德]理查德·大衞·普萊希特 著,賀騰 孫純 王匡嶸 譯,世紀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適合人羣:普通讀者,哲學愛好者
追問自我是萬物的尺度嗎?認識自我可能嗎?從15世紀至19世紀初,橫亙在尼古拉的庫薩與黑格爾兩位大哲學家之間的,不僅有時代,也有世界。其一是瞭解權威世界秩序的知識分子世界,每一位哲思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偉大秩序;另一個則在啓蒙與革命之後,見證了資產階級高光時刻的破曉,伴隨着混凝土的煙囱、無產者的貧困……真實的真實性何在?我們如何知道,我所知道的東西是什麼?我能欲求我想要的東西嗎?我為什麼應該是道德的?什麼是好的和正義的社會?在自文藝復興以來逐步發展的市民社會里,這些問題呈現出了新的形態。
作為一本專門寫給大眾的哲學史,“普萊希特哲學史”系列像偵探小説一樣流暢好讀,該書正是這一系列的第二卷。在本卷中,講述的是西方哲學的黃金年代,名家輩出的近代哲學四百年。普萊希特將帶領我們穿越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啓蒙運動以及德國唯心論等四個階段的思想世界;看見意大利商業市鎮的繁榮、跨入工業時代早期的大不列顛和大革命前的法國,如何成為路德、伽利略、笛卡兒、霍布斯,乃至於伏爾泰、盧梭、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交鋒舞台,他們嘗試破除教會的干涉,讓自我成為萬物的尺度,勾勒出國家的模型,醖釀出公民的社會,擁護降福人間的市場經濟。
在該書“導言”中,普萊希特寫道:“很多非常遠古的思想,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是開創性的或現代的;一些新近的思想卻顯得老舊和蒼白。”
每個人都可以養成好的時間觀和執行力
《不可打擾:不分心的行為科學與習慣訓練》,尼爾·埃亞爾 著,肖志清 譯,中信出版社2022年8月版。
適合人羣:普通讀者
對於現代人來説,保持專注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明明需要足夠專心來完成自己的學習或者工作,卻總是被這樣、那樣的因素所幹擾。為什麼我們總是一副坐立不安、難以滿足的樣子?雖然我們生活在人類歷史上最民主、最安全、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時代,但人類的某種心理總在背後推動着我們逃離內心的凌亂和不安。一些人將難以專注的原因歸結於各類電子產品的發明,正如哲學家保羅·維利里奧所寫:“當你發明了船時,你也發明了沉船。”
身為行為設計學家,尼爾·埃亞爾和他的妻子朱莉·李基於自己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開始反思那些讓我們上癮產品:我們真的是因為它們才分心拖延的嗎?我們有可能戰勝這些讓人分心、上癮的電子產品嗎?從更大的範圍來看,我們有沒有可能通過行為設計和科學訓練,管理我們的注意力,養成專注的習慣?在《不可打擾》一書中,埃亞爾開創性地揭示了驅使我們分心的隱藏心理——逃避眼前的不適。從行為學的角度,埃亞爾指出,上癮是一種習慣,專注也是一種習慣,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疼痛管理,只要我們掌握了觸發分心的原因,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共同發力,通過科學的訓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養成好的時間觀和執行力,從而獲得更好、更高效的生活和工作。
《大學高效學習法(第3版)》,[英]凱瑟琳·麥克米蘭 喬納森·魏爾斯 著,孫詩惠 譯,閲想時代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9月版。
適合人羣:大學生
邁入大學,標誌着人生即將開啓一個新的篇章,大學生活值得期待並充滿挑戰。在這個全新的校園裏,我們可能會遇到如下問題:如何適應大學裏不同於初高中的授課方式?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費,做好預算?如何與來自天南地北的同學和校友打交道?如何提升閲讀效率,加深理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讓論文拿到高分?如何緩解考試焦慮,提高抗壓能力?進入職場後,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諸如此類。
對於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績並想要順利畢業的大學生來説,這是一本再合適不過的工具書。書中涵蓋了大學生活中的所有關鍵學習技能,包括個人管理、學術論文寫作、學業考試和未來職業規劃等,提出了針對最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使用清單和小貼士,為大學生們提供清晰明瞭的學習導圖。
《5%的改變》,李松蔚 著,四川文藝出版社2022年6月版。
適合人羣:普通讀者,心理學研究者、實踐者
為什麼我總是搞砸自己的人生?自律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難以擺脱否定的聲音?為什麼越失敗,越努力,越恐懼?什麼是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如何走出討好模式?為什麼我們總是想太多卻無法行動?為什麼有些人每天都在自我懷疑?
“你只想要100%的改變,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先試試把5%做好。用一個極其微小而不同尋常的行動,去打破慣性和困局。”該書是心理學家李松蔚最近兩年來,通過網絡進行心理干預的精彩案例合輯。書中收錄的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際五大領域的真實困惑。在這之中,李松蔚提出,想要改變現狀,就需要繞過慣性的阻力,請當事人嘗試從沒有做過的事情,獲得不一樣的經驗。
與其説這是一本心理學指南,不如説這是一本“行動之書”。對於想要解決問題的當事人,李松蔚在這裏提出了一個非常古怪的要求:請當事人嘗試的變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變——要“小”到什麼程度呢?李松蔚的回答是5%。
顯然,新的行動帶來了新的經驗,而當新的經驗打破慣性的時候,改變就一步一步地發生了。雖然這本書的當事人所遇到的問題大多與學習無關,但李松蔚給出的建議卻非常值得參考——無論是教育者,還是父母和孩子,也許,在新學期,我們只要做出5%的改變,就很可能收穫不一樣的未來。
人際關係在學習生涯中至關重要
《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麼:從發展心理學看校園欺凌》,[英]格雷厄姆·拉姆斯登 著,一言 譯,陽光博客丨北京日報出版社2022年7月版。
適合人羣:一線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
我們的孩子是天生就會欺負人,還是後天養成的?抑或是學校教育的問題?答案顯然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説清楚的。教育心理學家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將“小惡霸”們置於探討的中心,提出要透過“温室”這個四面都有玻璃窗户的房間去看欺凌事件,一方面要從受害者和周圍成年人的視角去看,同時也要從“小惡霸”的角度來看。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出發,透過欺凌視角,拉姆斯登分析了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如依戀關係、安全感、自尊、情商、心理健康等,指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幫助孩子填補心智之牆上的“缺口”,幫助孩子夯實心智、積累知識、提高社交和情緒成熟水平。拉姆斯登發現,只有全面、系統地看待和分析欺凌問題,進行系統地預防和干預,幫助孩子搭建起安全、堅固的心智之牆,才能共同營造沒有欺凌的校園。
《社會交往和情感教育》,[美]南希·弗雷 道格拉斯·費希爾 多米尼克·史密斯著,馮建超 李爽 洪梅 譯,盛羣力 審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版。
適合人羣:一線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
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孩子社交與情感發展的重要性經常被忽視,但《社會交往和情感教育》卻注意到社交與情感學習的重要性。該書系統設立社交與情感教育目標,提出了社交與情感教育的五大領域:認同與自主、情緒調節、認知管理、社交技能、公共精神,共計提供了33 個教學策略並配備對應的案例,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能夠給予教師教育思想的啓發及有力工具,以便其幫助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在情感、社交領域遇到困難進而影響學習的學生。對於學校而言,它為學校提供了課堂案例、工具和策略,幫助學校將相關原則融入學科課程與日常管理中。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人際關係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至關重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對學生的成就有很強的影響。同樣,當我們努力與學生建立關係時,也是為他們樹立榜樣,示範如何與包括同伴在內的其他人建立關係。當學生與老師建立健康的、促進成長的關係時,他們更有可能與同伴產生同樣的行為。教導學生與同伴交往並培養對彼此的尊重,能夠為他們提供更有效的問題解決途徑。擁有健康人際關係的學生傾向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或用拳頭表達自己的憤怒。
《新方案·新課標·新徵程:研讀》,吳剛平 安桂清 周文葉 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版。
適合人羣:一線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佈,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將會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該書由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吳剛平、安桂清、周文葉主編,16位課標修訂專家加盟撰寫。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新方案新標準的修訂思路,《新方案·新課標·新徵程》一書結合中小學實際需要,闡述了新方案新標準的時代特點和育人價值,“三有”培養目標和核心素養,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內容結構化,學習中心教學方式,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素養導向的表現性評價,14門課程標準研讀,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等專題內容,從指導思想、修訂原則、主要變化和迎接挑戰等方面,闡釋了新方案新課標的改革特點,並就實施推進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提出了策略建議。這次新方案新課標的很多亮點和關鍵詞,如大觀念、大概念或大主題、大任務、大單元設計,項目化、主題式、任務型學習,學科實踐,綜合學習,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等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也都相應地納入具體章節的研讀闡釋中。
題圖為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2014)劇照。
記者 何安安
編輯 李永博
校對 盧茜